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都是出自他手?!
距离《许三观卖血记》发表已经过去快两周的时间,《人民文学》的销量持续上涨,读者们的反馈也陆续给到了编辑部。
朱琳这段时间闲着,静待明年一月份的北电演员培训班开课,课程一共四个月。
江弦也有空闲,朱琳和他商量跟医科院的那帮同事们一块儿吃一顿饭,地点就在王府井的一家国营饭店。
许久未见,朱琳和她们本来熟稔的关系生分了一些,彼此都不大好意思,每个人看上去都有点变样。
方招娣热情话多,跟朱琳打听最近又拍摄了什么戏,一个劲儿的上下打量她看,发觉她身上脸上染了很多家庭生活温暖又私密的气息。
当然了,话题免不得要聊到江弦身上,一聊到他,就免不得谈到他最近大火的《许三观卖血记》。
“我看过了,写的真好!”
“你们都不知道我看到许三观没死的时候有多高兴。”
有个女同志给江弦说,她很担心江弦把她们医务工作者的形象写的特别不堪。
因为卖血是个敏感的事情,它门槛低,加上医药和生理知识贫乏,后面有太多阴暗的事情可以写,所以在看的时候,她就很担心江弦会着重写许三观在卖血途中染上什么疾病,进而对她们的医务工作进行全盘的否定和审问,把她们列为众矢之的。
不过并没有,小说当中许三观是遇到了很多天灾人祸,可全都不是卖血所带来的,江弦将更多的笔触放在了这篇小说的生活上面,卖血只是个意象。
聊到这里,方招娣想起在今天文学研究会的《资料整理》上看到的一篇文学评论所写:
“这是放弃了表层的反思,转而去挖掘更深层次的生活苦难,这也是江弦和普通作家在格局上的区别,这样子来写,读者便深刻的体会到:很多人同样也在“卖血”,很多人也都是许三观。
他们小事情可能会贪点小便宜,会让人看不起,大事情,从没糊涂过,为了救自己的孩子,不惜一路卖血,在最底层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等老了,竟然忘记了自己还能享福。
这就是那一辈人,真真切切的人!”
话说开了,大家关系又近了许多,很多女同志取出几册提前准备好的《人民文学》,央求着江弦给她们签个名。
为什么是好几册呢,因为还要送人。
江弦觉得这已经挺好了,至少她们自备了12月刊《人民文学》。
记得江湖传言,王卫国,啊,也就是路遥,进京领取茅盾文学奖,不光车票钱是借的,还受人所托亲自买100册《平凡的世界》签名送人。
这么一趟下来,不光奖金完了,还欠了一屁股债。
“签名当然是没问题。”
江弦微笑道:“不过既然大家都是朱琳的朋友,我觉得签我们两个人的名字会更有意义。”
方招娣点头,“是啊、是啊!你们干嘛冷落我们朱琳,等她电影一上映,那也是电影明星了,说不定拿个百奖呢。”
百奖是中国影协搞得,《大众电影》印发选票,由读者和电影观众投票,作为国内电影最高荣誉奖项,最为大众熟知。
金鸡还没有,金鸡明年才创办,为什么叫金鸡呢?因为1981年是鸡年,金鸡报晓,金鸡奖后来和《大众电影》百奖、电影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优秀影片奖鼎足而立,共同组成中国影坛的三大奖。
朱琳是挺意外的,没想到江弦会让她给她的同事们签名,婉拒几声,推辞不过,只好硬着头皮签下。
吃过饭,一群朋友又去到她们家里喝茶。
一进门,惊呼声不断。
“这么大的电视?!”
方招娣围着十六寸的大彩电转了一圈儿,捂着嘴那叫个吃惊。
等朱琳帮她开开,发现这电视还有颜色,那就更吃惊了。
“彩电啊!”
另一边儿又有新发现。
“呀,你们家还有冰箱?!”
“什么东西?冰箱?”一群人又凑过去,脑袋都往里探。
“天呐!洗衣机?”
“那是.空调?”
