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纺织业的三国争霸与好友相聚
大汉历35年6月4日,长安城。
回到长安城之后,张辟疆就把这批地中海的留学生交给了学府署官。
而学府署官根据这些留学生的志愿把他们安排到墨子学院,水利学院,法学院,儒林学院等。
而张辟疆这来到丞相府,向丞相郦商汇报了,他这一年做的事情,像炎洲都督府建设的情况,苏一是运河招工的情况,还有在大秦洲的各国建立的领事馆等等。
郦商笑道:“果然是虎父无犬子,子房兄要知道你才敢如此出众,一定会非常欣慰。”
郦商对张辟疆这一年做的事情是极其满意,建立总领事馆之后,大秦洲对大汉的贸易增长的越来越快,朝廷定下控制大秦洲的炎洲都督府开展顺利,连苏伊士运河都开始动工了。
张辟疆却说道:“现在朝廷和大秦洲的贸易不平衡,我大汉要称霸全球,也要建立一套平衡全球贸易的体系,属下认为朝廷应该适当的分流一部分产业去大秦洲,完成贸易的平衡,而且有了经济上的牵制,朝廷也更加容易掌控大秦洲。”
郦商奇怪的看了张辟疆一眼道:“胡亥的那套理论?”
这套理论在大汉也不稀奇,大概是胡亥在十几年前提出来的,他当时就认为各地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产业,完成贸易的循环和平衡,大汉朝廷应该主动有意识的根据各地的地理情况制定特色产业,形成大三角贸易。
这套理论最开始是自发的在南洋和天竺一带实行,大汉的诸侯和那些大商家有意无意的按照这套理论制订国家的产业,很快只要按照这理论做的,诸侯都发财了,这就引起了更多南阳诸侯的效仿。
现在大汉,南洋,天竺三地贸易不但维持了动态的平衡,还能实现船队仓位毕竟合理利用,现在一支船队去天竺,仓位的利用率一般达都能达到七成以上,这导致即便是海船运费节节降低,但船队的利润下降的却不是很多。
张辟疆道:“胡亥虽然不是好人,但他的理论是有道理的,这是大汉称霸全球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全球经济的不平衡就会引发地区国家反抗我大汉的统治,朝廷必须要为这些国家找到能赚钱的产业,朝廷分出去的都是一些低端的农业产业,从长远来看,把他们吸纳进我大汉的全球产业链当中,反而更加有利于大汉工业的发展。”
郦商摇头道:“这可不容易,朝廷要照顾7000万大汉的百姓,要为他们找到差事已经是竭尽全力了,要把产业分出去,只怕没有谁会同意,光一个布产业,天竺,西域,大漠每年都在贤者大会上打的不可开交,这还是自己一家人都斗得这么激烈,大秦洲没有利益代表,谁会愿意分出产业。”
现在大汉的布市场呈现三足鼎立的态势,以会稽郡,陈郡为首南方郡县,得到了天竺廉价的支持,纺织业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一般,每年都能增加两成多到三成的产能,他们在外攻占了天竺,南洋市场,在内沿着大运河大举北伐,三川郡的传统市场,东郡,颍川郡,梁国,魏国这些市场的洛阳布被打的节节败退。
曾经是天下纺织业中心的洛阳城,现在只能融入关中纺织的产业链当中,当然他们也不吃亏,洛阳负责设计新的服饰和推广,关中负责生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洛阳布打进了关中市场,而且占据的还是产业链的上游。
而关中纺织业之所以没落幕,是靠着西域的支持,西域本就地广人稀,土地虽然干燥,但只要有水源,就是一个天然的粮仓,后世的主产地就是在这片地区,光照足,水气少,都是生产优质必备的条件之一。
现在西域的支柱产业就是两个,一是石油产业,他们每年会输入上千万石的石油进入大汉,只是石油作为灯油已经不是主要的市场了,反而是沥青作为建筑行业的原材料,这几年暴涨了十几倍的需求。
同时大汉的化工行业也开始进步,石油分离出来的润滑油,大汉航空业发展起来之后,汽油的价值也从军事武器转化为民用产业,还有清洁用品等等,现在石油已经能转化成十几种产品,价值暴涨。
西域诸侯用石油赚的钱全部填进了本国的灌溉网络当中了,历史上的大汉在西域建立了上万里的坎儿井,而现在西域有十几万里的坎儿井网络,靠着这套庞大的水利系统,以及全球还处于温暖期的气候,硬生生的把西域打造成为了大汉的塞上江南。
而西域的土地除了一部分种植粮食满足西域诸侯的需求,绝大部分都种植,每年的产能并不输给天竺,尤其是这两年,大汉的拖拉机产业发展起来,西域每年都要进口3000辆以上的拖拉机,为了弄到布,关中的几个郡甚至把自己拖拉机的份额都送给了西域。
西域诸侯在农业高投入高产出,布的生产量每年都能增加一成多,更重要的是根据大汉布行业协会评级,西域的有很大比例都是一品的长绒。
靠着西域优质且量大的,在吸纳了洛阳优秀的设计师和纺织工匠,关中部在满足自己需求的同时,霸占了高原西域地区,西进杀到中原和优质的南布竞争,北上杀到河北,大漠等地和和临淄布竞争,高档布市场更是被关中布把持。
最后则是后发先至的临淄布了。
