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曹文诏 周遇吉 黄得功

小说:崇祯重振大明 作者:凤凰北斗
    第211章 曹文诏 周遇吉 黄得功
    说话之间,校阅已经结束。
    对比前几天巡捕营的表现,朱由检非常满意。当即下令给督学主事李埏记一年功,减去一年磨勘。
    然后他想起自己筹划的军中大比武,又说道:
    “军中基层将领注重武艺,武举除了兵法之外,也会考校勇力。”
    “让他们比武较技,朕会择优赏赐。”
    一众武学将士听闻此言,顿时摩拳擦掌。
    刚才的校阅是集体的,显不出个人能耐。
    但是武艺高低,那是一目了然。皇帝会看到武艺高强的,然后赏赐他们。
    很快,武学将士便分组较量,开始进行比试。
    首先是开弓射箭。西苑内教场虽然地方不大,但是射箭空间还是有的,天启皇帝以前还会在内教场围猎,弓箭和靶子都是现成的。
    都是出身边镇,虽然有滥竽充数的,但是射箭不合格的也很少。朱由检没功夫责怪这些人,他更关注的是成绩优异的:
    “周遇吉,辽东锦州卫人,辽东镇推荐来的。”
    “这个人的射箭本领真不错,步射、骑射都很优异。”
    “杨国柱,辽东义州卫人,东江镇毛文龙留下来的,精于骑射。”
    记下这两个名字,下一项是比试掇石。这是武将打熬气力常用的,在朱由检看来和后世的硬拉差不多,是力量举的一项,属于大力士运动。
    参考硬拉制定掇石规则后,将士们很快明白了如何比试。
    力量高低是一目了然,黄得功脱颖而出,这个人力气很大,在军中号称黄闯子,作战非常勇敢。
    朱由检询问了一下,得知他是辽东开原卫人,不由感叹道:
    “辽东精兵强将,真是何其多也!”
    “希望接下来的比试,有其他地方的人。”
    这话一出,其他边镇的人,都是摩拳擦掌,誓要夺取第一。
    辽东推荐来的将士,更是不甘示弱,想要再夺第一。
    最后一项比试,按时下流行的方式,应该是舞刀。这也是武将打熬气力常用的,而且能锻炼兵器技艺。
    像是卢象升,能舞动一百多斤大刀,就是从几十斤的大刀开始,逐渐练出来的。
    不过在朱由检看来,舞刀和掇石都是主要看力量,似有一些重复。战场上的作用实际也不大,没有人拿着一百多斤的大刀厮杀。
    所以他直接下令比试马战,参考《水浒传》中杨志和周谨之战,把枪去了枪头,各用毡片包裹,蘸了石灰对战。
    即便这样,比试也很危险,一旦从马上跌落,说不定就会伤残。所以朱由检先让各边镇选出武艺高强的,然后上场较量。
    一个边镇的武将,大多知根知底,武艺谁高谁低,大部分人心中有数。即使有几个互不相让的,参加的人数也少了许多。
    因为距离关系,如今赶到京城入学的,只有辽东、北直隶、山西三个地方的边镇,陕西和西南的将士都还没有过来。这些边镇每个选两三个人参加,最终参加比试的,只有二十多人。
    这二十多人的较量,当然不像小说中大战几十回合,通常只是两马相交、兵器并举,然后就分出了胜负。势均力敌大战几十合的较量,才是极其罕见。
    这样的战斗,虽然不能完全反应战场上的情况,但是相比单纯的舞刀,更加贴近实战。
    对于有实战经验的武将来说,这样的比试更容易脱颖而出。辽东镇推荐来的曹文诏,很快连战连捷,引起众人注意。
    就是朱由检这个不通武艺的,也看得出此人骁勇善战,明显胜过他人。
    这让他心中大喜,向左右道:
    “这可真是猛将胚子,军中下一个满桂。”
    这个称誉可了不得,满桂是不是当前排在首位的武将不好说,但是要说猛将,人们第一个想到的一定会是他。
    满桂是当前大明军队中,少有的敢和建虏野战的将领,并且取得了胜利。出击草原的时候,更是让“诸部咸服”,打出赫赫声威。所以朱由检招抚林丹汗时,派他去宣大压阵。
    朱由检把曹文诏称为“下一个满桂”,显然寄予厚望。他心中已经决定,要重用这个将领。
    比试结束,曹文诏不出意外取得第一。朱由检让他和周遇吉、黄得功、杨国柱上前觐见,仔细询问他们的情况。
    得知曹文诏是大同人,如今在辽东从军。朱由检更加认识到,辽东是当前精兵强将聚集的地方,接连不断的战事,打出来一批精锐。
    前些年调集天下兵马援辽,也让各地有志立功将士汇集了过去。像是曹文诏这个大同人,没有在大同参军,却跑去了辽东,就是一个实例。
    夸奖了曹文诏的武艺,问他是怎么练出来的。曹文诏也说不清楚,他不是卫所世官出身,没有家传武艺。如今的本领是在军中练出来的,只能说是天赋。
    像是他的弟弟曹文耀,和他练的几乎一模一样,武艺就不如他。
    但是他的侄子曹变蛟,武艺却更胜一筹。
    曹文诏道:
    “臣的侄子曹变蛟,如今年轻力壮。”
    “若是对阵厮杀,臣恐有所不及。”
    不知道他是不是自谦,但是朱由检却听出来,曹变蛟的武力不弱于曹文诏,也是猛将胚子。
    所以他当即下令道:
    “调曹变蛟入武学,学成以后听用。”
    又向曹文诏、周遇吉、黄得功、杨国柱四人道:
    “曹文诏、杨国柱调神机营听用,周遇吉、黄得功调御马监勇士四卫营。”
    “四人署理参将职务,各带一营精锐。”
    “其他人如果在武学表现好,同样留京升迁。”
    命令一下,曹文诏、周遇吉、黄得功、杨国柱四人,顿时喜气洋洋。他们现在是游击将军,署理参将自然是升官了。
    其余武学将士听到还有机会,同样高兴不已。
    边镇将领不喜欢调入京城,但也要看情况。他们不喜欢来京城的原因,一是在京城打不了仗,相比在边镇打仗立功,自然升迁更慢。
    二是边镇将领有养廉田,相比京城武将的俸禄更多。而且京营的利益大多被勋贵瓜分了,很少轮到武将。
    所以边镇将领,是不愿调到京城的。有志立功的将领,大多会谋求外放。
    但那只是通常情况,现在是皇帝亲自把他们调入京城,明显是要大用的,他们怎么会不喜欢。
    《明史》列传第一百五十六:
    曹文诏(弟文耀)、周遇吉、黄得功。
    赞曰:曹文诏等秉骁猛之资,所向摧败,皆所称万人敌也。
    大命既倾,良将颠蹶。三人者忠勇最著,死事亦最烈,故别著于篇。
    (本章完)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腐文书,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fuwenshu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邮箱:ad#taorou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