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汝阴之败,刘秀的打算

    第160章 汝阴之败,刘秀的打算
    王莽在长安强迫孺子婴禅位,正式凭借符命的迷信手段登基称帝,这件事造成的影响自然是各不相同,有的表示大快人心,有的则是将其骂了个狗血淋头。
    毕竟刘氏二百年江山,积攒了数不清的底蕴和名望,再加上南阳刘向以另一种方式保留了大汉正统。
    所以民间的支持者依旧非常多,刘家子再不堪,那也是连着出过好几代明君的!你可以痛骂元帝厉帝甚至哀帝。
    但面对文帝景帝康帝宣帝谁敢不拍手叫好,知乎千古一帝?
    其中,反对者自然就是向刘中数量最多。
    ………
    “反了,反了…王莽这个逆贼!逆贼!这就沉不住气了?不,应该是原形毕露!他本来就是这么一个狼子野心的人。”
    “今日之祸早就在我意料之中。”
    帅帐内。
    大司马徐旻和大司徒徐元席地而坐,面对着面。
    王莽抽调出了好几万精锐兵马犹如兖州前线,身为对手的刘向或者说徐华当然也不能坐以待毙。
    朝廷当即下旨,命凉州大司马徐元从西北军中抽出三万兵马到前线驰援,再择一有能力的将领负责督军,归徐旻调遣。
    而徐元实在闲的受不了,便主动请缨,自己率领四万兵马过来支援。
    但归徐旻统领这条当然是作废了,他除了两个兄长以及陛下外谁都不服气。
    有了这位“大汉战神”的加盟,前线果真势如破竹,一路夺回了东郡,并继续扩大战果,虽然整体上依旧是焦灼,可刘汉已经占据了上风。
    不得不说,再打仗这方面,徐旻远远不如徐元,经过在雍凉多年的历练,他的统兵能力已经超越了极限。
    至少在九十上下。
    “贤弟息怒,息怒,愤怒解决不了问题,可别到时候因此而坏了大事。”
    徐旻倒是颇为镇定,还在悠闲的喝着茶。
    “你心真大,古话说,主辱臣死!这传国玉玺可还在莽贼手上呢,换句说,他们才是正统,我大汉反而是不识天数的腐朽王朝了。”
    “虽然说这种时候与昔日的暴秦也没多大区别。”
    徐元看了对方一眼,还是无法平复心情,篡位没什么,反正刘婴那孺子也是莽贼立的。
    可问题是传国玉玺在对方手里!正统就在长安,而王莽经过了禅让流程,合理合规,完美接过了大汉传承,反而是自己有些不伦不类了。
    “呵呵…”徐旻笑了笑,似乎觉得这位族群弟有些幼稚,淡淡道:“不就是一块破玉吗,没了他就不是正统不得天命了?那未免不太对吧。”
    “地盘粮食士兵才是王道,只要我们没有丢掉土地就始终占据着优势!”
    “当年这传国玉玺不也是在秦二世胡亥手上吗?难道当时的秦就得天命?还不是在巨鹿之战中败北,被高帝直接攻占了首都咸阳。”
    “这不重要。”
    其实也是这个理,所谓正统也是为了方便招揽人才,治理地方不遇到挫折而已。
    本质上没什么实质性用处,如果现在告诉王莽,交出传国玉玺能给他一州土地,那他也犹豫。
    如若是三个州他就会立刻付出。
    所以徐旻是不怎么在乎的,相信族兄徐华也不会在乎,最多就是恼怒。
    当然,最愤怒的还是陛下,但他不会失去理智的。
    那只是一块玉而已,更何况王莽这家伙早就和真正的皇帝没什么区别,现在不过是撕毁了最后一道虚伪的面纱而已。
    人尽皆知罢了,何必因此而打乱部署呢?
