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殿下恕罪

小说:崇祯太子 作者:无原盒
    第140章 殿下恕罪
    “传令宿卫,随本宫参战!”
    这句话该以何种方式理解?
    前年闯贼杀入中原腹心,兵锋直指京畿之地,在这样的情况下孙传庭被从狱中提出,临危受命入关中组军驰援开封。
    只是此时的关中时疫流行,军中粮草不足,兵员弹药缺少,孙传庭本待招兵买马、发展生产、置办武器、积攒粮草,待有相当把握之后再行出战。
    怎奈崇祯三日一小催,五日一大请,最终孙传庭无法抵抗来自皇帝的压力草率出战,落得兵败身死,大明也失去了最后一支可堪野战的力量。
    如此才有李自成入北京,崇祯吊死煤山之事。
    黄道周以此事来对比现在局面,显然是在说无论先帝或是太子都是自以为是、刚愎自用,不顾实际情况、不体恤士卒生死。
    在这样的基础上,诸臣自然会将朱慈烺的话理解成受黄道周言语所激,负气而为。
    毕竟,实际情况各有理解实在不好辩驳,但太子殿下可以以亲临战阵来证明他并非不体恤士卒生死。
    “黄道周!殿下有明君之资,乃我大明中兴唯一指望!若殿下有个闪失,吾誓杀汝!”
    撂下一句狠话,马士英转身便向堂外追去,而留在堂中的人再看黄道周时,眼神中无不充满责怪。
    说事就说事,你提人家老子作甚?这也就是殿下仁厚,若换成先前那个几个,辱及先君,你黄道周还有活路吗?
    “殿下之刚烈较先帝有过之而无不及,北上之事怕是无从更改了。”
    作为从应天跟来的臣子,朱国弼适时说了一句,其后诸臣看向黄道周的目光更是愈发不善。
    造成这样的结果自非朱慈烺本意,亦非受激而为,提及孙传庭败亡一事他别说受辱,却是连半点感觉都没有生出。
    可他为何还会率宿卫北上?
    先前在听到黄道周所言之后,朱慈烺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如果连这般大臣都觉得自己是刚愎自用不顾兵卒生死,那么真正在前线对敌的兵卒会怎么想?将官会怎么想?帅臣又会怎么想?
    他们会不会觉得清军从原计划的一两万增至现在的三四万后,太子殿下仍然强令他们按原计划行事,是不是半点都不在乎他们的生死?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此战就算有强大的水师相助,还有打赢的可能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参战的六万多明军里,除了侯承祖所部打过些仗之外,其余的不管训过多长时间,从军多长时间却也难改一战未临的事实。
    一旦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让军心有了动摇,漫说战胜,怕是稍一遇挫便会全军溃败吧。
    所以,按着朱慈烺的本心,北上纯为战事,受激而行、打压黄道周之类的却是从未在他的考量之内。
    只是
    “殿下,您离开之后,杭州诸事当如何决断?”
    马士英追上朱慈烺后并未尝试阻拦,他只是一路默默陪着,待到宿卫与舟船全部准备妥当,太子殿下即将登船之时才开口问了一句。
    实际上他对朱慈烺的观感极其复杂,正是因为太子殿下的出现才证明了他与弘光的诸般错误,可于此同时,若非太子殿下的接纳,他这个名声已经彻底烂掉的前首辅却不知又该去往何处。
    但不管如何,他却不会如黄道周一般小看朱慈烺,更不会在其面前摆出一副老臣模样。
    这里面大约有一半的原因是他的势力受到了重大打击,没了这样的资格,但另一半中却有极大部分是因他乃干实事的人。
    他非常清楚,应天当时的情况到底有多么艰难,也知道杭州的局面到底有多么复杂,但这位太子殿下硬是单枪匹马守住了他这大明首辅都不敢守的城,压住了他这大明首辅想想都头疼的各种矛盾。
    这般情形之下,他若傻到以对待弘光和潞王那般对待朱慈烺,怕是早多少年就在一次次朝堂争斗之中落败了。
    所以,当朱慈烺做出他不理解的决定之后,马士英的第一反应并非如黄道周那般拼命阻拦,而是尽全力为主君弥补错漏之处。
    要不怎么说皇帝都爱用奸佞之徒呢?