大呼小叫的,等江弦再抓一把外国到桌上,看着那写着英文字幕的高档包装,一帮女同志顿觉自己跟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似的。
心里那叫个羡慕。
这朱琳她怎么就嫁的那么好呢?
嗯,好吧,她确实很有姿色,但这小日子过得也太享福了,真是让人嫉妒。
江弦这会儿在国内妥妥的高收入人士了。
《人民文学》那边稿费已经给他结算下来了,这个月,一篇《许三观卖血记》以及一篇创作谈,加一块儿将近19万字,光是税前的稿酬他就拿了一千九百块。
“这个月发了真多好小说,《京城文学》这期也挺好看。”
“是,上面有一部小说叫《受戒》,你们看了没有?”
80年代初,几乎所有的年轻同志都热爱文学,坐下来聊天也聊的都是文学作品。
12月10日,今年12月的《京城文学》刊发了,作为王濛上任以后编发的第二期杂刊,质量相较于此前显著提升了一截儿。
尤其是《受戒》这篇小说,在读者当中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王濛原准备将这篇小说作为突出作品在12月刊上推出,不过江弦给他提出了李清泉的那句话:有危险的作品就像明珠,放在一个恰当的位置才不会蒙尘。
因此放在了第四条的位置,但并不妨碍这篇小说受到读者们的欢迎。
“你们说这篇小说和《许三观卖血记》哪个更好?”
一帮女同志坏笑着挑事儿,非要拿《受戒》和《许三观卖血记》比个高低。
“我可不敢说。”
“让朱琳说。”
“我?”
朱琳捂着薄唇,双眸带着笑意看向江弦,“我觉得《受戒》更好,写的特别美。”
“咦~~~”
众女起哄,看向江弦。
“江弦同志,你怎么说?”
这货一脸淡然,挠了挠头。
怎么个事儿,还非要让我装比?
他还没开口,朱琳抢在前面轻笑说出真相:“你们别问他了,他也觉得《受戒》写得更好,他自己就是编发了《受戒》的编辑,这篇文章也是他发掘出来的。”
“.”
屋里沉默许久。方招娣一拍大腿,合着12月最火的两篇小说,一篇是江弦写的,一篇是江弦编辑的,全都出自他手,全都和他有关!
那还比个什么劲儿?说《许三观卖血记》好证明他写得好,说《受戒》好证明他眼光好,总之不管哪篇好他都是能偷着乐的。
《受戒》终于发表,这事儿可把汪小狂给乐坏了,非请江弦上甘家口他们家里吃饭。
江弦也不客气,熟稔的薅了老头儿几幅字画,又跟他请教起了书法。
“我不管写字儿还是画画,都只用狼毫笔,男人写字儿就得用狼毫笔,有笔劲儿,王羲之写兰亭序,用的就是狼毫笔,行云流水,这事儿还是沈从文先生给我讲的。”
江弦握着汪曾祺的笔,趴在小桌子上在宣纸上面写了一会儿。
果不其然,狼毫硬、弹性强,笔画劲遒流丽,他用的非常得劲儿。
“嗬,可以啊你这字。”
汪曾祺瞥了一眼,江弦随手写了一行老人家的诗句“江山如此多娇”,笔下龙蛇腾跃,笔势雄健洒脱,这小子写字儿是有点儿天赋的。
“不错不错,有我这个年纪时候的三分神韵。”汪曾祺摩挲着下巴,重点强调后半句。
江弦不理会他,握着汪曾祺的毛笔,说不出的喜欢,“师兄,你这毛笔借我回去再用上几天呗,我使唤的怪顺手。”
“?”
汪曾祺懵了。
谁家好人借毛笔的?
再说你这是真借还是假借?
江弦又要了几张宣纸,告辞回到家里,在桌上铺开,握着笔写了一会儿。
这一写算是上了瘾,此后几天,每天一早起来就是写字儿,从早上直接写到天黑。
就连晚上做梦都是在写字儿,写的那叫个漂亮。
“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前半句写在朱琳的左腿上,后半句写在朱琳的右腿上。
写完了他还摩挲着下巴欣赏一会,这字儿写的是又长又白。
“你看我今儿写的咋样?”