春秋战国以来,临淄就是纺织中心,也是北方乃至整个天下的经济中心,只是在汉初的时候,临淄掉队了。
本来在这样快速发展,竞争激烈的工业时代,掉队了,那就基本上很难追得上了,三川郡原本也是大汉富裕的工业郡,但现在他们和会稽郡,内史郡,陈郡的差距越来越大了,纺织行业,钢铁行业的市场也在逐步蚕食,可见大汉内部的工业竞争有多激烈。
但新大陆的发现让临淄郡找到了血袋了,本来在大汉只能算二线城市的临淄郡,靠着一年上百亿的海外贸易,临淄郡的农业,工业,外贸行业如同坐上了火箭一般飞速发展,最重要的是随着新大陆不断被开拓,这块海外市场每年还以三成的速度在增长。
这就给临淄郡经济发展带来了强劲动力,几年时间就超过了三川郡,并且快速追赶前三强。
而大汉的河北之地在先秦时期也算是富庶之地,但到了大汉时期,政治和经济地位都有所下降,最重要的是没有一个经济的核心,话语权的流失让河北是极其失望的。
而现在快速发展的临淄郡,成了河北之地百姓的救星,靠着天时地利人和临淄整合了河北之地,让自己再次成为了天下纺织业的中心之一,临淄布横扫河北,占据辽东,新大陆,北方在大漠和关中布竞争,南方在中原和南布竞争。
想到这里郦商也是叹口气,大汉的丞相不好当,权利大,责任也大。农业,工业都要管着,朝廷和诸侯的关系要平衡好,现在还要学着如何当球长,政务是越来越多,每天要处理的矛盾也是越来越多。
就一个纺织产业,自己家的人都要人脑子打成狗脑子,现在还要分出去,他简直不敢想象贤者大会上骂人的声音会有多难听。
张辟疆和丞相诉职之后,来到太子府。
而后他就看到惊喜的一幕道:“英雄,陈买你们也在?”
陈买笑道:“知道你今天回来,本来想去火车站接你的,但内史的事务太繁忙了,只能在太子府等你了。”
现在徐爱民准备继位的事情,内史的政务机会都交给陈买长史来管理了。
而现在内史正处于激烈变革当中,长安城内在大拆大建,把原本那些破旧低矮的里坊拆除,建设新式的楼房,同时以区代替里坊。整个长安城被划分成了12个区,这12个区就是12个县级单位,要配置12个县级的管理体系,这可以说是对内史官署进行了一场改头换面的变革了,这样的大改革遇到的问题和矛盾,积累的政务自然多。
而这项改革是徐爱民发起的,为了维护徐爱民的声望,陈买也不敢出错,现在他几乎天天睡在官署当中,也就是今天他知道张辟疆会来,才来到太子府等他。
徐爱民笑道:“大秦洲是什么情况,和我们说说。”
张辟疆摇头道:“大秦洲的国家制度虽然各不相同,有共和制,也有帝制,有一些是游牧部落,还有一些是天竺差不多,但这些国家的根本还是一个奴隶制国家,这些国家非常的穷,穷到除了奴隶,他们就没有什么其他的特产的卖给大汉。倒是朝廷计划打通红海和地中海的运河已经开始招工了,想来现在已经开始建设了。”
陈买道:“这倒是一个好事情,苏伊士运河和玛雅运河开通,以后我大汉的商船能节省几万里的海面。”
而后他笑道:“这两条运河可是让大汉全体的百姓见识到海商的财雄势大了。朝廷的股票交易所为这两条运河的开建募集了230亿钱,结果这两条运河股票发行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全部被卖光了,很多河北大漠中原的富豪,还没反应过来就买不到股票了。”
苏伊士运河和玛雅运河建设对哪个势力最有利,那必然是大汉的海商团体,不需要绕过炎洲,也不需要去南殷洲,就这2点就给他们节省了近一半的时间,很多原本不划算的商品,但节省这几万里海路之后就变得划算了,海上贸易的体量就增加了,他们能赚更多的利润,更不要说运河本身就是滔天的利润。
这是有先例的,前几年投入了关中铁路,中原铁路的商家,每个都赚的盆满钵满,得到了30年乃至于更多年限的铁杆庄稼。
当然后面修建西域铁路,辽东铁路,江南铁路等铁路网,因为建设的成本太高,这才让大汉修建铁路的风潮有点降温,就是商人明白,只有在中原这种建设成本低,本身又富裕的地方,建设铁路才能赚钱,像西域这种原本都是穷苦地,路线又长的铁路,想要靠铁路运营来回本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所以大汉的商人一般都是投资那些能赚钱的铁路,像要翻山越岭,基建成本高,本身又贫苦地区的铁路,一般都是大汉朝廷自己的投资,毕竟那些寒苦之地也是边塞之地,需要有汉军的投放能力来镇压当地的分离势力,更需要铁路来拉动当地经济,大汉朝廷是要算政治账的。
但苏伊士运河和玛雅运河这两条运河,未来的钱景是能看得到的,这种交通要道根本不可能亏本,最多是赚十几倍还是赚几倍的差距。所以开始募集资金,已经来到长安城的海商纷纷购买运河股票,你一亿钱,我两亿钱,不到一个月时间,200多亿的天量资金居然筹集完成。
这也让长安城的百姓带来了金钱上的震撼,第一次看到了海商的豪阔,真是可以轻轻松松就丢出一个小目标,大汉的诸侯王都没有他们这么富啊。
英雄也抱怨道:“朝廷应该也在南方建立一个股票交易所,本来我也想买5亿股支持朝廷的,结果却没赶上这趟。”
张辟疆好奇问英雄道:“这些年你在江南做什么,这么有钱?”
