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增发宝钞 减免赋税 扶持农业,多措并举

    第475章 增发宝钞 减免赋税 扶持农业,多措并举
    有不少的百姓听完了说书先生对于太子殿下这篇文章的解读之后,感动得热泪盈眶。
    因为从有朝廷开始,有哪个朝廷对老百姓们有真正的感激。
    有哪个朝廷真正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了最前头?
    为什么他们没有人会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前面?
    是因为即便是开国皇帝,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那也是在一片尸山血海当中建立的。
    百姓们的确分到了土地,可是这片土地是因为前面的主人已经死掉了,他们才分到的。
    虽说大家都更有动力,都能够建设一个开明的王朝。是因为欣欣向荣,是因为土地到了自己的手上。
    可是王朝的周期有一個令人无可奈何的点。
    那就是当一个王朝建立了三四十年之后,从前分到的土地就会莫名其妙地流向某一些人手中。
    为何会这样?
    因为朝廷根本就管不了这么多的百姓。
    因为规律就是规律,没有人去改变这个规律,它就只能按照这种规律去学习,去发展。
    老百姓们手中拿到的土地,可能会因为一场头疼脑热,就只能卖掉土地,然后换来那么一丁点的钱财。
    本来二十亩土地就变成了五亩土地,等再生一次病,这五亩土地也得卖掉给地主。
    地主就成为了大地主。
    他本来的二十亩土地就变成了两千亩。
    本来的百姓就变成了他的佃户。
    这就是规律。
    而这些拿到了两千亩土地的人,他会怎么做呢?
    他会同情老百姓吗?
    不,他们会觉得自己已经与老百姓呢划清了界限,不属于这个阶层。
    于是有了钱的这一个阶层的人就会把手伸向权力。
    这些人为了保住自己手上的田地,就会在官场上面给自己寻找代理人。
    他们为何要寻找代理人呢?
    是因为一旦找到了代理人,即便他们依旧要交税,可通过这层关系,他们便能够与百姓交的税不一样。
    甚至通过这层关系不交税。
    此消彼长,百姓们原本土地就少,可是他们要交的税却与地主一样的多。
    甚至要比那些个比他们土地多上一百倍一千倍的地主,交的还要多。
    这是有钱阶层向权力阶层的过渡。
    而权力阶层掌握了权力之后,他们也会想要永久的把自己这个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上,绝对不会放手。
    怎么做呢?
    他们会把自己家里的亲朋好友,大姨子小姨子,大姑子小姑子,大哥二哥,三舅四姥爷,所有人都围在自己身边。
    将这些人都变成权力阶层,形成坚固的堡垒。
    形成堡垒之后他们会怎么做呢?
    他们不仅要把自己权力的蛋糕做大,同时还会把权力伸向经济层面。
    会利用自己手上的权利与有钱阶层相互勾结,会用自己的权利谋得利益。
    于是权力阶层跟有钱阶层就完美地勾结在一块。
    这完全与百姓无关。
    百姓只是他们不断压榨,不断为他们输送利益的牛羊而已。
    所以为何老百姓们会对朝廷没有归属感?
