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涅天下 作者:君朝西
分卷阅读550
只这一句,顿时让宴会主人那意气风发的年轻脸庞暗沉了两分。
有得意的,自然也有失意的,而最失意的大臣,莫过于工部侍郎王世修了。眼睁睁看着工部尚书那位子被朱震给坐去,别提有多膈应了。宣制的当夜,便在书房大醉一场。第二天打开房门,神情已如往常。然而,侍奉他多年的贴身仆人却从自家侍郎黑黝黝的眼中看到两分阴狠。
而三省改制的始作俑者、尚书左仆射丁起的心情也很复杂,三分欢喜却有七分惆怅。宣制这日,他在政事堂静坐良久,手掌最后一次摩挲着那枚即日起将被“政事堂印”取代的“中书门下”印,心头究竟有些难以释怀……从今而后,这政事堂的大印,将不再为他一人掌持。
不管朝臣们心思如何,自宰相除拜宣制后,建炎朝的中枢机构便秉承立朝以来的作风,再一次雷厉风行地运作起来。
四月十六日,仅一个上午,三省官署的搬迁便告完毕。
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的官署由北至南纵向相连,搬迁起来并不麻烦。最初将作监规划新皇城的三省官署时,丁起在尚书省的七架之上增了北八架,只作为存放典章之所,空间多有余裕。改制后,政事堂从中书省迁到尚书省,便暂时迁到北八架安置。
门下省已分为本省和后省,本省的谏院官署原与尚书省的北八架相连,此时便迁入中书省原属政事堂的楼阁,和中书省的谏院各占一层。门下谏院空出来的官署被并入尚书省,由将作监改建为政事堂的公署。
在改建完成前,北六架的政事堂临时公署已从即日起视事。
自建炎立朝以来,政事堂一相秉政的格局便至此告结。
***
朝廷中枢改制后,礼部侍郎宋藻的日子过得有些郁闷。
“那胡康侯胡青山,摆在礼部就是一块老大的绊脚石……”
宋之意一边呈上第四次修改的《州县兴私学札》,一边向自家主君叨叨礼部进驻胡安国这蹲大神后,日子是如何如何的难过。
名可秀阅着札子,眼底也有半分无奈,道:“有所得必有所失,世事哪能万全。三省改制能通过,是政事堂与门下省、学士院的对弈结果,朱敦儒、胡安国等人既退了一步,政事堂便得作出回报,将礼部尚书的位子让出。”
对于职司天下学术文教事的礼部,出身二程学派的胡安国、朱震等朝臣早就属意良久。
她凝了凝目,微微抬眉,问:“之意未以礼部尚书除拜参知政事,心里可有遗憾?”
这是从胡安国任礼部尚书后,她首次和宋之意认真提起此事。
礼部侍郎抱怨表情一敛,拂袖笑了声,道:“宗主,属下要说没有半分遗憾那是假的。不过,正如宗主您说的:胡康侯年岁大了……”
名可秀微微一笑。胡安国今年五十六,说起来倒是比参知政事兼工部尚书的朱震尚小二岁,然而身体却不如朱震硬朗……撑不得几年了。
“……属下并非科考或舍选出身,因叶梦得荐举骤而为官,忝居礼部次官高位,后面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盯着……若再升迁尚书拜参政,难免遭人诟病,倒不如在礼部次官位上累积多几年的政绩,更来得妥贴。”
他挤眼笑道:“再说了,礼部来了这位胡参政虽则添出不少麻烦,但宗主您也说过:看事要看全——多些异议亦未必全为坏事,多思多虑方能慎政嘛!”
名可秀悦而含笑,“你能作如是想,甚好。”
***
但没过几天,宋之意就拿着那份《州县兴私学札》入见正心阁,大骂胡安国搅事。
去年六月,礼部曾颁行《官学科目堂令》,令京师太学、国子学、各地州学县学,必学科目除了易、三经新义、论语、孟子外,将算术、地理、武术新列入必学科目,并分国、州、县三个高低不同的层级制定这三科的教材教纲颁行天下。
“……宗主立意高远,将这三科目列为必学,是让学子不仅习经义明道德,更须通晓数术,以备将来为政地方,若不通财赋账簿必为胥吏所欺;学地理是让学子知陆域和海外地理风物,识得天地广阔,以免只知诗书而视野狭小;学武术是让学子强体魄、弘志毅,勿为怯弱书生之辈——然胡安国不明这番立意!”
他面现怒色,道:“今天上午礼部郎官例会,胡参政拿出《官学科目堂令》,说:算术为君子六艺之一,列为科目尚不算太出格,然地理于经国济世无用,而天下郡县图事关军国计,岂可随易颁到学堂讲授?将武术列入科目更是荒诞,江湖之人历来不法,皆因以武犯禁,教习学子武术岂非乱了道统,坏了学子之心,沦入邪道!”
说到最后一句,他已是冷笑带讥。回思自已在部会上的反驳:
“胡参政,武教授所教习的武术,并非江湖上的搏杀之技,而是强身健体之术。古之君子通六艺,射术御术皆是君子六艺之学。君子学六艺,既是学艺,亦是毅志。而今之学子通六艺者几人?体弱则多怯志,姑且不谈毅志,单以身体而言,若无强健体魄,他日为官地方如何能巡视辖地,体察民情?再说地理科目,学堂上教授的是天下州县方位与海外诸蕃地理,凡军镇地皆不涉及,一则不会有泄军机,二则拓宽学子视野,有何不当?……”
可惜那胡安国执拗起来有如顽石。“根本说不通,说要废了《官学科目堂令》,真个气煞人也!”
宋之意愤然端起檀木几上的哥瓷茶盏,一气喝干。
名可秀淡淡道:“这堂令,岂是他说废便能废的?”
宋之意哈哈一笑,放下茶盏道:“属下真是气糊涂了,竟忘了这一茬。”
须知,朝廷颁行的制度有三类形式:最高效力的是制、诏、敕,由政事堂画敕、门下省书读、盖皇帝玺印方能颁发;其次是政事堂的堂令,经宰相签署、盖中书门下印后即下达,不经门下省审覆——通常不是国家大事,或者政事堂顾虑门下省审覆不能通过便行堂令,当然效力也比“制诏敕”低了许多,宰相易位则政策不能持;第三类是出自各部寺监的部令、寺令、监令,在本部(寺监)权辖范围内行令。
礼部执天下文教事,增加学校科目属于部内职权,当然有权颁部令下行诸学校,但建炎三年六月颁行全国各学校的《官学科目堂令》是以政事堂的堂令方式颁行下达,不是礼部令。
分卷阅读550
-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