桓温的手里还抓着冉操写给他的信,却和郗超说起两个月前朝廷对新丹阳尹的任命,自然不是无的放矢。
郗超也明白桓温的意思,他和桓温共事已久,彼此之间还是很了解的。
桓温不过是忧心朝廷选择继续信赖北方的士族,而疏远了他。
再者,这一次全天下都知道谢安给了司马昱三个选择,司马昱却没有选择其中之一的桓冲,这多少也让龙亢桓氏的声望受损。
所以桓温就跟着急逼朝廷给他加官封爵,以此来扬名天下,提升威望,好为他将来满足自己那日益膨胀起来的欲望!
郗超也明白这一点,便说道:“将军不必忧心,谢安石给了会稽王三个人选,他既然选择了王文度,便说明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且依超所见,谢安石当初建议会稽王的时候,其实便有举荐王文度的味道。只是谢安此人行事谨慎,为人圆滑世故,为了不得罪任何人,这才向会稽王说了三个人名,而且是南北士族与将军家族各出一人,此乃中庸之道!”
“我不管他谢安的中庸之道,却着急北伐收复了洛阳,但因为最后兵败而导致我龙亢桓氏声望下降的事情。还有……”顿了顿,桓温没好气地抖了抖手里的信,说道:“这个刘苏,他到底是什么意思?一份手书,一句应承的话,便将本将军给打发了吗?”
郗超一直没有说出刘苏的事情来,等的就是这一刻。
先前桓温非常高兴,甚至是非常惊喜,但郗超忍住了没说,因为那个时候他说了,只不过是让桓温更加高兴一点而已,属于锦上添花,意义不大。
现在就不同了,桓温忧心忡忡,满怀愁绪,这个时候再来说冉操的那个计谋,不仅会让桓温高兴,反而会让他有一种在困境中杀出一条求生之路的感觉。
郗超微微一笑,来到桓温的面前,轻轻地拿捏住了桓温手里的信,望着那心上的心迹赞道:“呕心沥血,神思敏捷,真乃不世之英才也!”
桓温好奇了,问道:“郗掾,你说的,可是这刘苏?”
郗超答曰:“自然!”
“这个刘苏,乃是不世之英才?”
桓温又问,郗超点头,桓温便又问了一声:“何以见得呀?”
郗超答道:“就凭此子才思,远胜于超,而且其智计更胜。别的不论,单单此子远在东山,从未与将军见面,却能料中将军心忧之事,而且还有办法令将军心愿得逞,便令超自叹不如!”
“哦?”桓温果然转忧心为欢喜,连忙问道:“郗掾,你说的可是确有此事?那刘苏竟然现在便为……呃,为我出谋划策了?”
激动之余,桓温差点语无伦次,说错了话,幸好他及时止住,改正过来。
郗超点头,说道:“明公明鉴,刘苏此子,实乃时间罕见之才。超此行与他相见不过数面,此子年岁也不过十五六岁,可是不论待人接物还是为人处世,都极具风度雅量。至于他的才华更不用多说,超并未向他提及明公所忧之事,但此子却全部料中,并且还授超一策回来见明公!”
这个时候只有郗超和桓温二人,谈话谈得深了,这称呼便也改变。
桓温便道:“郗掾快快请讲!”
郗超轻抚须发,将冉操的计划说了出来,然后又后退一步,对桓温行礼说道:“明公,洛阳都城失而复得,纵然残败,也是我朝古都,刘苏所言甚是,晋室偏安一江东,已历数十载,而江北动乱多战,自然不肯还都洛阳,到时候便只好派人给将军加官封爵,以为交易。”
“妙,妙啊!”桓温忍不住拍手称赞,然后哈哈大笑。
确实,这个计划非常完美。
这其中还有一个原因,那便是现在洛阳属于桓温的地盘,是桓温掌控着的。
晋室若是待在建康,又朝廷的兵马以及南北士族保驾护航,或许还不至于崩塌,但如果他们跟随桓温北上,那就会应了冉操和郗超说的,会重蹈汉献帝投奔曹操迁都许都的覆辙。
到时候,晋室的皇帝便成了献帝,而桓温就是曹操,可以挟持天子以号令晋室的兵马,连那些士族也不得不依附他。
如果走到这一步,那么桓温便会羽翼日丰,将来势力膨胀到了一定的地步,就可以取代晋室成为天下之主。
当然,这些推测,不能放到明面上来谈。
但不管怎么看,这个计划对于桓温来说都是完美无缺的。
所以桓温便忍不住称赞、大笑,只是在笑完之后,看着冉操的那封手书,他又愣住了,然后改欢笑为叹息,问道:“郗掾,你说这信上的血迹,乃是刘苏的?”
