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遭到家人背叛的徐府
王世懋焦急地站在船头上,恨不得脚下客船插上翅膀能飞,马上就飞到华亭县城北门码头上。
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事?
堂堂前首辅,东南第一名门的徐公府上,居然被一群乡民袭扰。
这些乡民还当众羞辱徐公。
当时接到书信的王世贞和王世懋兄弟俩,完全不敢相信。
知道徐公是谁吗?
前内阁首辅!
上台元老啊!
辅国大学士啊!
还有天理吗?还有王法吗?
一想到这里,王世懋的心就跟火烧了一样。
接到急信,他马上从数十里外的太仓出发,急匆匆赶来华亭。
在他的焦急不安中,客船终于靠上了码头,早就等候已久的袁道安连忙迎了上去。
袁道安是华亭人,举人出身,松江名士,被延聘为《词林》报纸编撰。
是他写信派人连夜带到太仓,通知王世懋兄弟的。
袁道安也是一脸的焦急,“见过麟洲兄,凤洲兄怎么没来?”
“唉,真是不巧,家兄崴了脚,行动不便,就叫在下来了。平之,徐府情况怎么样?”
袁道安连连跺脚,“唉,真是有辱斯文啊!徐公乃国之柱石,东南宗师,今日却遭此大辱,如何不叫我等扼腕悲叹啊。”
“上马车,平之,我们在车上说。”
“好。”
钻进车里,放下帘布,车夫吆喝一声,两轮马车缓缓启动。
王世懋马上问道:“平之,你快把详细情况说一下。你在信里只是潦草几句,说得不清不楚,害得我担心了一路。”
袁道安叹了一口气答道:“唉,都是戴凤翔这个斯文败类引起的祸事。”
“江苏巡按御史戴凤翔?他现在苏州挂了告牌,发了十几条告令,威风凛凛,确实有针对少湖公的意思。”
“麟洲兄,朝廷朝报公示,派了海公为江苏巡抚,有查办蔡国熙自缢的意思。江南上下,人心惶惶。大家都知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海公此次南下江南,十有八九是要对付少湖公。偏偏海公一入山东就失去踪迹,谁也不知道他微服私访去了哪里,又查到了什么。”
不怕海瑞来查案,就怕海瑞没踪影。
你光明正大地查案还可以遮掩,微服私访就让人难受了,谁也不知道你查到了什么,提心吊胆地等到你出来,甩手就是王炸,谁受得了啊!
“人心浮动,江南官绅更加心慌意乱。只是万万没有想到,最先蹦出来跳反的,居然是戴凤翔这个败类。”
王世懋右手食指和拇指轻轻捋着胡须,微眯着眼睛,“戴凤翔深受少湖公大恩。隆庆年间,海公清退徐府田地,时为吏部给事中的戴凤翔还上疏弹劾海公鱼肉乡绅,为徐府打抱不平。
怎么转眼间换了一副面孔?”
袁道安摇着头说道:“唉,那时是那时,此时是此时。
那时少湖公是内阁首辅,权倾朝野。此时少湖公只是告老荣休的官绅,空有荣名,已无实权。
而海公简在帝心,现在荣升江苏巡抚,正好成了戴凤翔的顶头上司。上一次恶了海公,戴凤翔挖空心思想弥补,于是便有了这番做作。
他十几份告牌发出,苏州、松江震惊,许多左右顾盼的官吏缙绅们,纷纷学着他的样子,对徐府和少湖公落井下石。”
王世懋点点头,“跟家兄和在下猜测的差不多。那些袭扰徐府、羞辱徐公的乡民,号称是少湖公家人,又是怎么回事?”
袁道安叹了一口气,“麟洲兄,那些家人,其实就是仆人或佃户,他们带着田地投献徐府,依托徐府的声势,逍遥了十几二十年,现在却翻脸不认人,还反咬徐府一口,堪比中山狼啊!”
