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军制和缺钱

小说:皇宋锦绣 作者:十年残梦
    皇宋锦绣 作者:十年残梦

    第三百四十二章 军制和缺钱

    送走了理藩院两个官员,贾朝昌的脸色不变,在预料之中,这个合约上面的东西,是符合标准的,在理藩院,刚刚完成了对于澶渊之盟的修订,准备不久以后换约,就算是澶渊之盟,都没有这个这么的高规格,皇帝的玉玺,私章,还有首辅大臣的印章,这些代表着最高的法律效率。

    真的如此,之前贾朝昌就有些不相信,没错,西夏一直以来,都是整个北宋的噩梦,每年占据了一千多万贯的军费的,一旦有风吹草动,都会引发整个北宋朝野的震动。

    之所以把韩琦派往西夏,原因就是因为陕西遭受了灾害,在这个节骨眼上,如果没有一个镇得住脚的大臣,镇住陕西,一旦爆发民变,西夏趁机攻击,那么结果不堪设想。

    西夏和北宋之间的协定,一直在商讨之中,为了一个和谈就谈了几年的功夫,顶住了对方一连串的讹诈,甚至在漫长的讨论之中,让了无数步,这才完成了这个的合约的雏形,不是赵信的出现就几乎已经同意了。

    韩琦的这个计划,在枢密院也不是一致同意的,只是几个人的支持,加上叶清臣也想要试一试,可是连叶清臣,甚至韩琦在内,他们也没有想到,这么容易,就拿下了,这么的简单?

    韩琦的亲笔信,印章,还有来自辽国的文件,无不证明了这件事情的真实性,甚至的,提前出发牲口,从兴庆府弄回来的45万,已经通过道路,慢慢的往陕西运了,这些都做不得假。

    可是1000万头牲口这个数字,还是差点把贾朝昌给砸晕了,不说是汴梁的价格,哪怕全是羊,一头5贯,也有5000万贯,牛马就更多了,付出的是谁什么,武器装备,一部分的粮食。

    韩琦认真的看了一下,步人甲只会在西北交易10万套,剩下的将会全部在河北这边交易,西北还会交易的一部分的粮草,这是一个大问题。

    粮草价格被定位了5贯一石,这个价格不高,要知道,,在西北,粮食价格很高的,每石粮食高达5贯,几乎是汴梁的7倍以上的,有些时候甚至会有所超过。

    用粮食换,确实不划算,却也不是不能做,用一些特殊的方法,还是能够降低一些的,特别是一些除了大米之外的杂粮,1石的粮食,可能只是300文左右。

    无论从哪个方面,交换这个,也都是足够了,这对于北宋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的,一个赚钱的机会。

    距离早朝还有一点时间,记录了要奏报的东西,贾朝昌再一次的翻开了韩琦的信,这个未来是要送呈御览,在不认真看的,恐怕要到秘书局去看了。

    这么认真一番,还真的就看出来了点东西,他们除了灵州和兴庆府之战之外,韩琦还打了一场野战。

    或许是西夏被灭亡,还有那个可怕的交易太过惊人,他几乎是下意识的漏掉了这个,现在看来,对于枢密院而言的,最为重要的东西,恰恰是这个。

    长弓跟重步兵和重骑兵的结合,居然能够跟重骑兵交手,这是从来都没有过的事情。

    枢密院是军事机构,也就是北宋军方的最高机构,他管理着所有跟军事有关的东西,军队功劳,也就是枢密院的功劳。

    之前,在韩琦前往西北之前,曾经提到过,长弓和棱堡的好处,棱堡的好处看的见,北宋本身就是以防御著称的,棱堡只要简单的说出强度,造价,就可以知道这个投入产出比。

    因为投资不大,2500多贯的投入,最少可以相当于大型城市的防御,可以灵活的放在整个防线上面,这对于现在的枢密院来说,不成问题的。

    防御这玩意,就是放在那里的,指标一说就好了,可是攻击这种东西,要怎么评价,哪怕韩琦把长弓说到了天上,在演习上面,也表现的很好,甚至有保州之战的经历,歼灭几千的叛军的经历,可关系到了整个大宋禁军的军制,怎么可能轻易的改变,能够默许韩琦,在西北做出改变,已经是极限了。

    可是现在,4万禁军,在野战之中干掉了3万铁鹞子,而且是自身无损的全灭,不管有多少的前提条件,但是结果是毋庸置疑的,哪怕因为种种情况,打了很多的折扣,单纯这一点上面的,就已经证明了可取之处,这可是军职的提升。

