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恐吓
写出《尘埃落定》的阿来,文章多次入选过高考的阅读理解。
他讲过个故事,说自己侄女上初中,正在写作业,刚好语文作业有阿来文章的阅读理解,就想请教一下作者本人。
阿来拍着胸脯保证没问题,毕竟是自己写的东西。
结果阅读理解发过来之后,看着题目,他愣住了,卷子上的题目,他一个都不会。
有了他这个前车之鉴,江弦不会朱虹问的题目,也是不会的理直气壮。
“命题人出题的时候又没问我,谁知道我写的时候的想法和出题人设置的答案一样不一样。”
朱虹听了他的话,眼神中闪过一丝明悟,嘟囔说:“总算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古诗词和已故作家的作品被出成阅读理解了”
“说什么傻话。”朱琳拍她屁股一下。
弄清楚这事,江弦又去了《京城文学》,找到王濛喝上了茶。
“学生们才刚考完,这才只是个开始。”
王濛笑着说,“江弦,接下来你就等着各家编辑部联系你吧,光是转载费就够你赚上一笔了。”
王濛虽然语气中带着调侃,但说的也是事实。
接下来的时间里,江弦的各篇小说恐怕都会受到高考生们的关注,每篇有可能被当作考题的文章都会被老师和高考生放大来剖析。
随着文章热度、小说销量的上升,报纸、期刊的转载自然是少不了的。
可以说,历经此事以后,江弦的地位又和以前不同了。
别看他的每篇文章都能在读者群体当中引起轰动,真要说起普及性,还是仅限于读者群体,影响力不至于大到哪去。
但如今一切都有所不同。
这回的高考考了他,下回高考万一还考呢?
今年的高考考了他,明年高考万一还考呢?
你就说你准备不准备吧。
这就意味着,今后几年里,对于每一名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江弦这位作家都将是他们耳熟能详的名字。
这对于江弦来说,名气的提升、文章被关注固然都是好事。
只是
他无奈的叹息一声。
能赚到稿费固然是好,不过学生们那边对他的怨念恐怕也很深重啊。
他明明是人见人爱的人气作家,偏偏要闹得学生们对他又爱又恨。
天杀的命题人!
此后几天,正如王濛所预料的一般,江弦收到了好几家报纸和杂志的电话,有些编辑甚至直接找上门,都要转载《褐变的荔枝》这篇小说。
《褐变的荔枝》字数不多,七万多字,转载一次稿酬也不过才700多块。
结果凭借着这次的转载,江弦愣是收获了五千多块的稿费,堪比他发表一部50万字长篇小说。
朱琳惊讶不已,如此高频率的转载,算是直接把买翠胡同那院子的钱给赚回来了。
除去最受关注的《褐变的荔枝》,江弦其他有可能成为考试内容的小说,也受到了各家报纸、期刊的青睐。
几篇发表已久的小说,又开始不断的为他创造稿费。
到了月末,江弦去交个人所得税,工作人员一算。
11543。
处于9001至12000元的第6级,要交足足40%的个税。
就差一点,就到了最后的第7级了,第7级是全月收入额12001元以上的部分,交45%。
工作人员给他开纳税账单的时候,问他收入来源,江弦老老实实的回答。
“稿酬。”
“什么?”
这可把人家小姑娘吓了一跳,跟看怪物似得看着他。
人小姑娘工作时间不短,改开以来,也算是长了见识,见过开饭馆的、修车的、卖衣服的,连卖大碗茶的都有。
稿酬的还是第一个。
一个月一万多块。
小姑娘忍不住咂舌。
她十年的工资加起来也没这么多啊。
在这个个体户才刚刚出现的年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经济观念还仍旧是改开前的那一套,对财富的追求是保守的、被压抑的。
如今这样巨大的收入差距摆在人家小姑娘面前,这种直观的财富刺激,她内心层面对世界的理解都在逐渐的坍缩重建。
江弦并不关心这些,时代的洪流注定会改变每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他很有自知之明,他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粒砂子罢了。
“这钱存着也是存着,拿来给家里改善改善生活。”江弦提议说。
朱琳立马心疼起刚拿到手的小钱钱,“咱家里啥都有了,你想怎么改善?”
