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过生日,我:随份子,吃狗粮】
【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
等到菜吃得差不多时,长寿面也端了上来。
长寿面是现揉现擀的,一整根面,盘了一碗,里面卧了一个十分难得的双黄蛋。
严之默上辈子从来没吃过这么正宗的长寿面,何况还是夫郎亲手做的。
他吃到最后,连一口汤都没有剩,只觉得从未吃过这么好吃的面。
饭后,两人在院子里散步消食。
快走到小花园时,远远听到一声声的狗叫。
近看才知,是明哥儿拿了个小皮球,正在和九月玩巡回游戏。
“哗啦”一声传来,另一边角落里的十六趁众人不注意,企图下池捞鱼。
结果不幸失败,四条腿都湿了。
明哥儿把十六抱起来,拿出帕子把它的小爪子。
嘴上不住道:“晚饭不是刚吃了炸小鱼,你还非惦记池里的大胖鱼!”
姚灼听见了,忍不住笑出声。
明哥儿听见声响,抱着十六小步跑过来。
“兄长,嫂嫂。”
晚饭是严之默和姚灼的二人世界,他也没去打扰,吃过饭后,就一人出来顽了。
严之默看得出明哥儿其实很孤独,自从在淮江见过舒王后,有些事情或许彼此心知肚明。
人后明哥儿也不再掩饰自己识文断字的,大多数时候,他都在自己的房间里看书,写字。
严之默觉得这么小的孩子,即使早慧,也该有个人教导功课。
可惜自己没这个才学,是以现在,明哥儿有时会去隔壁找王夫子上课。
因知道暗处有暗卫相随,严之默也并不担心。
“兄长,这是我送给你的生辰礼。”明哥儿把十六放到姚灼怀里,从自己衣襟里掏出一个荷包。
此外,还有一条同色的发带。
“这是给兄长的,这是给嫂嫂的。”
姚灼没想到自己还能跟着严之默沾个光,笑着道谢,“谢谢明哥儿。”
明哥儿递出东西,就回房了。
看着那小小的身影,严之默和姚灼不由对视一眼,轻叹一声。
小小年纪,身份贵重,却还不知将来命运如何。
……
夏去秋来,又是一年秋收时节。
严之默看着天高云淡的蓝天,意识到自己已经穿越到此一年多了。
这一年里,他娶了夫郎,与原主大哥分家,走出了小山村,挣下了一份家业,还有了他们夫夫二人共同的宝贝。
种种过往,皆为序章。
只是这一年石坎村的秋收,却与以往不同。
秋收开启那日,县老爷带着一队属官,摆开仪仗,大张旗鼓地亲自驾临。
不似上一回的低调行事,这一次,可谓给足了石坎村的面子。
而且在严之默的建议下,在庞知县的车队之后,还跟着一驾别的马车。
里面坐着的,也是老熟人,即如意居的少东家路玉临。
庞知县原本不欲与商贾为伍,可听严之默分析完,道是路氏早已签订了收购契约。
有了路氏的人亲自跟随,地里的收成可以当场验收、销售、结账,等换成银钱,等县衙派人下来收税,那就绝对不用愁了。
庞知县一听下来,自觉对自己百利而无一害,当场拍板,甚至亲自下帖。
要知道,这些商贾可是纳税大户,更别提现在,还能帮他更好地收齐村里的粮税。
庞知县如今打算在任上大展宏图,自不会放过任何一份助力。
故而才有了如今眼前这一幕。
全村的人这次提早得了消息,都穿上了家里最新的衣服,齐齐在村口迎接。
大家都知道,知县大人这一次来是有目的的,那就是想看看石坎村过去半年的种植成果。
听严童生说,这次收购蔬菜的大掌柜也亲自来了。
若他们能拿得出让官老爷和大掌柜满意的收成,未来一年都吃穿不愁。
想到这里,所有人都摩拳擦掌,恨不得赶紧扛着锄头,去地里开干!
