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底下,有很多很多的事情,难就难在没有第一个人去做;一但有人做了第一个,其余的人就会排山倒海地跟上来,再也遏止不住。
陈胜吴广第一个暴动,就像是引爆了一颗子母弹,迅速把分弹头投向各方,引起更大范围内的连环爆炸。
九百戍卒的呐喊拼搏,如闪电,如惊雷,迅速传遍四面八方。顷刻间,天下风起云涌,遍地燃气熊熊的反秦烈火,各郡县的百姓都为秦朝的苛政、为秦朝官吏们的腐败压得喘不过气来,这时都争着攻击郡县官吏,响应陈胜。
不到一个月,陈胜吴广的军队就接连攻下銍县、酂县、苦县、柘县、谯县,并攻克了陈郡的治所陈县。一路招兵买马,已有战车六七百乘,马骑一千多匹,士卒几万人。
陈胜和吴广一开始就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胜利,既是因为秦朝确实已经彻底失去了民心,也还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
主观上,陈胜采取了正确的策略,那就是始终和百姓站在一起。他的队伍,无论走到哪里都只杀贪官污吏,只反抗秦朝的统治,对百姓却秋毫无犯,一路上都得到百姓的欢迎和拥护,因此前来投奔的百姓越来越多,队伍飞快地壮大。
客观上,秦始皇刚死,胡亥刚继位,大开杀戮,朝廷上下人心惶惶,许多政务正乱成一团糟,反应不灵敏。而且,此时秦朝在北方抗击胡人,在南方征讨百越蛮族,为巩固南北边防而把军队全部派去边境,形成重外轻内、内部空虚的局势,给了陈胜吴广可趁之际。
许多英雄豪杰,长期受到秦朝追捕,此时终于看到了反抗的曙光,都迫不及待地来投奔陈胜。
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已经失踪了很久的张耳、陈余。
张耳、陈余两人年龄相差很大,但意气相投,结义为生死之交。魏国灭亡后,为躲避秦朝悬赏,一起隐姓埋名,来到陈县。当年天下闻名、锦衣玉食的他们,居然干起了贫民聚居区的门卫这样卑贱的职业,以谋生存。有一次,贫民区的区长因为陈余工作上的过失,对他进行鞭打,陈余实在受不了,打算起身反抗,张耳迅速用脚去碰他,提醒他忍耐。区长走了之后,张耳把陈余拉到桑树下,责备他说:“当初我是怎么对你说的呢?你现在受到一点小小的侮辱,就想为一个小小的赃官去送命吗?”陈余听到后,立即向张耳认错。
从这个小故事可以看出,张耳、陈余都是那种能屈能伸、意志坚强的人,绝非浪得虚名。
当陈胜的军队攻占陈县,他们觉得机会来了,迅速来投靠。他们的大名,陈胜自然不会没听过,这一来喜出望外。
只有胸怀四海的人,才能容得下英雄豪杰。陈胜无疑就是这种胸怀四海的人,尽管张耳、陈余的名气曾经被他大得多,可是,他一点也没有感到嫉妒和害怕,而是热情地欢迎他们的到来,十分信任,委以重任。
不过,他和张耳、陈余毕竟是两种出身的人,很快就产生了分歧。
军队接连取得胜利,攻占了陈胜的老家陈县。面对快速发展的形势,很有必要尽快制定下一步的方略。于是,陈胜召集了在地方上有声望的三老即那些掌管教化的绅士之类,和各路英雄豪杰,在一起开会,商量下一步该怎么办。
会议上,三老和许多豪杰都对陈胜说:“将军您身披铠甲,手执锐利的武器,讨伐无道昏君,诛灭暴虐的秦王朝,重新建立了楚国的政权,论功劳应该称王。”
陈胜听了,默不作声。是啊,他本就对大家说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称王,确实是他的愿望。
但是,对此,张耳、陈余却一致反对。
他们说:“秦国统治专横无道,灭亡别人的国家,对百姓十分暴虐,将军你万死不辞起兵造反,为天下人驱除残暴,这是大家拥戴你的原因。可是,你刚刚攻占一个小小的陈县就这么急着称王,不是让天下人看到你的私心吗?希望将军你不要称王,而是赶快带兵向西进发,派遣人去立六国的后代,帮助他们起兵反秦,这样相当于是为自己树立更多的友军而给秦朝增加了敌人。敌人一多兵力就分散,友军一多军队就强大,这样就能迅速打败残暴的秦朝,攻占咸阳,号令诸侯,谁还能反对你建立帝皇大业呢?现在如果只在陈县称王,恐怕天下人会对你失望的!”