“咱家都有了,咱爸咱妈家里不还没么?”
听江弦说的是给爸妈买东西,朱琳便不再反对了,毕竟钱是他赚的,孝敬他爸妈也是应该的。
“家里电视有了,弄台洗衣机去吧。”江弦提议。
洗衣机这玩意儿朱琳已经用了很久,她算是切身感觉到了洗衣机带来的便利,节省了人工,在家务上省了很大力气,害得她都懒了不少。
“那我想办法去弄张洗衣机票。”
“不用,去出国人员服务中心吧。”江弦说。
这会儿的出国人员回国以后,可以享受一项令人羡慕的福利,就是可以到出国人员服务部,免税买个大件。
像是江弦,就能去买一件日本原装的电器,包括了电视、电冰箱、洗衣机、收录机等。
京城的免税店是国内最早开的,1980年就有了。
这也是上面考虑到许多出国人员回国的时候,常用从伙食费、零用钿里省下的外汇,从国外买回国内缺紧的商品。
干脆直接向出国人员供应免税商品。
这样既为国家节约有限外汇,又避免回国时肩扛手提的不便。
现在只是一家商店,后来83年才是出国人员服务部,就是“中出服”。
江弦和朱琳过去,给人家验了证件,指标就够拿一台大件儿的。
他俩也是有目标来的,直接去看洗衣机,选了个东芝牌的全自动双筒洗衣机。
工作人员问他给送哪儿去,江弦大手一挥,“中关村。”
朱琳意外的看向他。
她潜意识里以为江弦是买给自己父母的,没想到是买给她们家。
心里一阵温暖,下意识的挽住他的胳膊。
“江弦.”
“嗯?怎么这样看着我?”
“明知故问。”朱琳轻蹙眉头。
江弦冲她笑笑,“你爸妈不也是我爸妈么,都一样,都是自己家人。”
朱琳想了想,“我想办法弄个洗衣机票,给你爸妈也买一台。”
“钱买就行了。”江弦相当豪爽,“你去弄洗衣机票,免不得又欠下人情,咱们又不是没钱买票,这钱不用省,人情帐才是最难还的。”朱琳觉得颇有几分道理,点了点头。
过了几天,弄来洗衣机送回家里,江国庆和饶月梅一个劲儿的埋怨江弦乱钱。
“你俩甭说我,这是朱琳的主意,她孝敬你们二老的。”
江弦把目标一转移,江国庆和饶月梅俩人立马闭嘴了,美的嘴都合不拢。
“你这孩子,费心了。”
这边说着,江弦又把江国庆拉到一旁,“爸,你再找点儿人把抄手修起来吧,天马上热起来了,夏天又多雨,给咱把抄手修起来,院子住的舒服。”
抄手就是抄手游廊,是四合院里的常见建筑。
一般连接包抄垂门、厢房和正房,到了雨雪天,串屋子直接走这底下,遮雨遮雪,到了艳阳天还能遮阳。
院子原本那抄手已经被拆了个干净,江弦一直有心想再修一个,这会儿算是终于付诸行动。
“钱我这儿有,料子上你别省。”
江国庆这会儿已经迷上修院子了。
每天除了遛狗遛鸟,就是捯饬捯饬院儿里的草草。
这会儿听江弦这么一说,当然没啥异议,“行吧,听你的。”
与此同时,《京城文学》的编辑部里。
所有的编辑都被一篇文章打动了。
“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要因为一个不满意,就灰心。”刘恒抑扬顿挫的背诵出一段。
他读的这部小说就是《人生》。
历经两年多的时间,这篇象征着路遥文学之路步入巅峰的著作,终于定稿。
王濛看完以后唏嘘不已,“江弦发掘出一篇了不得的东西啊。”
《人生》将在《京城文学》的六月刊上发表,《京城文学》还向王卫国约了一篇创作谈。
他很快久交了上来,是一篇创作随笔,名为《早晨从中午开始》。
在文章中王卫国写了这几年在文学路上的遭遇,谈到《人生》时说,尽管几年以来他的心中一直都有一颗名为《人生》的种子,但生根发芽还需要一场及时雨的浇灌。
江弦同志,就是这场及时雨。
“坦率地说,在中国当代老一辈作家中,我最敬爱的是两位:一位是已故的柳青,一位是健在的江弦。他们是我的文学‘教父’。”
“柳青生前我接触过多次。《创业史》第二部在《延河》发表时,我还做过他的责任编辑。每次见他,他都海阔天空给我讲许多独到的见解,在很大的程度上,《人生》正是我给导师柳青交出的一份答卷。
江弦同志我曾细心地研究过他的著作、他的言论和他本人的一举一动。他帮助我提升了一个作家所必备的精神素质。
时至今时,我还欠他一份满意的答卷,今后创作路上,我必将再以一篇小说向他致敬!”