    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朱慈烺心中多少有些感慨,这马士英若能安心为他所用,的确是他整理纷乱朝局的一大助力。
    “杭州之事由你、黄先生、保国公三人商议,若于军事有关便多听方国安和李永茂的,另外.”
    先前朱慈烺的注意力全在如何稳定军心之上,受了马士英的提醒才想起自己走后杭州便又会回到先前那般模样。
    只是将何人负责安顿之后他却又想起了一大堆事情,絮絮叨叨说了半天这才将自己认为的关键事项大体说完。
    此时如朱国弼、李永茂、方国安这些人也已陆续追了上来,待听到太子殿下的安排之后,惊讶之余却也不由想起了马士英呵斥黄道周的那句话。
    “殿下有明君之资,乃我大明中兴唯一指望!”
    明不明君暂且不说,但殿下之安排并非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抓住了每一面的关键节点。
    譬如与各州县的联系。
    太湖以西水网之密度远不如以东的苏松,所以殿下便让杭州在他离开之后着重关注这一带的消息,尽力与有心反清的势力取得联系,以便在局面有变时能够有足够的底牌。
    又如浙南、浙东的义军。
    自应天仍在大明手中,鞑子粮草被焚的消息传出之后,这一带已有不少各种出身的义军正往杭州赶来。
    按殿下所言,大股的可以暂且不管,小股的却必须接受整编,但与此同时,切不能慢待各支义军的首领。
    再如各地督抚关于太子监国的回复,阿济格所部的动向,朱慈烺都做了相应安排。
    这一通下来,哪怕诸臣对马士英先前所为颇有微词,却也不得不承认他这句话的正确。
    “既如此,那我便走了。”
    将自己认为紧要的事安顿了一遍,宿卫们也已登船完毕。
    此时鞑子北上之军已开拔接近一日,朱慈烺也便不打算再耽搁时间。
    只是正当他要转身离去之际,却见面色涨红的黄道周正站在诸臣之后。
    “黄先生莫多想,此行全是发自战事考量,与伱之言关系不大。”
    说完这句,朱慈烺也不等对方再说什么便直接转身登船,搞得黄道周心中感激、自责、尴尬等情绪混成一团,却又无处抒发,当真是憋得难受之极。
    如此情形,诸臣也不知该怎样自处,待到朱慈烺所乘战船消失于视野之中,他们还都痴痴地望着远方,却不知是挂念太子殿下还是想不到该怎样面对泪眼婆娑的老汉。这样的场面朱慈烺自是想不到的,不过哪怕能想到他却也没多少心思理会,因为现在他正在为一道数学题而忧心。
    杭州得到清军出兵的消息时大约已过了半日,之后一番商议、宿卫整装又耗去了半日。
    待到朱慈烺乘船离开,清军却已开拔一个白天。
    那么问题来了,他能赶在清军之前到达预定的埋伏地点吗?
    先前已经说过,自杭州去往苏州的路有两条,一为取道南浔,一为取道嘉兴。
    若清军取道南浔,那么伏击地点便是在吴江与南浔交界之处;若取道嘉兴,那么伏击地点便在华亭西北,淀山湖东南。
    这两条路各有利弊,但于朱慈烺想来,清军取道嘉兴的可能却要大上许多。
    取道南浔,路程自然要短上一些,但这条路要途经数片湖泊密布之地,在明军水师的压力之下,清军无论如何当也是不会选择此路的。
    取道嘉兴路途虽然远些,但从地图上看来路上却只有黄埔、吴淞两条大河,从安全方面考量自要比取道南浔妥当不少。
    当然,这也并非绝对,毕竟两军正在交战,清军若搞点虚虚实实的把戏却也在预料之中。
    由此朱慈烺在部署之时便让各军先在两地中间的淀山湖待命,一旦侦知清军动向就火速沿水路赶往预定地点。
    也是他麾下船支多的离谱,否则别说在两地之间从容等待,便是将几万人马运出杭州却也得费上好大一番周折。
    话到这里,许有人会问:既然大军现在正在那淀山湖中,那么朱慈烺沿着水路前去汇合便是,为何要担心是否来得及?