    贾朝昌越看越心动,顿时一通的来写,很快的,就把这一项给补上去了的,他是枢密使的缘故,甚至很多步骤都可以省去,就可申请一笔资金来。

    按照韩琦的说法,这个长弓耗费的不多,好像在枢密院就有留存,如果真的不多的话,枢密院就可以提前的开始,至于全部的换装,必须要等到三司给钱了才可以。

    贾朝昌把主意打在了叶清臣的身上,叶清臣最近也有些头疼的,他正在头疼钱的问题的。

    按理说,伴随着铁料和各方面的减负的进行,三司的财政支出大大的减少,再加上赵信支援给仁宗的一些资金,几乎大部分都被叶清臣拿走,作为的启动资金。

    在经过了上半年的大规模的支出之后,后半年开始大规模的回笼,三司的财务状况终于好转。

    没庆历四年,对于三司来说,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改变,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变化巨大。

    三司终于扭转了以往的情况,把赤字彻底的去掉了,刚开始使用铁料和节约开支的时候,很多的资金并没有真正的减少起来,毕竟是拨款出去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面,还较为加强。

    可是慢慢的,这些行政拨款,都是固定的数量,节约的幅度相当的惊人,三司终于有了大规模的款项趁机下来。

    这时候,叶清臣很自然的,就开启了新的项目,一直都在他心中,却没有执行的大型水利建设。

    本身,他准备动黄河的,大凌河的建设,是一个重点,也算是为奔腾的黄河上面,拉一个配上一个马鞍,可是赵信的提议,他还是上心的,黄河太过重大,必须要小心从事,一旦贸然上马,一旦失利,那可就影响大了的。

    黄河流域,河南府,汴梁,应天府,还是整个京冀地区,还有河北,这些区域,无不是北宋政治军事,都非常关键的区域,万一黄河决口,那么后果不看设想。

    赵信的提议,还是说服了叶清臣,大型工程的可怕,京杭大运河这个造福千秋的工程,不就是隋朝灭亡的号角。

    虽然说,北宋现在,有了钱,却也不是可以上马这些项目的时候,必须从长计议,先从零散的地方进行修补,然后,等到时机成熟,再来大的工程。

    大笔的资金,当然不可能躺在账面上面,这一点,赵信也非常的清楚,所以,在否决了叶清臣的这个黄河计划的时候,也提出了一个替代性的计划,那就是北方的综合治理。

    河北,山西陕西,这个在古代,算是跟中原并列的地方,特别是山西陕西,这个被称为关中,是唐朝和秦朝的龙兴之地,这里几乎创造了辉煌的文明。

    可是千年的时间流转,让本来富庶关中平原不堪重负的,过渡的耕种,加上一些保护不利,本来应该是丰美富庶的山西陕西,变成了黄土高原的雏形,水资源严重紧缺。

    虽然有黄河,还有众多的支流,可是气候和本身条件的变化,却让情况逐步的恶化下去的。

    赵信的目的就是这个,不做黄河,却在原有的基础上,丰富农田水利建设,这个也只有政府才有这个能力推进下去,一个县,州,府为核心,如同都江堰水利工程那样的,通篇考虑,以纵横的沟渠,干渠,支流,还有分流,这些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利用黄河和支流的水源,湖泊,甚至是一些地下水,保证足够多的水,浇到地里,而不是白白的奔腾下海。

    这个工程看起来简单,叶清臣在收获了海量资金的前提下,摊子铺的有些太大了,第一批就是的200万贯投入下去,在6个路同时开启,利用的就是秋粮之后的机会,大量的派出了人手的。

    钱和人都齐备的前提下,效率是非常惊人的,可以毫不客气的说,6个路都被清理了一遍,不但找出了很多的隐患,及时整改了很多,同时大规模的扩张的水浇地的范围,对于洪涝灾害的抵挡也有了巨大的提升。

    这些眼睛就看得到的好处,当然是推动叶清臣继续下去的动力,甚至地方和中枢的一些官员也叫好,可是在这么的叫好之下,一个问题出现了。

    叶清臣有些错误的估计了这个项目的资金量,他以为的连续5年,1000万贯就可以解决问题,对于三司现在的财务状况来说,一年200万贯根本不是事。

    可是这些项目本就是不大的项目,趁农忙的时节,人力集中,加上资金集中,一下子就彻底铺开了,预计的2年的就可以完工,每年的投入,也比之前预料的要多,要800万贯,总计投入1500万贯左右。

    这可就要了老命了三司有钱,也不是随便拿出来七八百万贯的,要这么放弃,把2年的工期,转变成5年,又有些不甘心,他正在为这个来挪用,甚至想方法,从定海军弄点钱出来,却不知道,贾朝昌已经把目标打在他的身上了。

    第三百四十二章 军制和缺钱

    -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腐文书,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fuwenshu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邮箱:ad#taorou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