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神捕 作者:乔尼小样儿
第356章 恩赐从天而降
在纷乱的嗡鸣声中,朝臣和新科进士躬身退出太和殿,单独留下恭亲王奕訢、李鸿藻和李国楼。又让李国楼在旁边的偏殿里换了一身簇新的五品官袍,但见他的官帽上有蓝翎一,朝珠也挂在脖子上。准备去养心殿面见皇上和两太后娘娘,志得意满的对着落地镜,照看一身全新的打扮。
大太监刘德印看着李国楼换衣服,笑盈盈道:“探花郎,恭喜了。”
李国楼赶紧从皮夹子里取出一张二百两的银票,递上给刘德印,低声说道:“同喜同喜,请刘公公一定要來宝芝房喝杯喜酒。”
四十岁余岁的大太监刘德印,顺势取过银票,洒然而笑道:“探花郎,真是个人,老奴看好探花郎的前程啊。哦······探花郎,这身官袍是库纳房安公公置办的上等货色,按照规矩,你给个四百两吧。”
李国楼瞥眼刘德印,心里有些不满,按照规矩一套官袍,二三百两银子就能办妥。有时还是让官员自己置办,那就还要便宜,世面上量身订做,加起來也不用一百两银子。跑到他这里就变成四百两银子,一套理应算皇上赏赐的“官袍”,直接让太监分赃四百两银子。
刘德印怀揣着六百两银票,心满意足的离开偏殿,到大臣家里传圣旨也就两只银元宝的赏银。李国楼甚是大方,是一个值得结交的朋友。看來在内务府地盘,开几家《请进來银行》这件事,要尽早实施,下次要请内务府几位“兄弟”,一起到宝芝房喝杯喜酒。
李国楼來到养心殿里,心里打起了小鼓,两太后坐在慈竹帘子背后,要听他的奏对。果然皇上开始问起他的履历:“李国楼,现在说说你留洋的经历以及你在刑部当差的经历吧。朕想详细了解一下。”
李国楼拿眼瞧着金銮殿上坐着的恭亲王奕訢,见他神色自若,浑然不动,好似老僧入定一样安详,知道这次只有好事。便使出他伶牙俐齿的本事,把养心殿当做说书的场子。先把英国伦敦说得一无是处,雾都的肮脏,让人喘不过气來。而他在这么困苦的环境下,就差沒有悬梁刺股了,尚能自强不息,学得一身本事回国。而后则开始说尽刑部尚书包一同的好话,反正他有一颗赤胆忠心,听长官的命令,冲锋陷阵在前。而且一直沒有忘记报效祖国的理想,好好学习《四书五经》,不论到那里,都会孜孜不倦的“学而时习之”。终于在这次科考之中脱颖而出,拔得一鼎甲第三名的位子。
李国楼说得深情并茂,其中穿了许多让人伤感的小曲,缅怀死去的同事,有时颜面啜泣,眼圈不自觉的竟然红了。说到成功的喜悦,有时还会笑颜以对同治皇帝,让人看出他是有真情的有为青年。
时间过得飞快,李国楼把握尺度,看见龙座上的皇上沒有显得不耐烦,而帘子后面两位太好娘娘也沒吭声,便继续说下去,随时准备拉住马缰绳。一不小心就说了一个时辰,感觉奇怪了,怎么沒人打断他的话?
李国楼说得口干舌燥,自己说不下去了,堪堪说了结束语。肚子饿得咕咕叫,心里懊恼,适才他换衣服等待的时候,恭亲王奕訢和李鸿藻都吃过松糕了,而他可是从五鼓时分,肚子饿到现在,以后知道了,來皇一定要在衣袖里藏两块饼干。
同治皇帝沒有听过瘾,李国楼的风流韵事还沒有说呢?嗯······下次在上书房再让李国楼來一段。想到这个主意,不由扑哧一声笑道:“嗯,李爱卿说了这么长时间,声音还这么洪亮,中气很足啊。恭亲王和李太保都抬举你,朕也抬举你一次,有一件差事让你去办。”说罢同治皇帝转头看向恭亲王,继续说道:“恭亲王,上次说到直隶地区开办一个新兵学堂,朕决定让李爱卿去办。李国楼的翰林院郎中差事里包括《新武堂》的首席书办,至于校长之职,就让翁同龢兼任吧。”
同治皇帝哪能让恭亲王手,他要把练新式军队的军权抓在自己手里。虽然开始只是一个营的编制,但以后的事,都由翁同龢和李国楼办,到底会有多少新军,此时他心里也沒底。
恭亲王奕訢心里大喜过望,有了同治皇帝这块招牌,两太后就不会想着裁军了。曾国藩练出的湘军被裁,李鸿章练出的淮军也逃不过被撤裁的命运。能征善战的汉人军队被满人订下的祖宗规矩败坏,而恨铁不成钢的八旗营,空耗饷银,骄兵充当站岗放哨的门面而已。如今《新武堂》是戴着皇上亲卫军的头衔,这支军队大有前途,一条建立新军的渠道,竟然在此时有了眉目,这是苍天有眼。
恭亲王奕訢装出心不甘情不愿的模样,慢慢吞吞领旨谢恩。也好让两太后娘娘看出他对于丧失权柄是多么得痛心疾首,而他只能忍气吞声,执行皇上的圣旨。
李国楼虽然领旨谢恩,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但站在养心殿上,又惊又喜,给了他这么多实缺,让他怎么忙得过來。这到底怎么回事?上级领导有“洋务派”“清流派”甚至“保守派”也看上他了,该如何摆平这么多需要进贡烧香的菩萨?身后还拖着一堆贪婪的“狗奴才”(太监)。这日子要怎么过啊?看來为了国防事业,上交“一千万白银”的壮举,已经让朝堂上各门各派都盯上他了,连“保守派”也要分一杯羹。
李国楼嘴上虽然信誓旦旦保证,心里胆颤惊心,未來会变成什么样的局面?原本在他的规划中,沒有其他人來分一杯羹。贪婪的满人争先让他掏银子出來,连同治皇帝也在打这个主意。
同治皇帝开口道:“李国楼,既然你有信心完成任务,朕再封你一个官职,万寿山工程督办,这件差事非你莫属。”
“谢主隆恩!臣一定会把这件差事办好。”李国楼沒闹明白,不由自主的看向恭亲王,“万寿山”在哪呢,他怎么连听也沒有听见过?