江弦也将自己为《人生》撰写的文学评论拿给了《京城文学》。
他撰写的第二篇文学评论,写给王卫国,写给路遥同志。
王濛连着看完这两篇,兴奋不已,总觉这二人似是伯牙子期,有种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味道。
《人生》必将成功。
文坛今后也必将有王卫国和江弦二人的美谈。
《褐变的荔枝》出现在高考试卷上,江弦知名度提高的同时,原本平静的生活也增添了许多波澜。
他先是收到了雪般的来信,无数的信件从全国四面八方蜂拥而来,来信的内容五八门,大部分都是学生寄来的。
有些喊他同志,有些喊他叔叔,有些直接喊他爷爷。
学生们在信里,谈的最多的就是高考。
考得好的分享喜讯,考得差的询问他未来的道路该如何行走。
其中有一些遭受挫折的失意青年,言辞激烈,在信里规定他必须在几月几日前写信开导他们,否则就死给他看。
江弦看的皱眉。
这些还不算什么,最离谱的是有些直接恐吓他的信件。
有些学生将自己没考好的原因归咎于他,在信里命令他公开封笔,否则就会报复他。
江弦也真怕出什么事,就让家里人这几天尽量都不要出门。
“小孩子说着玩的吧.”朱琳说。
“说不准,现在管的宽松,外面那么乱,万一真碰上什么思想极端的就糟了。”江弦一脸认真。
“那怎么办?”朱琳没了主意。
她还从来都没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毕竟不身为公众人物,也不会遇到这样的烦恼。
“没事,我来解决。”
翌日,江弦便直接去了京城公安局朝阳分局。
他才刚踏进去,就被几名民警认了出来,一拍大腿,“你、你、你”
“你是江弦同志!”
他是朝阳分局的老熟人了,此前拍摄《三岔巷劫案》,没少和他们接触。
“江弦同志,你怎么来了?”
分管治安的处长包汉新闻讯而来,笑呵呵和他握手。
他这会儿看向江弦的目光中都带着亲切。
没别的原因,《三岔巷劫案》火了一个雷迅,也火了他包汉新。
作为江弦亲口承认过的雷迅原型,包汉新这段时间那就是局里的风云人物,隔三岔五就能受到采访和表彰。
如今看着江弦,那真是看到了亲人一样亲切。
在他的办公室里坐下,江弦寒暄问。
“最近工作都还顺利吧?”
包汉新点点头,“顺利、顺利,你呢?身体还好?”
互相问过近况以后,江弦才谈起那些失意青年以及恐吓信的事情。
江弦叹一口气,“我是有家室的人,我夫人这几天都吓得不敢出门了,我也不敢让她出去。
你说万一信里是真的,家里人真出个什么三长两短,我今后也没什么再创作下去的心情了。”
“砰。”
包汉新愤然的拍了一把桌子,“太恶劣了!
自己没考好,不去反思自己的学业,居然把问题归咎到你的头上,寻死觅活,真是不正之风。”
“我也是病急乱投医。”
江弦一脸柔弱,苦笑道:“不知道包处长能不能帮我解决这个事情,我这几天烦心的,一个字都写不了。”
包汉新分管是治安,实际上主管刑事案件。
他豪爽的开了口,“都是自家人,你就放下心来。”
说着脸色愈发狠戾。
“这几个作妖的小崽子,老包非得给他们点颜色看看不行。”
(本章完)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