张耳、陈余的这番话,是对?还是不对?其实很难说。
一方面,他们放眼整个天下大势,着眼长远,高瞻远瞩地进行谋划,确实言之成理,证明他们无愧于名震天下的英雄豪杰。
但另一方面,张耳是魏国人,陈余是赵国人,他们反对陈胜称王,要求立六国之后,这很难说不是因为他们都是儒教信徒,出于礼制尊崇贵族,而瞧不起陈胜、吴广这样的农民,也很难说不是因为他们自己有离开陈胜割据自立的豪杰野心。
陈胜并没有听取张耳、陈余的话,最终决定立即自立为王,并确定国号为“张楚”,意思就是张大楚国、振兴楚国。
陈胜起兵不久就决定自己称王,建立政权,在当时,确实不排除他有张耳、陈余所说的“私心”,就是他自己急于得到荣华富贵。毕竟,希望出人头地,获得富贵的地位,是他长期以来就有的梦想。
但客观上,他不采纳张耳、陈余的建议而决定称王,也不能说就是完全错误。
第一,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百姓自己给自己封王,体现了陈胜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思想,这对于激励当时天下的英雄豪杰们都起来造反改变自己的命运,其实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第二,陈胜自己封王,就能号令将士,发布政令,做到名正言顺,也让老百姓立即有了主心骨。这对于造反革命也有积极作用。
第三,更重要的是,陈胜拒绝复立六国贵族的后代为王,而坚持自立为王,如果说他是有“私心”,其实也未尝不可以说这是一种更高程度的“大公无私”,那就是他带兵造反,是要推翻秦朝、解放普天下的老百姓,而不单单是为了六国贵族。
从短期的形势来看,张耳、陈余的设计不失为一种有益的谋略;但从长远的形势发展来看,应该说,陈胜的眼光更加高远,更加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那就是:为了完成“经济全中国化”,为了结束一千多年的战乱,太平洋西岸的这片土地确实有必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新国家,而不是重新回到过去那种战国纷争的年代。
可以说,在这一点上,后来刘邦和陈胜的看法也是相同的、一致的。
但是,在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刘邦和陈胜的又一个差异。如果说,刘邦和陈胜在对起兵反秦的时机选择上存在分歧,那么,他们在处理起兵反秦后的一些具体斗争策略上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与陈胜的当仁不让、自我称王相比,后来我们会看到,刘邦虽然也曾经非常急切地想要称王,可是,当他分析形势,觉得自己称王不可的时候,他就甘愿放弃。
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在每一个重要的职务、重要的名声桂冠加到自己头上的时候,刘邦差不多都表现出了退让谦逊,是一幅很不情愿、很迫不得已的样子。他从来没有自己给自己封什么大官。
后来的沛公、汉王乃至皇帝等称号,没有一次不是大家主动劝刘邦接受的,刘邦不接受他们还不乐意。这与陈胜迫不及待地给自己封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显然,刘邦和陈胜虽然在反秦的共同理想上是一致的,他们都敢作敢为,但在处理事情的具体风格和做人性格上还是有非常明显的区别。比起陈胜的敢作敢为,刘邦在同样敢作敢为之余,还更懂得韬光养晦,迂回前进。
但是,我们不能把这种性格上的差异,看做是刘邦和陈胜的优劣之分。为什么,我们今后会看出原因的。
49、刘邦是儒教的“逆徒”还是“圣徒??
;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