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招揽人才与强势
长安,学府里,顾名思义,这是一个学府外围的居住区,居住在这里的不是一些夫子就是学生,都是非富即贵的存在。
贾谊身为法制学院的教授,被分了一套小院子。要不然的话他家即便是不穷,也很难在长安城分了一套独门小院。
而此时贾谊身为主人则摆出一套茶具招待张辟疆。
贾谊笑道:“张兄不是投靠了太子,怎么有时间来小弟这个院子?”
张辟疆在大汉学界也是名声显赫的,他父亲张良给他留下了广泛的人脉,而他更是出版《西行记》成为大汉地理学方面的宗师,所以才年纪轻轻被聘为墨子学院的教授。单比名声,张辟疆比只出一篇文章的贾谊更高。当初张辟疆在墨子学院上地利课的时候贾谊也认真听过几天。
张辟疆道:“某是来代表太子征辟贾兄的。”
贾谊有的激动道:“太子也知我贾谊之名?”
贾谊就真有自己的抱负,就想要通过学界进入大汉官场,最终登上丞相之位,宰执天下,对大汉的所有读书人来说,这几乎是终极目标,要是能投靠太子,对他而言不亚于找到一条终南捷径。
张辟疆道:“前几天,太子和某听了你一堂课,太子对你产业发展的想法很感兴趣。”
贾谊道:“大汉产业发展了近三十年,各地发展不平衡,无为而治已经难以适应大汉现在的发展了,大汉发展的道路必定改变的时候,其实比起土地,产业集中更有利于发展,更加容易管理,也更加容易尽地之力。”
张辟疆迟疑道:“但像法家如此激进只怕不好,大秦就是前车之鉴。”
贾谊自信道:“我法家这些年已经深入检讨过大秦的过错,同样的错误我们不会犯两次,以前的法家是为一人服务,现在的法家是为天下万民服务,用天子的话来说,只要是方向对,即便是走一些弯路终究会走到目的地。”
在贾谊看来天子提出天下乃天下人的理论,终于弥补了法家的短板,终于没有人超出法制规则之下了,他们敢喊出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所有人都在法令之内,就能规避掉先秦时期的错误。
张辟疆只能带着忐忑的心情离开了贾谊的小院,通过交流他怎么觉得法家比先秦还要激进?
张辟疆想了想,觉得还是要多招募一些诸子百家之人,这样能稀释法家的影响力。
大汉历三十年,四月五日,沛侯府。
去年的诸侯大会之后,刘邦可能觉得自己真玩不动了,也有可能真想颐养天年了,就带着自己的妻小返回了沛县。
现在沛侯府是刘肥当家,刘邦的几个儿子也通通留在长安城。
这天刘长跑回来道:“三哥,太子要招揽人才,你愿不愿意去太子手下做事情?”
刘肥有的激动道:“恒弟当然是愿意。”
太子已经成为内史右令,陛下已经开始让太子处理政务,没有意外的话,太子终将会成为大汉的第二任皇帝,这时候成为太子的属下未来的前途无忧。
倒是刘恒皱着眉头道:“我从墨子学府毕业就一直做助教,不通实务,只怕很难帮到太子。”
这个历史线上的刘恒过的倒也不差,父母全在,兄弟之间也和睦,象牙塔的生活也没有那么多勾心斗角,再加上他的出身也没多少人敢打压他,学府简单的生活都非常适合他的性格,现在要做汉吏,倒是有的社恐了。
刘长道:“三哥你矫情什么,小弟都能投靠太子,你都可以做助教了,难道还会差。”
刘肥也劝说道:“虽然在大汉做学者也不错,当做汉吏有更加广阔的前途,更不要说现在投靠太子了。你读了这么多年的书,难道不想学以致用,宰执天下吗?”
宰执天下是几十万汉吏的梦想,刘恒自然也想过,于是他点点头算是答应下来了。
四月八日,太子府。
徐爱民正式册封为太子之后,大汉朝廷把以前的韩宫清理了一番,改造成为了太子府,而后徐爱民带着自己的两个妻子和儿女入住。
徐爱民正在和自己的妻子孩子吃早饭,侍卫就来报道:“殿下,张侍中来访。”
徐爱民道:“快清。”
徐爱民看到张辟疆道:“吃早饭了吗?要不要吃点?”
张辟疆道:“微臣吃过了,这几日臣招揽了,墨家,法家,儒家等诸子百家学子12人,这些名单和履历,请殿下过目。”
徐爱民接过张辟疆手中的名单,第一个就是他最喜欢的贾谊。
“法家张释之,晁错,墨家刘恒,李强,儒家袁盎,郦寄,公输家公输祁,农家李浩,高狄,兵家冯唐,樊抗。
徐爱民看完名单之后笑道:“辟疆你这倒是弄的平均,诸子百家每家有两个人。”
张辟疆道:“天下大兴教化,诸子百家比先秦时期壮大何止百倍,大汉的英才如同天上的繁星,臣只是发现这点而已。”
徐爱民道:“明日就带这些百家精英过来,让我也见见他们。而后辟疆你带领他们去上计,把整个内史郡的数据誊抄一遍,好让我这个内史右令上任之前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张辟疆道:“诺!”