郗超答道:“刘苏接到王猛写给将军的书信,便推断其师华南子身故,于是吐血不止。此子体弱,调理之后数日都还不能动笔。这封信便是之后他亲手写的,在写的时候,却……唉!”
桓温听后,不禁动容,仓促起身问道:“他既然身体不好,那为何……哦,他肯定是害怕仅以言传,不能取信于我,怕我猜忌。郗掾,你说得不错,此子年轻,可是思考问题却非常周到。对了,你看他生病了,本……咳,某是不是应该去探望探望?”
郗超闻言,笑而不语。
等了片刻,桓温才知道自己失言了,不禁笑道:“他如今在东山为父守丧,以某的身份,如何能去得?况且荆襄重地,实在是离不开本将军呀!郗掾,你看看某应该如何对他示好才行?”
郗超知道桓温关心刘苏是为什么,其实有两个原因,一是桓温确实爱惜人才,希望能把这样的不世之才召入麾下;二是桓温也清楚会稽王司马昱把刘惔改葬东山是抱着什么想法,司马昱虽然不想用身体半残的刘苏,却也不想这个人进入西府。
所以,桓温主动而且光明正大地向刘苏示好,这便是向世人表达他的想法,除了他桓温可以不拘一格提拔人才之外,还向会稽王司马昱以及朝廷施加压力。
刘苏这个人,不管你们想不想用,我西府势在必得!
只是桓温确实不宜去上虞,他去没有问题,问题却在于怎么去。
若只是轻车简从,桓温敢吗?
如今他手握重兵雄霸一方,隐隐与晋室王朝形成对峙之势,桓温不相信就没有人忌恨他。
而桓温若是带兵马前去,却又不合规矩,会遭人非议。
桓温无奈,便像郗超请教。
郗超微微一笑,答道:“明公,此事何难?请明公别忘了公主,南康公主与庐陵公主乃是姐妹,那刘苏虽不是庐陵公主亲生,却是刘惔之子,按照名分,他也应该是庐陵公主之子。如此一来,刘苏便是南康公主的外甥……”
桓温眉头一皱,说道:“让公主前往东山,这合适吗?公主他……咳,此妇太过蛮横,只怕就是某去请,她也不肯去!”
郗超听了这话一愣,问道:“明公,莫非与公主又生了嫌隙?”
“还不是因为李妾!”桓温气愤而又有些尴尬地向郗超埋怨着。
李妾,成汉昭文帝李寿长子,十六国时期成汉最后一位皇帝,桓温灭成汉以后,见李势之女貌美,便纳此女为妾。
南康公主知道了这件事情,便气愤地带着人去找李势女,可是找到目标之后,本来手里拿着刀气势汹汹的南康公主,却把刀给丢了,还抱着李势女说道:“阿子,我见汝亦怜,何况老奴!”
意思说:孩子啊,你长得真是可爱,我见到都忍不住怜惜怜悯,更何况那个老东西!
于是南康公主就对李势女非常好,但她却没有因此而放过桓温,不但直呼桓温为‘老奴’,还经常和桓温置气,搞得桓温火气也很大。
现在桓温需要南康公主替他到东山去跑一趟,自然难以开口。
郗超闻言摇了摇头,然后又沉吟了片刻,突然眼神一亮,拱手说道:“明公,公主性情刚烈却颇具豪侠之气,而且爱惜亲族,听说公主尤其喜欢会稽王之女,欲为二郎君娶之为妻。此事以前明公也曾与属下商议,超此番赴都城之时,会稽王似乎也有嫁女之意,何不托公主携二郎君往都城一行,求娶郡主呢?”
桓温一愣,他要的是派人去探望刘苏,这和找司马昱求娶他女儿有什么关系?
郗超见到桓温不解,便笑道:“明公不必急躁,且听超道来!明公与公主有隙,怕请不动,便只好以此为由来催得公主上路。届时超为副使相随,路上自会有办法,引公主前往东山……”
“哦,原来如此!”桓温听了大喜,对郗超说道:“郗掾真乃某之臂膀也,谋划竟如此周到!只是,如此一来,便又要劳烦郗掾奔波了!”
郗超答曰:“士为知己者死耳!”
桓温听了,大为受用,心中对郗超的恩宠,丝毫没有因为得到一个不世之才的刘苏,而减少半分!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