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涅天下 作者:君朝西
分卷阅读703
数大臣的意见,允了此项。
议事到后面,上皇问:“这些日子,卫氏国师可有出见众卿?”
从那晚宫宴后,公卿大臣们便争相递帖进使馆,谒见大宋国师,又纷纷在家中设宴,邀请使团官员,但这位国师从未接见任何一位公卿,也从不出席公卿家的宴邀,她的侍从官出面转述她的话,说,两国商谈正事自有使团的正副使臣在,国师来日本国是观光赏风景,喜欢四处走走逛逛,至于宴会之类有使臣出席即可代表……听了这番回复的公卿大臣们虽然心有不甘,却也无可奈何,难道还有谁敢强迫这位国师吗?想想那人的威势就足以让人胆战了。
公卿大臣们相觑叹着气,没有人注意到听朝不议政的天皇脸色有些异常。
关白藤原忠实道:“这位国师不好美色,送去的美少年侍从都退了回来……”
殿上公卿瞄了眼神色有些不振的治部大辅,心道,连公卿第一美男子源氏卿都遭了拒见,那些美男侍从又哪会放在这位国师眼里?
便听左大臣接口道:“财物似乎也不能打动。上皇赐下的备前贡御刀、琵琶湖蓝珠,以及臣等送去的礼物,都收到了价值相当的回礼。听说,这位国师还带了一车的铜钱用于购物,似乎真是所说的‘观光’。——这些日子,臣等与大宋使团的议事都未见卫氏国师出面。”
坐在御帐台一直未说话的崇德天皇蹙了下眉,一听到“卫氏国师”,便想起那日晚宫宴上如锐箭刺入的目光,不由一阵心悸,背上仿佛还有汗湿冰冷的感觉。
殿上公卿大臣已议论起来,应该如何打动这位国师,至少不能让卫氏国师对天皇朝廷生出憎恶之心或疏远之意。
太政官大纳言灵机一动,建言道:“……不如送些美女过去?”
平安时代的贵族有“美少男癖”和“风流”之好,鸟羽上皇的宫里就养着几位貎美的男宠,许多公卿家里也养着美少年,曾有一位公卿咏和歌道“少年如樱花,艳丽又纯洁”,喜爱美少男成了一种风尚。
殿上许多公卿豁然点头:或许这位上国国师也有“风流”之好呀。
卫氏国师是女子,“风流”之好当然是女色,难怪那些美少年都被退了回去,就连平安京的第一美男子源氏卿都打动不了卫氏国师呀。
中纳言藤原赖长的脸庞流露出恍然醒悟之色,道:“卫氏国师和她的徒弟叶氏真人出入相随,形影不离,……叶氏真人颜如冰雪,看来卫氏国师好女色多过男色。”
上皇想起宫中的几位美少男,将心比心、以己推人,欣然笑道:“如此,就由宫内省从宫中女官、侍女中选几名貎妍者,送去使馆侍奉卫氏国师。”
宫内卿拜礼领了院宣。
朝议到最后,鸟羽上皇严肃道:“无论如何,不能惹恼了这位国师,她想观光就观光,想逛何处就去何处,兵卫府要管好街坊治安,小偷乞丐之类都要清掉,不能让上国国师受了惊扰。——治部省向导是最接近卫氏国师之人,务必要恭敬地侍候,周到妥贴,一应要求只要逾越,都要尽量满足,务必让卫氏国师宾至如归,感受到本朝的诚意。”
殿上公卿大臣拜礼称是。
***
鸿胪寺的大宋使馆内,卫希颜正把玩着镌刻有皇室菊纹的备前贡御刀,并不知道日本国的君臣正在殿上议她的“风流”之好,打算送美女讨好她,甚至有公卿大臣也在盘算着将家中美貌女儿送到使馆侍奉。
她随手一刀刺出,这时的日本刀还是直刀,形制来源于大唐横刀,除了刀尖斜削外,刀身并不弯,出刀是扎刺而不是劈。
叶清鸿跽坐榻榻米上的身姿不动,袖内一拳击出,拳风和刀风相接,发出“噗”的一声闷响,周边物什纹丝未动。
卫希颜清笑一声,“不错,有进步。”
说着将刀插回黄金裹头的刀鞘内,道:“倭刀比起大宋制式军刀,锋利占优一分,但韧性不及,碰上厚背大刀,对劈便折了。若论锋利和韧性二者兼具,倭刀比不上达马斯谷刀,更比不上中原兵器世家所造之剑。不过,这些兵器世家造一剑少则三五年,多则十年,卖出一口剑便能抵一年活,走的是价不是量。”
她敲了敲那柄御刀的刀鞘,“像备前国上贡的这种御制倭刀,十年才成一刀,比御刀次一等的倭刀,也得三五年才能造出,费时费力费钱,无法普遍装备。你看倭国的武士,不是人人都有一把正经锻出来的倭刀,多数是一年制的次品。
“我大宋兵员四十余万,是倭国兵员的十几倍,军中需要的是价格不贵的制式刀,否则便如大唐的横刀般,因无法长期大量的锻造供应而不得不弃用。”
“达马斯谷刀如何?”叶清鸿知道军器监正在仿造这种刀,当年出使海外的大宋使团从大食国带回来了十几名锻刀工匠,已经造出了几批刀剑供给军中。
卫希颜道:“达马斯谷刀的锋利和韧性取决于它的材料和铸造技术。最好的乌兹钢在天竺,这几年我们通过商会加大了对天竺铁矿的购买,但天竺大陆内乱不休,影响了采矿,量跟不上去。军中多数刀剑只能掺一部分乌兹钢锭,完全的乌兹钢刀剑只能供给将官和特战士营使用——仍是昂贵品呀。”
卫希颜的佩剑就是用天竺乌兹钢锭为材料,采用达马斯谷刀的冷锻技术造出的雪花纹剑,剑身精致优雅,遂以西周锻造的名剑“承影”为名——主造这柄剑的大食工匠引以为荣,给自己取了个汉名叫周承影,意思是能造出汉人古周名剑承影的铸剑师。
“最重要的还是锻造技术。中国的百炼钢技艺传到倭国,使倭人的锻造技术得到大发展,造就了锋利的倭刀,而中原的百炼钢技术却萎缩了,成了刀剑世家的秘技。朝廷制造刀剑以铸造为主,后来发明的灌钢法也因熟练的锻工缺乏而重灌轻锻,成为冶铁技术的硬伤。倭国人通过中原的百炼钢技术造出倭刀,并进一步发展了他们的锻造和焊接工艺,而中原王朝却走入了重铸轻锻的误区……”她扬眉一笑,“幸而,这个歧路已经纠正了。况且,我们已经炼出了焦炭……”
大宋的冶铁坊很早就开始使用煤炭炼铁,但有经验的冶铁工匠都知道,用煤炼铁不好。因为煤中含硫太多,世界上最早用煤炼铁的罗马人就没有推广这种技术。欧洲人在十七世纪初开始尝试用煤炼铁,但一直没有推广,尤其优质铁坚持用木炭炼制。直到十
分卷阅读703
-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