想了想徐爱民问道:“辟疆,你觉得接受内史令,该从何处下手?”
张辟疆道:“长安城这些年人口越来越多了,以前学府学子的宿舍都是4人一间,现在已经是八人一间,助教和教授分住宅也变得越来越难了,要是能解决住房问题,这应该有利于太子的威望。”
长安米贵这句话古往今来都是一样的,整个大汉的百姓都涌向长安城,自然给长安城带来了巨大的管理压力,这其中住房问题是所有问题当中最严重的。
周勃主政的这十年,一直重视住房问题,想要把租金压制在两成五以下,让更多的收入留在劳动者手中。
在大汉其他郡县,哪怕是洛阳,会稽这样的大城市经过了10多年的城市改造和扩张,基本上都实现了这个目标。
但长安城一直做不到这一点,居住环境拥挤且不说,租金也普遍在工匠俸禄的三四成左右,现在甚至连汉吏,学校的夫子,大夫这些大汉中产以上的人都受到影响。
长安城各阶级对住房问题也是怨声载道,大汉朝廷和内史也非常重视这个问题,长安城市坊也一直在改造当中,从最开始的一户建,到后面改造成三层的小楼房,以容纳更多的人口,最近这几年长安城建造的房屋,很少有低于五层的,但即便是这样,长安城住房的增加效率依然赶不上人口增加的速度。
徐爱民点头道:“当年我在少府为吏的时候,张扬那些人就在抱怨,朝廷分的住宅越来越难,他们都要租不起长安城的房子了。”
张辟疆道:“长安城的百姓的确是太多了,每年都有大量百姓涌入,现在有人说长安城有150万人丁的,也有说200万人丁的,长安城外围也一直在修建里坊,但一直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要全盘决策才能解决。”
翌日,韩宫大殿当中,12名百家精英整整齐齐的来到徐爱民面前。徐爱民看着这些人笑道:“大家可以放松一些,你们当中有的是孤的师兄,有的是孤的师弟,大家都是自己人。今天让你们来就是认一下人。”
徐爱民看着贾谊道:“贾卿的课可是让孤感触很深,父亲都经常说在大汉朝,法家是最能跟上大汉时代的。”
贾谊行礼道:“多谢陛下的夸赞。”
而后徐爱民又叫道:“樊抗!”
“太子,臣在!”一个壮汉出列道。
徐爱民笑道:“孤记得武阳侯,屡屡先登攻城,斩将夺旗,当年和匈奴人一战擒两王,轰动整个大汉,是我大汉一等一的猛将,和我大汉的英国公齐名,不知道现在武阳侯情况如何?”
樊抗发现太子对自己父亲的事情记得清清楚楚,有的激动道:“父亲经常和漠北国公打猎,身体非常好,去年还给臣添了一个弟弟。”
徐爱民微笑的点点头道:“你是大汉功臣之后,要好生努力,不负孤望!”
这批人当中,出身最高的除了张辟疆就是樊抗,郦商,刘恒。张辟疆也是看中他们功臣出身,才把他选入名单当中。
“诺!”樊哙道。
而后徐爱民又点了几人名,每个人都交谈几句,算是熟悉起来。
而后徐爱民拍手,十几个亲卫带着一大堆数据来到此地。
徐爱民道:“今年开始,各位爱卿就要开始忙碌起来,这些都是上计当中有关内史的书籍,你们把这誊抄一遍,同时对你们的数据要做到心中有数,把重要的数据摘要出来,为估决策做准备。”
这些人在张辟疆的带领下行礼道:“诺!”
