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瓮城的真正作用

小说:大宋不怂 作者:七桃散人
    第241章 瓮城的真正作用
    第二天一大早,金军如期开始攻城。
    没有哨的战术,完颜宗弼拿出了金军最拿手的打法:反复冲击。
    最初一代跟着完颜阿骨打出来的金人,全都是在环境恶劣中生存的金人,他们原本就每天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早已不把生死放在眼里。
    他们甚至会为了得到一只羊腿,而甘愿冒着生命的危险。
    像打仗这种高级捕猎活动,打赢了就能随便杀人随便抢的好生意,在他们眼中就是高收益低风险的活动。
    正是在极度恶劣的生存环境中,炼就了金人无比坚韧的性格。
    若论一对一单挑,金人未必打得过辽人,甚至未必打得过宋人。
    但若是让金人聚集起来,他们便会一遍又一遍地组织冲锋,不停地冲击敌人的防线,直至敌方崩溃,亦或是自己死光。
    这种组织方式,是金人无往不利的法宝。
    完颜阿骨打曾骄傲地自称:女真骑兵若是不能连续冲锋一百次,就不是个合格的战士。
    同时期的宋军,能冲锋十次的已经堪称精锐,可见金军悍勇若厮。
    自起兵以来,这种反复冲锋的战术所向披靡,以至于辽人都被打怕了,喊出了“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口号。
    辽人这句话是一句客观的评价,真是地反映出了女真人在万人级别规模的战争中所向披靡。
    在冷兵器时代,一万人或许是某种程度上火力密集程度的极限,在这种极限状态下,女真人是无敌的。
    而到了十万人级别,亦或是千人级别的战斗,金人的优势反倒没有那么大。
    李申之相信这是一种科学的解释。
    顺着这种科学解释继续延伸的话,在攻城守城战中,就要打破了这种女真人最擅长的战斗方式,也就是说城防战的火力交锋性质和火力密集程度,并不一定对女真这种反复冲锋的战法有利。
    基于这样的科学分析,李申之拟定了合理的作战计划,并且对自己非常地有信心。
    虽然完颜宗弼带了十万人来,虽然应天府的守军不过一万余人,敌我双方的人数比例完美地符合了孙子所谓的十则围之军事理念。然而李申之并不是没有优势。
    这个优势在于,应天府是一座小城。
    小城的好处就是,作战截面积小,战场一次性只能容纳五千人的战斗规模。
    颇有一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意味。
    任你金军的人再多,在交锋的最前线也只能投入三千兵力。
    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金人可以分成三十波,三十波人轮流进攻,而宋军只能分成三波人马轮番上阵。
    虽然宋人打起来有些吃力,但依然能够勉强维持住城墙防线。
    战斗如期打响,悍不畏死的金人展现出了应有的战斗力,第一波的冲击竟然使得应天府的防线有些松动,差点来了个一鼓而下。
    好在城防部署及时做出了调整,稳住了形势之后双方陷入了拉锯战。
    拉锯战,拼的就是消耗,不仅是粮草器械的消耗,更是人命的消耗。
    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并不是说说而已,大量的胜利原本就是用人命堆出来的。
    完颜宗弼面无表情地望着战场,心里盘算着眼前的局势。
    就目前来说,局势还算是不错。
    金军是攻城一方,原本就有劣势,在攻城中能与宋军打出二比一的战损比,完颜宗弼非常满意。
    从他接到的情报来看,宋人城中守军不过一万余人。至于剩下的十几万民夫,刨除老弱病残之外,能上城墙战斗的人并不多。
    照这么算来,金军只需要付出两万人的代价,就可以怼光应天府中的所有战斗力量,进而轻而易举地攻破这座城池。
    然而,事情并不会这么简单。
    战争作为人类历史上最血腥、最违背人性,却又是最有魅力的艺术,正是由于其本身具有极大的不可预测性。
    若是战争只是双方纸面实力的一道数学题,那么就不需要打仗了,大家把兵马拉出来,点一点数字定了输赢便罢了。
    事实上,春秋时期大多数的战争就是这种形态。
    而到了战国时期以后,华夏人的战争哲学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最重要的一条变化是:无所不用其极。
    战争本身就是一件极不道德的事情,当撕破了伪善的道德面纱之后,所有人类能想到的手段全都用到了战争之中,战争的变数开始无限地放大。
    无数人的奇思妙想应用在了战争之中,深远地改变了战争的形态。
    就比如,宋军投石机扔出来的石弹,突然就会爆炸了。
    原本顶着宋人投石机朝着城下冲锋的金人,在一片片的爆炸声中迷茫了,不知该前进还是后退。
    听到身后来自督战队的指令,他们选择了继续冲锋。
    而金军中的大多数,在爆炸中受了不同程度的伤,极大地影响了行动力和战斗力。
    会爆炸的不是石弹,准确地说,其实就是一个超大号的炮仗。
    回想当年还能放炮的时代,李申之就见过有人自制炮仗,做了一个暖壶大的炮仗,在院子里点燃之后,把地上炸出了一个半米深的坑。
    然而这种炮仗看着动静大,杀伤力却很有限。由于里面没有填充用于杀伤的弹片,超过两米之外便很难对人员造成有效杀伤。
    对于身上穿着轻甲的金兵来说,哪怕是在金兵身边爆炸,这样的炮仗也不过是能把他们吓得一哆嗦罢了。
    一哆嗦能干什么?