    这便是原因。
    因为自古以来土地不属于百姓,都属于那些地主。
    地主掌控经济,就可以掌控权力。
    掌控权力的人,又与经济相互勾结,他们形成了坚固的利益集团。
    不管朝廷如何改革,只要触及了他们的利益,他们就会反弹,他们就会反抗,他们就会逼迫朝廷收回政策。
    这便是这些人形成坚固堡垒的原因所在。
    所以有利于百姓的政策一定会损害这些人的利益。
    他们就会反驳回去。
    反驳不了他们就会栽赃陷害出政策的人。
    先把提出改革变法这个人抹黑,把他踢下台去。
    然后用道德的力量形成枷锁,牢牢地锁死提出改革变法的那个人。
    从而利用道德的舆论,把道德有瑕疵之人提出来的政策都视作洪水猛兽,引导百姓去反驳,于是改革变法就失败了。
    就像有句话说得非常好。
    冤枉你的人,比你更知道你是多冤枉。
    制止改革变法的人,比你可能更明白改革变化对百姓有多好。
    可是改革变法对他们不好,于是他们就要反对。
    现在陈寒的改革变法之所以能够取得一些成效,不仅因为陈寒的改革变法取得了很多,有目共睹的成绩。
    更多的是有开国皇帝朱元璋和同样手段厉害的太子殿下的支持。
    如果没有他们两个的话,陈寒相信自己的任何改革措施都会折戟沉沙。
    如果没有朱元璋这种强有力手段狠辣的皇帝的话,自己的改革一定会被这些个利益阶层给推翻。
    而他之所以要施恩于民,要让老百姓们感到与有荣焉。
    就是要让老百姓们知道,原来现在改革变法对我们很好,是因为一切的改革变法,一切的变革一切的好处都有我们一份子。
    所有的功劳都有我们参与在其中。
    陈寒现在主要就是拉拢老百姓。
    因为老百姓是占多数的。
    因为老百姓们都富裕了,才是真正的富裕。
    至于少数的权贵,得罪了也就得罪了。
    那些少数权贵想要跟自己为敌,干掉他们也就干掉了,唯有老百姓是一个大的团体。
    在一片欢呼声中,陈寒和太子殿下对此次南洋作战胜利的将军们给予了嘉奖。
    对蓝玉给予了嘉奖。
    对每个南征的将士们不仅给予了不同分量的宝钞嘉奖,同时也对他们的家属进行嘉奖。
    陈寒绝对不会吝啬这些奖励。
    太子殿下也绝对不会吝啬这些奖励。
    各地的宝钞都提取司加班加点的印刷宝钞。
    可能这一次是史无前例的增发宝钞却没有让所有人反对的一次。
    即便增发了那么多宝钞,可是就像太子殿下说的那样。
    整个大明如今已有实力去消化这些宝钞。
    因为如今中南半岛那些国家,已经全部使用了宝钞作为结算货币。
    一开始有好几个国家不愿意,比如暹罗。
    它即便是地处于中南半岛的内陆,只有南边靠近马六甲海峡那一带有沿海。
    但它却还没有完全建成贸易中转站。
    所以一开始他们国内有很多人都反对,直接将宝钞作为自家的接受的货币。
    可是当蓝玉征服了三弗齐和满者伯夷国两个国家之后。
    暹罗这个国家立刻就宣布,愿意接受以宝钞作为结算货币。
    即便地处于更西边的缅甸等国,也在大明的强大海军威慑之下,宣布接受以宝钞为结算货币的结算方式。
    在这个欢天喜地的日子里,太子殿下又追加了好几条政策。
    尤其是对西北再次减免了五年的赋税。
    西北的百姓欢喜的都不知道该如何去感谢朝廷了。
    太子殿下对于西北之所以如此的慷慨,当然是考虑到西北的百姓在小冰河时期初显锋芒之时,老百姓们的收成实在是太低了。
    他们那边能收上来的赋税,根本就不值得去惦记。尤其是现在拥有了小日本国的佐渡金矿和石见银矿之后,大明根本就不缺西北那一点赋税。
    其实大明现在缺的主要是粮食。
    于是本着让西北的老百姓们彻底松快松快,之前已经减免了两年的赋税,现在再加上五年就是七年。
    所有赋税都减免,甚至由于南边建立了大型的粮仓,一点一点的往西北过渡,西北老百姓们吃上了更加便宜的大米。
    他们一开始当然有点吃不惯大米,因为他们主要吃的还是小麦磨成的面粉。
    可是谁跟粮食有仇啊。
    尤其是淳朴的老百姓们,可不是一直都会按照大米原有的蒸煮方式去制作主食。
    他们依旧按照他们那朴素的吃法,将大米磨成了米粉,然后制作出了跟面条是一模一样,只是口感略微有区别的米条。
    面粉现在成为了辅助性的粮食。
    他之所以能够实现粮食,现在不断的增加,可不是因为大明粮食产量在增加。
    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所增加的。
    因为陈寒在改革变法的同时,也招揽了不少在农业方面有经验的老百姓。
    把他们培养成专家,让他们去教更多的老百姓精耕细作。
    把他们的经验学识传达下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亩产量。
    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只能起到微小的增产。
    最主要的方法还是从中南半岛这些国家进口粮食。
    所以为何陈寒强调是大明的海军一定要十分十分十分的强大。
    因为一定要牢牢地控制好中南半岛上面所有的国家。
    通过占领、通过控制、通过霸道的手段强硬要求,也得让中南半岛这些国家成为大明的粮仓。
    就如现在,太子殿下跟陈寒两个人出台的政策,除了在国内鼓励老百姓种粮,高价收购粮食,同时还给你补贴。
    西北的老百姓减免赋税,让老百姓们没有那么沉重的负担。
    还有就是最重要的对于进口粮食这一块的巨大的资源倾斜。
    陈寒和太子这一次是发了狠了。
    国内不管是什么样的农业资源都可以得到扶持。
    而在国外的进口方面,已经有政策下去。
    不管哪一个中转站,要收购的第一宗便是粮食。
    粮食收购价格一定会比当地国家粮食收购价格,多出三到五倍。
    当然这不是竭泽而渔,陈寒要做的是将整个蛋糕做大做强绝。
    不要出现中南半岛上面的国家有战争。
    战争是对农业最大的破坏。
    所以为何要把海军做大做强?