养心殿里站立的那些太监脸色徒变,万沒想到李国楼已经变成两太后娘娘心腹奴才,里最肥的肥缺竟尔被李国楼得去。两太后娘娘只想到万寿山工程每年需要上百万两的白银用度,这个位子吃力不讨好,需要一位赚钱高手來坐,替她们把万寿山工程尽早完工,也好让她们俩在圆明园颐养天年,享受绚丽多姿的生活。哪里晓得“万寿山工程督办”这个宝座万金难买,比两总管的宝座更让人向往。
太监们看向李国楼的眼神更加和善,大家以后是自己人了,和气生财嘛。
恭亲王奕訢强忍着沒敢放声大笑,不去看李国楼探寻的目光,傻小子太有福气了,以后从北洋水师划给万寿山工程90万两白银,李国楼再从万寿山工程捞回一成回佣,也至少20万两白银。
恭亲王长身而起,躬身道:“启禀皇上,本王认为李国楼是可造之材,理应抬旗。”
清朝定都京师以后,满洲八旗的主力则按旗驻扎在北京城内外,人们称之为“禁旅八旗”。除正阳门外,北京的八个城门都有八旗兵驻防。当时清朝统治者认为北京的最大威胁來自北方,因此北面的德胜门和安定门是防守的重中之重,由皇帝亲自指挥的正黄、镶黄两旗驻防,其余的城门,则由剩下的六旗兵按照各自的方位,分别把守。清初时候,京师内城都是满族人,汉人只有在南城定居,此时早已满汉混居,很多人都有满汉血统,纯种的满人越來越少,再加上抬旗制度,满人对于什么是满族人,以旗籍來看,并不计较此人到底是不是纯种的满人。
抬旗是让李国楼加入满族,以后就不是汉人了,家里所有的规矩,也要以满族贵族的做法的來制定。这也是对奴才赏赐的一种制度,而汉大臣是不能抬旗的。故此恭亲王提议让李国楼抬旗,就是不把李国楼当做汉大臣,而是当私属的奴才看待。
李国楼当然懂得其中道理,但此时他已经不要脸皮了,心里默念,“全民族大团结,全民族大融合。”用一种殷切期盼的眼神看向同治皇帝,到底把他当做汉大臣培养,还是当做满人奴才來用?他是无所谓的了。以后上朝班列在左面的满族大臣里,未尝不可,只是要学习满语,书写满文,否则会被两位太后娘娘责罚。他满语倒还能说一些,但满文就差了许多,许多满语光会说,却不会写。
同治皇帝看向旁边的两太后娘娘,从他坐的龙椅方向可以看见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在窃窃私语。
慈禧太后、慈安太后听了李国楼一个时辰的演讲,立刻高看他一筹,能够抑扬铿锵说得彩,眼睛看着舒服,耳朵听得过瘾。皇上把练新军的重担《新武堂》的首席学政也交给李国楼了,是应该由一位满族贵族单担任这个要职,用汉人不放心啊。再加上李国楼如今等于是一张白纸,沒有和群臣在朝堂上出列过,可以当做私人奴才使用。
商量一番之后,慈安太后低声道:“姐姐,我看李国楼行,人挺正的,眼神清澈。你看他站到现在身形沒有晃动过,站立得好似军人一样,我看过了,他一个多时辰纹丝不动啊。”
“嗯······”慈禧不由轻微的点一点头,也露出嘉许的表情,这个她亲口钦点的探花郎,不提拔他,还提拔汉人吗?声音悦耳的从慈竹帘子后面发出:“嗯,恭亲王这份心,正合本心意。准奏!许李国楼抬入鑲黃旗,家眷也准许抬入鑲藍旗。”
鑲黃旗属于上三旗,属于皇帝亲领,不设都统,只有佐領,慈安太后也是鑲黃旗的人。鑲藍旗是下五旗,而慈禧原本就是鑲藍旗的人,做了懿贵妃抬旗加入鑲黃旗。把李国楼抬入鑲黃旗,是把他当做满人贵族來培养。
李国楼翻身大拜,叩首:“奴才多谢太后娘娘,以后一定好生替主子办差。”
李国楼好似在琼楼仙阁里,眼前仿佛都是虚幻的仙境,他是如何走出养心殿,已经记不得了。呆站在大殿的石阶处,神恍惚,看着抬头看向养心殿的匾额,心里打着问号,这是真的吗?如梦如幻的紫禁城的经历絮绕在心间,挥之不去。
第356章 恩赐从天而降在线阅读
第356章 恩赐从天而降
- 肉肉屋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