    李申之当然不会犯这种低级的错误,他不仅在炮仗里填充了用于杀伤的铁砂,甚至还在铁砂中浸泡了金汁。
    “铛……”地一炸,蘸着金汁的铁砂嵌入人体,那酸爽……
    却说这炮仗的研发也费了不少的功夫。
    炮弹的概念,李申之老早地就提了出来,想要造一种落地就能爆炸的石弹出来。
    工匠们展开了头脑风暴,以他们的知识储备思考如何实现这样的效果。
    火器的使用早已存在了几百年,其中有些固定的用法,有着成熟的经验。
    就宋人来说,他们主要讲火药用作武器的推进剂,却没有直接将火药用于杀伤。简单说,宋人的火器大都只类似于导弹的屁股,而从未在导弹头上做文章。
    经过李申之一提醒,他们最先想到的就是炮仗。只要炮捻子的长度设置合适,当点燃炮捻子之后再将炮仗投出去,算好时间,落地之时刚好可以爆炸。
    然而实验经历了好几次的失败。最先是打算往石弹或者铁弹中间填充火药,爆炸之后依靠石弹和铁弹的碎片杀伤敌人。但是实验了几次,石弹和铁弹在落地之后自己先摔了个稀巴烂,将火药散落得满地都是。
    同时,炮捻子的燃烧速度也不可控。炮捻子还无法标准化生产,空气中的湿度和温度也会影响炮捻子燃烧的速度,想让石弹在空中爆炸的想法无法实现。
    再然后便彻底回归炮仗,用纸来包裹火药,同时在纸的夹层中间填充碎铁砂。这样一来,打击面虽然变大了,但是杀伤力依然有限。
    纸是软的,落地之后弹几下都不会碎开,一点都不影响爆炸效果。
    只不过依然只能让金军受伤,却炸不死。
    情急之下能做到这样的程度,已经算很不错了,李申之便暂且将这种纸包的填充铁砂炮仗定型,大规模制造之后投入了使用。
    老弱病残们虽然不能上城墙杀敌,但是可以在军工厂里面加工武器弹药,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战场提供火力输出。
    一团团的爆炸映照在完颜宗弼的眼中,他轻蔑地一笑:宋人就会搞一些雕虫小技。历史证明,这样的战法是抵御不住金人的。
    即便是仙人关大破金人的吴氏兄弟,也是靠着真刀真枪与金人肉搏出来的战果。应天府的宋人若是不敢出城野战,迟早会被金军给耗光。
    有火药又如何?充其量不过是让金人的伤亡人数从二万变成三万罢了,改变不了战争的结局。
    正当完颜宗弼下令继续急攻的时候,应天府的城门打开了!
    完颜宗弼揉了揉眼睛,没有看错,宋人竟然打开了城门,从里面冲出了一支骑步混编的军队,与城下的金军开始了战斗。
    完颜宗弼不可置信地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又好笑又好气:宋人这是打糊涂了吗?竟然主动出击要野战?嫌自己人多,怕宋军死得不够快吗?