    为何现在要建立海军学校?
    为何要加大对海军的培养?
    为何要让蓝玉的海军一旦成型之后,立刻要把大部分在海面上有作战经验的老兵回到学校来培养新兵?
    就因为海军实在太重要,是陈寒控制中南半岛的绝对力量。
    而对中南半岛上那些国家陈寒也很明白,他们绝对不能乱。
    因为他们一乱就会影响整个大明的大局。
    所以为了让他们不混乱。
    陈寒对中南半岛上那些国家也算是用心良苦。
    除了一些实在不听话的要让大明海军去震慑震慑。
    比如在最南端的三弗齐跟满者伯夷国。
    其他的中南半岛的国家,陈寒都是采取扶持的态度。
    尤其是对他们的农业更是加大力度去扶持。
    他们不是缺少种粮的专家吗?
    陈寒甚至答应帮他们建立农业学校,帮他们培养更多农学专家。
    甚至要让大明的那些有经验的专家前去那里教课。
    甚至愿意大价钱收购他们的土地,然后呢种粮食。
    加大对粮食采购的价格,加大对他们的农业扶持。
    加大对他们的工业产品的出口。
    让中南半岛那些商人可以到大明来做买卖,让利给他们。
    做买卖关税可以相应的倾斜。
    只要你做的是粮食买卖,你自己大船大船的拉到大明来卖粮食可以比你卖其他的东西少一半的赋税。
    伱们不是羡慕大明现在有水泥路面吗?
    只要你们提出来,我们可以帮你们修建道路。
    有句话说得好嘛,要想富先修路。
    把道路都给你修好,让你把粮食更快地运出来。
    当然有条件。
    我帮你把道路修好之后,你们国王就必须保证有多少万亩的土地生长出来的粮食,要优先卖给我大明,要不然这笔买卖就不能做。
    这就刺激起了中南半岛上,那些个大家族大财阀种粮卖粮食的积极性。
    甚至陈寒还跟太子殿下商量。
    对于那些有突出贡献的中南半岛的粮食商人,可以给予大明官员的奖励。
    当然品级不能超过六品。
    而且都是闲职人员。
    就是一种荣誉奖励。
    在如此的优惠政策之下,中南半岛上面的国家很明白。
    想要富裕,想要和大明合作,那我就不去发展其他的东西了。
    我就专门的种粮食。
    因为他们发现大明缺的是粮食。
    他们调查后发现大明的人口太多了。
    但是能种粮食的地方又比较少。
    所以需要大量的粮食。
    而人家大明又把价格开得这么高,我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其他东西吃的喝的用的穿的,全部都从大明买进来,这就是互惠互利嘛。
    国际贸易不就是这么做。
    拿我们的优势来换取你们的优势。
    陈寒就是要宣传这种意识。
    甚至还给这么多优惠,帮你修路,帮你修水渠,帮你建设基础设施。
    只要对粮食生产有好处的,大明都愿意提供。
    甚至连红砖技术都愿意提供。
    只是那最主要的钢铁锻造技术,这事还不能够给。
    但中南半岛那些国家,此时已经完全能接受。
    甚至沾沾自喜。
    中原朝廷之前如果都是这样的态度的话,我们何至于天天在中原王朝南边搞事情?
    大家合起伙来过日子那多好。
    毕竟文化都差不多嘛。
    我们都是学习中原的文化嘛。
    大家人种其实也差不多嘛。
    有多少个中南半岛的国家,有中原朝廷血统的。
    大家差不多都是一家人嘛,一家人过日子那当然是要合作共赢……
    (本章完)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腐文书,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fuwenshu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邮箱:ad#taorou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