    徐元瞥了他一样,或许是自己舍本逐末了吧,随即岔开话题不再讨论这件事:
    “根据我估计,莽贼称帝以后,定然会一改之前的龟缩措施,北军已经拥有了与我西北军正面交战的资格,虽然依旧不是对手。”
    “但最起码不用被压着打了,有了还手之力。”
    王莽之前对外相当小心谨慎,以巩固关中巴蜀统治为主,对于老对手西北军严防死守。
    正因为如此,徐旻的河北军才能在前线节节胜利,究其原因,还是对方的精锐主力还没有被派遣过来,接下来可有得受了。
    徐旻这次没有反驳,点了点头:“我打算暂避锋芒,全力稳固对徐州的掌控,不可令河北与宛都的联系被切断。”
    “你知道的,这中原无论百姓还是豪强,都更加倾向那王莽逆贼,虽然无法动摇我们的统治,可终究还是有阻拦。”
    刘姓的核心地区还是在河北以及荆襄、淮南和江东地区。
    这些地方在哪徐家的经营之下,并没有彻底对刘氏失去信心,依旧抱着下一个康帝宣帝横空出世的梦想。
    “看情况吧,这大好土地你难道想放弃?都是我大汉将士抛头颅洒热血浇灌出来的,就这么撤走,恐怕对不起他们呐。”
    一向强势的徐元没有反驳,因为他知道族兄说的是事实,莽贼全力争夺关中他们很难抵挡的。
    除非将西北军、荆州军等精锐全部掉过来,这样王莽也会将驻扎在雍凉周围都大军调过来,至此,一场不亚于楚汉之争的全面战争开启!
    中原大地将生灵涂炭,战争遭殃的永远是百姓。
    而天下的赋税也会统一投入到战争中,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这句话在古代同意适用,到时候各地的民生也就崩溃了。
    近些年天灾人祸不断,想要支持战争,只能继续加税,百姓活不下去就会造反,局面将脱离掌控。
    王莽就是吃准了对方不敢全面开战,这才增兵争夺中原。
    事实也是如此,向汉真正的话事人徐华不敢拿天下苍生赌博!
    “唉…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
    帅帐里面风平浪静,如同唠家常般平常,但这几个人上下嘴皮子一碰,前线几十万将士就将为此抛头颅洒热血!
    几千骑兵举着“新”字旗立即发起冲锋,践踏着地方阵地。
    无数士兵被铁蹄踩成了肉酱,哀嚎遍地。
    对吗举着“汉”字旗的骑兵也随之还击,几轮冲锋过后,新骑损失惨重,汉骑则占据上方。
    此时,“新”军步兵也顺势压了上来,披着重甲,气势汹汹。
    这些重步兵晓勇异常,上看人头,下砍马腿,短时间内止住了颓势。
    两军来来回回的厮杀,最终,还是新军占据了略微优势。汉军的骑兵勇猛,新军的步兵精锐,在人数压制之下,汉军自然溃败。
    建国二年夏,经过两朝长时间的对垒之下,莽新军攻进汝阳,汝南挂上了“新”字骑,豫州全境也随之沦陷。
    这是王莽自从称帝以来,最大的一场胜利!这一站便是汝阴之战,新朝太保王邑亲领十万大军,正面击溃了向汉左将军兼豫州刺史李扬的十三万人,威震中原。
    天下响动。
    新朝群臣更是欣喜若狂,因为他们也能直接威胁南阳宛都了。
    以往,都是新莽要抽出重兵防备雍凉的徐元,现在倒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徐华也同样要顾虑驻扎在汝南的王邑,这可是十万刚刚打了胜仗精锐之师!
    “陛下…我军大败,豫州丢了。”
    大将军徐忠向皇帝汇报着前线情况,脸上写满了沉重。
    这是盛鼎元年以来,大汉所经历过最大的一次失败,直接将自己给裸露在敌人面前,如芒在背,睡觉都睡不安稳。
    6=9+
    刘向也同样沉着脸,但很快硬生生恢复原状,颤声道:“命兖州的徐旻徐元两位加紧防守,切不可令这块地方也丢掉!”
    “另外,怎么处罚李杨就由诸位决定了。”
    打了这么大的败仗,如果不惩罚显然难以服众,这次这位左将军的部曲可以说全都赔了进去,那就没什么资本和朝廷讨价还价了。
    在这个大争之世,士兵的多少至关重要。
    “臣以为,革除其左将军的官职,贬到太学做教官吧。”
    徐华提议道,既然宰执都发话了,其他人也当然不敢有什么意见,作为徐氏势力之首,他拥有着几乎绝对的权威。
    连皇帝也不敢忤逆其决定,当之无愧的权臣。
    “嗯…就按照宰执的话办。”刘向大手一挥,没有多说什么。
    其实徐华是在保李扬,如果他不说话,那便是外贬到荆南四郡,如此便再也没有出头的机会了。
    如今的实权将领,基本上都有属于自己的嫡系下属及部曲,让李扬去太学,其实有点给他重新操练亲信的机会。
    讲武堂教官绝对是美差,难度比博士要低,但地位却相同,还与最核心的兵权挂钩!