海商有钱他不奇怪,这些年他一直在海上漂泊,见多了大汉的海商,说他们富可敌国,这都不是形容词。但大汉的诸侯虽然有钱,但他们要养着一个国家,从财富上来说还真不如那些海商有钱。
英雄压住笑意道:“也没做什么事,就是学习父亲的政策,继续弄经济作物种植园,这些年开垦了不少橡胶园,搞了一点小工业,这些年才赚了一点钱。”
徐爱民笑骂道:“可不要听英雄乱说,他这些年算是发大财了,我们兄弟当中就他最富。”
“他这十几年种植了十几万亩的橡胶园,现在橡胶多贵,一斤橡胶30多钱,他一棵树就能赚几百钱,一亩地就能赚上万钱,说他富的流油也不为过,而且他还向上游产业扩张,建立了轮胎厂,现在大汉有一成的轮胎都是英~国制造的,他现在不但是橡胶大王还是轮胎大王,手里有的钱比我这个太子都多。”
张辟疆满脸诧异,大汉可是马车上的国度,拥有的马车即便没有千万辆,那也有几百万辆,制造一成轮胎,这的确是一个了不得的数字。
英雄压抑笑容道:“这是赶上了风口了,谁让大汉这么稀缺橡胶,等其他诸侯的橡胶园也开始产橡胶,收入还是会降下来的,我最多也就赚这几年的热钱。”
当然这只是谦虚的说法,橡胶树即便是光照,气候,雨水都适宜,那也需要种植六七年之后才能开始割胶,和大汉各大诸侯种植橡胶的并不是很多,原因也很简单,前期的投入太高,橡胶树成长的周期太长,在没有出现第一个吃到螃蟹的人,大汉的诸侯也不愿意大量建设橡胶园,毕竟种甘蔗,种香料能赚的钱也不少。
这就导致除了朝廷的种植园,就是英~国的种植园最多了,这一波橡胶的热潮,他最起码还能多赚几年的钱。
当然这里面的功劳也不全部都是英雄的,英布也有一份功劳,当年橡胶刚刚进入大汉的时候,徐凡随口对英布提了一句,种橡胶树在几十年内都是一个赚钱的行业,让他也弄几个橡胶园。
英布对徐凡是唯命是从,陛下都说这赚钱了,那肯定是非常赚钱的行业,于是他几乎每年都要种植一两万亩的橡胶园,要知道当时橡胶种子和橡胶树苗运输到大汉本土的价格可不低,这才是普通诸侯不敢大肆建造橡胶园的原因,投入太高了,也就是英布这种有钱的诸侯才投入的起,等英雄接手诸侯国的时候还嘱咐他,这才有英国的这十几万亩橡胶园。
陈买不客气道:“你英~国现在不但小学学费全免了,连中学学费也全免了,这可是整个大汉诸侯独一份,连朝廷都做不到这一点。”
英雄笑道:“我英国小能做到不难,大家不要高看我了。”
张辟疆去锤他一拳肩膀道:“上学的时候也没多看你认真听讲,不抄作业,甚至连及格都难,却没想到你把诸侯国治理的如此好,你这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更比一代强。”
英雄再也压制不住笑意了,他本就有显摆的意思。
而后张辟疆小声问道:“陛下真要退位了?”
他还是有点想确定。陈买,英雄也看向徐爱民。
徐爱民道:“是真的,不过父亲说他这不是退位,是退休。他说他已经为大汉操劳到60岁了,不想让自己不多的晚年生活过得如此辛苦,还说了一些很莫名其妙的话,说什么延长退休的最讨厌了。”
张辟疆这三人面面相窥,怎么听陛下的意思,做皇帝反而是一件很苦的差事,陛下这有点避之而不及的样子。
(本章完)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