因庞知县亲临,村里特地提前把全村开大会用的高台平整一番,还在两侧的树上挂了大红花。
等庞知县讲完话,村长又点燃了一挂长长的红鞭炮。
伴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锣响,石坎村这次仪式感十足的秋收,正式拉开帷幕。
秋收并非一日之功,庞知县也不可能在此久留,看也只能看个热闹。
可没想到,这热闹还真是让人看不够。
收割粮食用的麦笼三件套,已经家家都有一套。
哪怕不是都买得起牲口,可即使用人力,也能眼睁睁瞧见那人走过的地方,身后的麦子齐齐倒下,麦穗直接进入网包。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不知比以前轻松多少。
庞知县在旁边也看得一阵手痒,没过多久,就主动脱去外袍,坚持亲身上阵试用一番。
他为官多年,往日耕种的本事,可以说丢失了大半,故而不比村人,着实花了一些时间适应。
可一旦研究明白用法且上手过后,他不由深刻地认识到,这件农具的发明有多伟大。
不久后,重新穿上外袍,擦干净汗水的庞知县,已经在酝酿秋收之后往上递的折子要怎么写了。
除了传统作物,此次最大的看点自然是以土豆为首的新作物们。
即使早知土豆产量高,可真从土里刨出来一大串时,所有人还是惊奇地睁大了眼。
离庞知县最近的地方,就是方老三家的地。
这会儿方老三正手里托着一个比手掌还大的沉甸甸的土豆,惊讶地说不出话来。
“这……这东西竟能长这么大?天老爷啊,就算是在我家,也够吃一顿了!”
严之默在商城里买的土豆种,都是优中选优的良种。
虽不至于每一个都像方老三挖出来的这个这么大,可最小的,也不会小过成年人的拳头。
很快,随之而来的,各家地里都传来阵阵惊呼,一个赛一个大的土豆,击鼓传花似的传到了庞知县和路玉临的面前。
如意居的岑掌柜站在旁边的人群里,忍不住犯起了职业病。
“乖乖呦,这么一个,就够炒两盘菜了!”
庞知县和田间农户一般,心情大好,当场命人仔细测量称重,看看谁家地里的土豆是最大的,他重重有赏。
一旁的路玉临一听,当即表示,他愿意捐出一百两纹银,作为赏银。
庞知县知晓一百两对这位路公子来说,还不够买上一枚扇坠的。
可相比之下,能省了让他从县衙的公账上出的麻烦,怎么样都是好的。
他点头称是,紧接着大肆赞许了一番路玉临的高风亮节。
转而思忖半晌,最终决定将这一百两银子分成三份。
一份十五两,赏给村中种出最大土豆的人家,权当个好彩头。
一份三十五两,赏给这次地里亩产最高的人家,激励后来者。
剩余的五十两,直接给石坎村,作为公用,等农闲时修一修进出村子的路,村民也能沾光不说,也更有利于农作物的运输。
村长兜头被砸了五十两银子,恍恍惚惚地跪下谢恩。
至于本场“土豆大赛”,最后获胜的,是在村里以老实本分出名的秦家人。
老秦头是村里种地的老把式之一,各家地里的作物要是害了什么病,就会请老秦头来看,他有不少土办法,都意外地有用。
这次秦家地里挖出来的大土豆,足足有将近五斤重,当之无愧夺得魁首。
秦家一家子村户人,一个个到县老爷跟前后头都不敢抬,颤颤巍巍地跪在下头,不敢相信县老爷真的会因为一个大土豆给赏赐。
没想到,下一刻,十五两银子就交到了老秦头那皱皱巴巴,饱经沧桑的一双老手上。
有了这十五两银子,再加上地里今年收成卖的钱,一家人可以预见,至少今年可以过个前所未有的好年。
顿时一家七口人,偕老带幼,磕头不止。
看完挖土豆之后,庞知县和路玉临又去看了摘辣椒、采番茄、收莴苣。
严之默还当场让人从家里打了水,洗了好多新鲜的番茄,分给大家吃。
一口下去,可谓酸甜爽口,汁水丰盈,无论男女老少,没有不爱的。
路玉临吃得斯文,可任谁都看得出,他对这批食材再满意不过了。
最后一站,是村里的玉米地。
玉米的成熟要较其它作物晚上一点,但严之默还是提前从自家地里掰了几个,拿过来展示。
“此物叫做玉米,怕涝但耐旱,不怕土壤贫瘠,即使是下等田也会有不错的收成,亩产高。成熟后,果实可以直接吃,也可以煮饭、煮粥、磨面、榨油,秸秆是很好的饲料,还可堆肥。”
玉米金黄,饱满多粒,与麦穗、稻谷相比,又别有一份吸引人的模样。
庞知县在手里掂量一阵,大手一挥道:“玉米,以玉为名,此名甚好!来,给我拿纸笔,我今日就为这石坎村的丰收,赋诗一首!”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