    宋人当然没有糊涂,恰恰相反,他们依靠对战场局势精准的把握,以及各种高科技武器的巧妙配合,计划打一波漂亮的塔下反杀。
    又是一论急促的炮仗投射出来,这次的炮仗里填充了大量的石灰,爆炸之后整个战场顿时烟雾弥漫,呛得人无法呼吸。
    冉冉升起的石灰白烟仿佛烟雾弹一般,弥漫在五十米宽的地带中,阻滞了金军援军的前进。
    忽然间,正在攻城的金军变成了一只孤军,进无可进,退无可退。
    明明身后就是金军的大本营,却忽然没了援军。
    出城的宋军抓住这短暂的机会,分成左右两路朝着攻城的金兵杀去。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金军士气大跌,受到城上城下两面夹击,顿时被杀得屁滚尿流。
    宋军从城门一路杀了出去,杀了一圈又杀了回来,基本上将战场清理了一遍。
    当他们打算清扫战场之后回城的时候,方才石灰弹打造的烟雾带消散了大半,一队骑兵透过烟雾冲了过来。
    接到城上收兵的命令,出城宋军不敢恋战,纷纷朝着城门有序撤退。
    刚冲来的金军骑兵竟然悍不畏死,想要依靠速度尾随宋军冲过来,抢占城门。
    当宋军大部撤回来,金军越过落后的宋人步兵,也不与那步兵战斗,强行超过步兵之后直抢城门而来。
    于是乎宋人的步兵与金人的骑兵仿佛战场上的伙伴一般,竟然并排着冲进了城门。
    当宋人的士兵全都撤回了城门之时,闸门忽然放下,将正好在城门口的几个金兵砸成了肉泥,重新关上了城门。
    金人环视一周,发现前面还有一道城门,他们跟着宋人进了瓮城。
    原来这就是瓮城。
    受到无用小知识的误导,李申之一直没搞明白瓮城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以往看那些播主的视频都是抄稿洗稿,从来没有真正动过脑子去思考瓮城的作用,都说瓮城是骗敌军来攻城,当他们攻破了一道城门之后发现还有一道城门,相当于给守城方加了一道双保险。
    李申之站在敌方将领的立场上仔细想了想,觉得这样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敌方将领是有多蠢,在战前不知道侦查一下战场。再者说,攻城战早已演化成了爬城墙的打法,城墙成了主要争夺的对象,城门反倒变得不重要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设置瓮城除了给自己带来不便之外,压根想不出还有什么必要。
    然而转换了思路之后再去思考,才发现当初设计出瓮城的人,当真是个军事天才。
    瓮城的设计,是为守城方反攻用的。
    试想,当攻守双方激战正酣的时候,守城方必然不敢打开城门主动出城应战。因为这样一来,相当于把自己的后门打开,露在了敌军面前。
    而有了瓮城之后,瓮城之于主城的存在,就像潜水艇的密封舱一样,成了隔离城内与城外的一道过渡空间。
    想要反攻之时,先将军队藏在瓮城里,关上内城门,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再打开外城门一举冲出去。
    就算是反攻不顺利,被攻方抢入了城门,那么只需要将外门一关,把冲进来的人困在瓮城之中,轻松就能剿杀得一干二净,来一处瓮中捉鳖。
    此刻在瓮城中的金兵就是如此。
    他们冲进来的人满打满算不过三五百人,他们面对的却是三五千的宋军。
    只一瞬间,金兵便被砍了个干干净净。
    杀光了金人,瓮城的内城门打开,士兵回城休整,民夫前来打扫战场。
    完颜宗弼看着眼前的一幕,赶紧鸣金收兵。
    方才的一仗,让完颜宗弼输得十分窝囊。
    就这么一瞬间,宋军竟然在局部战场形成了巨大的优势,轻松地一口吃掉了金军五千兵马。
    屋漏偏逢连夜雨,战场上的噩耗接踵而至。
    后方有人传令,说粮道再次被劫,开封府依然无法将粮草运送到应天府前线,而金军随带的粮草,只够一天消耗了。
    这边刚刚说罢,那边斥候又来报,说在应天府东面发现了宋人的援军,看规模差不多有三万人。
    噩耗一个一个低传来,完颜宗弼只觉得脑瓜子“嗡嗡……”的。
    一场耀武扬威的的战争,竟然打成了这个熊样子。
    身为沙场宿将的他,知道现在一定要冷静下来,只有冷静下来,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完颜宗弼试着将这两天的情况汇集起来:回回炮,岳家军,夜间偷袭,三万援军……
    精简一下:三万援军,岳家军。
    调整一下语序组个句子:来了三万岳家军增援应天府?
    完颜宗弼背后顿时冒出一股冷汗,传令道:“撤!”
    (本章完)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腐文书,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fuwenshu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邮箱:ad#taorou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