醒来以后,江弦把自个儿宣纸上的“墨宝”拿给朱琳看了眼。
朱琳倒也不怕他写字上瘾,总比钓鱼上瘾强得多,瞥了眼他的小楷,摩挲着下巴。
“好像是比前些天更好了些。”
俩人正说着,门被敲响,家里来了一位特殊的拜访者。
“茹志鹃同志?”
茹志鹃是领着王安忆一块儿上门的,别看王安忆年纪小,茹志鹃同志已经有五十五岁了,她爱人六十多岁,是上海人艺的导演。
“江弦同志,好久不见。”茹志鹃穿一件儿蓝色风衣,衣服特有气质,她冻得跟孙子似得抖,手上拎个包儿。
“快进来、快进来。”
江弦把一对儿母女请进屋,倒了两杯热茶,做了个介绍。
“这是你夫人啊?”茹志鹃喝了口热水,上下打量一眼朱琳,心中某个小心思迅速被消灭,她暗叹一口气,“上半年评选颁奖的时候你还没结婚呢,唉,时间过得真快。”
“这不是到了结婚的年纪嘛,您和安忆同志过来这是?”
“过来看看你。”
茹志鹃笑了笑,“我这个当妈的,总得感谢感谢你帮安忆调来了《京城文学》,从上海带了点儿特产,可别嫌弃。”
她递个眼神,王安忆就打开大包,从里头取出好几包东西,茹志鹃介绍道:“这是五香豆,在老城隍庙买的,上海有话说得好:不尝老城隍庙五香豆,就不算到过大上海。”
“这是梨膏,感冒咳嗽拿来冲水喝。”
“这是崇明糕。”
江弦挠了挠头,他去过上海,他姐江琴也没少从上海带过吃的,这个五香豆他是真咬不动,梨膏也吃不习惯。
不过这倒确实是上海特色了,而且也挑不出什么别的特产,确实是茹志鹃一片心意。
“您太客气了,还从上海给我带这么一大堆东西。”江弦感动道。
虽然他这个人比较实际,帮王安忆调动了组织关系,收点儿好处理所应当。
但追溯根源的话,也是想白嫖王安忆的文章这才给她调了过来。
“有住的地方么?京城不好住宿,不行上我们家那院子暂住几天。”
“没事没事,我跟安忆在招待所挤挤。”
“那哪行,招待所那小床哪能睡得下俩人呐?”江弦拍板下来,“到了京城您甭跟我客气,就住我们家那院子去。”
茹志鹃推辞不过,应下他的好意,而后从包里取出一篇文章。
“我看过12月的《人民文学》了,来的时候在火车上给《许三观卖血记》写了一篇文学评论。”
江弦接过,简单扫了一眼。
“.看完这本书,我倒是想起《琉璃月照铜钱街》里的一段话:世界是无情的、残酷的,我们生到人世间没有人知道为了什么,我们死后没有人知道到何处去,我们必须自甘卑屈,我们必须看到冷清寂寥的美妙,在生活中我们一定不要出风头,露头角,惹起命运对我们注目,让我们去寻求那些淳朴、敦厚的爱情吧,他们的愚昧远比我们的知识更可贵。”
好家伙。
江弦吓了一跳,一篇文学评论,捧了他两篇小说。
“我就不看了,您就是批评我,我也没什么意见。”他笑着把信纸递回去。
茹志鹃参加过解放,在文学界也是相当令人瞩目的作家,很有名气,就连茅盾先生都不止一次夸过她的文章。
江弦比较喜欢她写的《百合》,战争期间,一个小通讯员从刚结婚3天的新媳妇那儿借来了她漂亮的百合被子,小通讯员牺牲后,新媳妇强硬的将还给她的被子铺在了小通讯员的棺材底。
12月短暂的仿佛弹指一挥间,新年钟声敲响,1980年就要过去了。
这年年底,大洋彼岸,吉米丢掉了自己的连任,里根成功赢得选举。
再过几个月,里根这小子将遭遇一次刺杀,子弹距离心脏一寸。
他是小川的偶像,小川还有一个偶像是林肯。
被一枪爆头。
(本章完)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