    这倒非朱慈烺做作,主是这一趟他最好能在开战之前赶到。
    若去的迟了,大军真如他所想一般,因鞑子数量远超预计而军心动摇,那便万事皆休了。
    所以,按着当下的情况,最佳的选择便是先乘船至金山卫,再从陆路去往伏击地点,而非一直从水路去往淀山湖与大部队汇合。
    是夜,船队顺利抵达金山卫,但在登岸之前他们却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殿下,金山卫的人不许我们靠岸。”
    正当朱慈烺还在犹豫登岸后是否该连夜赶路时,前去与金山卫交涉向仁生气呼呼地走了进来。
    “哦?没说我们是自己人吗?”
    “说了,他们说自己人也不行,需得等到天亮。”
    自抵达杭州之后,向仁生便依朱慈烺之命整日和那帮应天军混在一起。
    整编之后,常冠林捞到了领两万余人马的实职,而他却又以殿下亲军千户的身份与那些被裁撤的老弱混了好些日子。
    好不容易等到今日,殿下终于将他放了出来,谁曾想第一站便遇到了这般不晓事的。
    不过话说回来,不许登岸虽在意料之外,但却在情理之中。
    毕竟此时两军正在交战,金山卫这等紧要地点的守军警醒一些却也是理所应当的。
    只是这会金山卫指挥使侯承祖当正领军于淀山湖待命,其麾下兵卒在没有将主的情况下仍能依着章法行事,却让朱慈烺不由对这兵力不算强盛的金山卫高看了一眼。
    “就说我们是杭州来的,需见此地将主。”
    向仁生领命而去,过了好一阵子他才又返回船舱之中,先前他只是有些气呼呼的,可此时却已有了些怒火冲天的意思。
    “怎的?还是不行?”
    “我乘小船上了岸,那管事的说什么也不肯跟我回来,他还说若真是您在就请登岸,届时他自会请罪,但大船是万万不许靠近的。”
    “哦,那走吧。”
    等向仁生说完,朱慈烺没有旁的表示便直接起身准备乘小船登岸,可谁知见他这般做法,向仁生却直接出言阻拦。
    “殿下,这不是成您去拜见他了吗?”
    “谁拜见谁的有什么关碍?抓紧登岸才是正事。”
    “可”
    见向仁生似乎有些不甘,朱慈烺却似想到了什么一般,只是稍一犹豫之后,他最终却什么都没说便转身往舱外而去。
    他现在已不是先前被关在应天兵部大牢里的“假太子”了,虽然所占城池仅有应天杭州两座,但于麾下听命的大军却已有二三十万之众。
    这样的情况下,从最初便跟着自己的人自然也是今非昔比。
    似向仁生这般只是架子大了些的倒也没什么,可若是像王福平这等手中握着重权的.
    不过于朱慈烺想来,如王福平这等聪明人当也闹不出什么乱子,左右这连江南都还没有夺回,思量这些确是有些太早了。
    柱香之后,向仁生领着几名兵卒与朱慈烺一道乘小船登到了岸上。
    守军将主待见他去而又返,便有些无奈地说道:“这位将军,你也不用再与我纠缠,左右再过三两个时辰天也就亮了,却还不如我们各自回返,待天明之后我这里遣人查验一番再行登岸。”
    “你可是侯指挥之子?”
    听到登岸的那队兵卒中有人直接叫破了自己的身份,侯世禄心中多少有些疑惑。
    只是此时天色还暗的厉害,而火把的那点光芒也不足以他们看清七八步之外,所以也便只能试探着问了一句。
    “恕世禄眼拙,不知当面是”
    正当朱慈烺准备自报身份之时,却见侯世禄身后的一个军将在其耳边说了些什么,随后便见他向前快走几步直接拜了下去。
    “殿下恕罪!”
    (本章完)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腐文书,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fuwenshu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邮箱:ad#taorou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