而后他们在张辟疆的带领下,开始收集内史的数据,这些人年轻气盛,积极敢干,只不过一日时间就为徐爱民整理出内史历年以来的税收和增长情况,人口增长情况,工厂增加的情况,工匠增加的数量等等。
通过这些数据徐爱民对内史也有一定了解,内史不愧是大汉第一郡,每年的税收高达了70亿钱,差不多是先秦时期的两倍,但如此高的税收依旧不能满足内史发展的需求,朝廷每年还要转移支付10亿钱上下,才有现在长安城的发展,教育,医疗开支巨大,而其中住房的开支超过了这两项之和的两倍
四月十日,内史府衙。
内史郡主要官员全部汇聚一堂,召开徐爱民成为内史右令的第一次汉吏大会。
徐爱民站起来道:“各位同僚,这也不是孤第一次成为汉吏,早在十年前父皇就让孤去少府成为小吏,说起来各位还是孤的前辈。后面父皇让孤成为北殷洲都督,虽然新大陆管理的人口远不如长安城多,但也算是做了几年的主官,对地方上的政务有点了解。”
“父皇让孤做这个内史右令,是想让孤了解大汉的政务,孤也想做出成绩,让父王刮目相看。”
“但如何出成绩,孤以为还是我大汉这几十年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把产业发展上去,让长安城的百姓有份差事可以做,所有的工厂能兴盛繁荣,创造大量的财富,这样长安城才能变得更加富裕。。”
所以孤上任之后,工作就是围绕着长安城的发展做文章,提振内史各方面的产业发展,消除产业发展的阻碍,合理布局产业,让各县都能均衡发展,长安城要兴盛,内史其他四十余个县也一样要发展。”
周昌默默的听着徐爱民的讲话,作为一个经历了大汉开国的元老,为大汉朝奋斗了30年的老臣。
他不但对大汉充满了感情,也对自己的事业感到无比自豪。华夏历史上最强盛的盛世,就是在他手中奋斗完成的,他的名字将会和华夏这个前所未有的盛世永远的记载在青史之上。
天子一直说大汉的事业是所有人的事业,周昌这些开国老将是很有认同感的,大汉不但是属于天子的大汉,也是属于他的大汉。现在他唯一担心的就是不知道这份事业是不是后继有人,太子将会决定这个盛世的长度,所以他也对徐爱民寄予厚望。
当然徐爱民的发言,对内史其他的汉吏而言,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能在未来的皇帝身边做事,只要稍微做出一点成绩,那晋升的概率要比以往高几十上百倍,甚至要被太子引为心腹,那说不定他们也能突破极限,成为2000石的太守,乃至于大汉朝廷的三公九卿。
当然坏处就是,很多知道自己能力极限的咸鱼,在未来皇帝面前做事,那可是压力山大,以后做事情还不得战战兢兢,这样的日子不知道要过多久。
徐爱民自然没有理会下面汉吏复杂的思绪,他直接开始点名说道:“司火曹吏来了没有?”
五个汉吏站起来道:“太子殿下。”
“在内史府衙称职务!”徐爱民大声道。
“内史右令君!”五人都感到莫名其妙。
司火顾名思义,专门管火灭火的,就是这个时代的消防员,长安城的人口早早的突破了百万,现在更是向着200万这个数字前进。
可以说这一个城市的人口抵得上这个世界九成以上国家的人口。
而防火就成为了这个城市的重中之重,即便是现在长安城中仍然有不少茅草屋和木屋,这样的建筑材料,加上长安城日渐拥挤的住房,导致经常易发火灾,就是火烧连营,直接烧掉一两栋房屋的大火,尤其是产业大兴之后,工厂成为了火灾的重点发生区域,几乎每隔几年都会出现一次,长安城的防火任务可以说是极其艰巨的。
徐爱民道:“孤从新大陆回到长安城不过半年多的时间,就听闻了3~4起火灾,造成了十几员百姓的伤亡,说句实在话,孤对这样的事情是极其不满意的,父母养育子女十几年时间,才使其成年,结果一把火就烧死了人家的儿子,这是何等的惨剧。”
“尤其是大汉作坊和仓库,都是堆满了货物,一把火就能让一家工厂损失惨重,甚至倒闭,这种情况不解决,长安城的经济如何发展的起来。发生这些事情都是朝廷没有做到位,才让百姓承受的损失。”
司火曹员吴嘉解释道:“令君,不是我等不作为,实在是这种天灾人祸难以预防,随便一个火星就能烧到一栋房子,我等也只能在火烧起来的时候去扑灭火源,但往往这个时候就已经迟了。”
徐爱民道:“健全制度,做到事前预防也是你们应该做的,朝廷给你们俸禄,不是想听你们说没办法的,而是想让你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是做不到这一点的话,你们就干脆退位让贤,把职位让给能解决这个问题的人。”
吴嘉无奈道:“下官等已经事先排查火灾的隐情,做好防火措施,同时也向百姓大力宣传。但火灾该爆发还是会爆发,长安毕竟是一个百万人口的大城市。”
“这关乎我长安城百姓的身家性命,再难你们也要想办法做到,要在明年这个时候,你们能把长安城的火灾降低一半,孤亲自上报父皇,给你们请功。”
吴嘉苦着脸道:“右令君,按您的说法我们要建烽火台,要安排瞭望员,同时还要扩张司火队,这要增加的人员开支可不小,朝廷每年可是要定员定人的。”
徐爱民道:“这是为百姓利益服务的事情,你们司火队名额扩张的事孤答应下来,建立防火设施的费,你们上报多少孤批多少。但丑话说在前头,你们要人给人要钱给钱,但事情却没办好,就不要怪孤处罚你们。”
说完了这些,徐爱民道:“好了,我们谈下一个问题。“
(本章完)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