    “陛下臣以为要增加驻扎在新野的军队,以防备王邑派兵南下!这一点至关重要,汝南距离南阳太近了。”
    鬓角斑白的卫将军出列说道,这次是军事上的大失利,他相当愤怒。
    但又不敢拿这个败军之将怎么样,宰执已经表态,要保这个人,要不然这种大败,轻则罢官永不征辟,重则直接砍头!
    刘向也能看出来,宰执他老人家似乎并没有对这家伙失去信心,因此没说什么。
    “言之有理。”皇帝点头,十分认同。
    事关自己小命,容不得有丝毫马虎,这也是王莽不顾一切在雍凉周围囤积大军的原因。
    首都对于一个国家永远是重中之重!
    朝会结束,景公府。
    一位看上去三十出头的年轻将领满脸苦涩的侍立在一旁。
    而他前方坐着的正是第一权臣,当朝宰执徐华!
    徐华的表情倒是比较淡定,没有因为打了败仗就埋怨对方,甚至还出言宽慰过。
    “宰执,末将无能,辜负您朝廷的信任,辜负了陛下的信任,也辜负了您的期待……”
    李扬鞠了一躬,深深的表达自己的愧疚,宰执在朝中力保这件事他也听说了,心中自然是感动异常,恨不得立刻为其效死!
    看上去是举手之劳,但实际上承受了相当大的压力。
    吃了败仗就肯定要有人担责,既然李扬被高高拿起,轻轻放下,那么这责任就只能徐华分担了。
    当然,凭借强大的威望当然能压下去,可对于这位将领而言,无疑恩同再造!
    “无妨,你是我看重的人,你是能力还没有发挥出来,永远不要轻视自己。”徐华看着他说道。
    “你就去太学的讲武堂担任教官去吧,好生历练一番,找点好苗子。”
    没有什么无缘无故的恩惠,身为徐家掌舵人,他不可能怜悯一个败军之将,主要是老祖宗预言此人拥有很强的军事潜力。
    养起来将是一员不弱于徐元的名将,可如若直接放弃,那便泯然众人。
    “谢宰执!”他很是激动。
    ………
    太学,讲武堂。
    策论课结束,伴随着教官的一句“下课”,所有学生也顿时嘈杂了起来。
    大家虽然来自天南海北,可是却都有一个同意梦想,那就是早日保住朝廷灭掉篡汉的王莽逆贼,兴复汉室江山!
    所以逐渐熟络了起来。
    “文叔你听说了吗。”一名叫做邓禹的男子向刘秀凑了凑。
    “当然,听说李扬将军要来讲武堂担任教官。”刘秀当然知道是什么事,这是最近太学的热门新闻。
    “哼,李扬打了败仗还有脸回来?汝南那么重要的郡都丢了,也不羞。”旁边的学生对其嗤之以鼻。
    “是啊,看样子他也是跌落神坛了,朝廷让他来这不就是养老的吗,一个闲的不能再闲的位置,景公倒是仁至义尽了。”
    有很多人表示认同,在军功为王的大汉,败将天然就不会有什么好名声,而且太学谈论朝廷任务是合规的。
    即使他乃飞将军李广之后,早年追随徐华的禁军将领之一。
    “文叔你怎么看?”邓禹没有理其他人。
    刘秀笑了一声,道:“李扬如何我不关心,但我知道,这对你我是天大的服气啊。”
    “哦?此话怎讲?”邓禹立马激动了起来,就好像从傻子堆里终于找到了一个正常人一样。
    两人找了个安静的角落。
    “依我看,李将军此行是来招兵买马的,他身后站着景公!只要景公没有放弃他,那么就永远可以东山再起。”
    “我觉得我们可以去碰碰运气,李将军现在刚好是用人之际,再怎么样也比按部就班做起要好得多。”
    (本章完)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腐文书,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fuwenshu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邮箱:ad#taorou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