王世懋沉默不语。
又跟家兄猜测的差不多啊!
徐阶在嘉靖二年就以探进士及第,步入仕途。
嘉靖三十一年入阁辅政。
做官四十多年,为阁老二十年,徐府从殷实小户人家,一跃成为三吴第一世家,带着田地投献徐府的人家,如过江之鲫。
明律不得买卖人口以为仆人。所以年幼者被人牙贩卖来,认主家男女为爹爹、娘亲,实为小厮丫鬟。
年长者合家带田地投献,改姓以为主家家人,实为仆人佃户。
这些带田投献的家人们,图的是依附徐家,免除徭役,尤其是能让人家破人亡的摊派杂役。
至于投献到徐府门下的田地,徐家与官府勾结,行飞洒、诡寄等不法手段,把田地隐匿,把该缴纳的赋税分摊到其他自耕农和中小地主头上。
然后徐府就不用缴纳正常的赋税,不用承担任何义务,尽享一人做官全家享福的好处。
徐府不用缴纳,投献的家人们却要一粒不少地给徐府缴纳佃租。
王世懋缓缓说道:“平之,还有几件不好的事。”
袁道安一愣,“麟洲兄请说。”
“有个叫顾绍的人,到苏州巡按衙门向戴凤翔举报,说徐家在嘉靖四十三年,行诓骗之事,延误松江府转运颜料银入国库。
还有个叫沈元亨的人,诉告徐家揽侵起解钱粮等事。
更有一位叫李扶罡的道士,出首告少湖公之弟望湖公恣行乡里,辄逮乡民治如律,下令飙发凌厉,府县有司惴惴奉行,不敢违抗。”
袁道安听得目瞪口呆,“这三人是什么人?”
“顾绍以前是松江府户房书吏。沈元亨以前是华亭县刑房书吏。李扶罡自称以前是青浦生员,一日到府学入学,得罪了望湖公,被逼得只能托庇道观,才勉强安身。”
王世懋盯着袁道安问道:“平之,你素来与徐府亲近。你说说,这些事,到底有没有?”
袁道安默然一会,“少湖公素来贤德,可是离家久远,三位公子疏于管教。望湖公性子峻急,稍有不顺就会发脾气。”
如此说来,那就是刚才所说的三人状告之事,确有其事,只是可能略有出入而已。王世懋长叹了一口气,不再言语。
袁道安心里也不好受,真是墙倒众人推啊。
以前少湖公权倾朝野时,人人都在奉承巴结着望湖公和三位公子。现在形势一变,人人开始落井下石。
马车很快到了徐府。
只见徐府门口堵着上百人,都是青衫小帽,面貌不善。或站在那里,盯着徐府大门,不知在想些什么;或指着徐府大门,破口大骂,骂得极其难听。
周围有上千百姓围着看热闹。
那三座嘉靖皇帝下旨敕修的牌坊,污脏不堪,黯淡无光。下面站满了男女老少,周围地上满是鼻涕、黄痰和瓜子壳。
袁道安引着王世懋在远处下了马车,绕到侧门,敲了敲门。
门开了一道缝,露出徐府家仆的脸,见是认识的袁道安,悄悄开了门,放两人进来。
“少湖公在哪里?”
“老爷在中院书房里。唉”
“怎么了?”
“十几个投献改姓的佃户,带着两个乡老,把老爷堵在书房里,指着老爷的鼻子在骂,唉,我们都看不下去。要不是老爷再三严令,我们早就把这些瘪三打将出去了。”
“指着少湖公的鼻子骂!真是岂有此理!”
袁道安怒火冲天,提起衣襟,加快步伐。
王世懋连忙跟上。
隔着一道墙,就听到有破口大骂的声音。
“老徐头,你现在什么都不是了。上面还有海青天要查你,你要完了。”
“是啊,你完了不要连累我们。快写契约,把我们投献的田地还给我们。”
“当年我带着田地三百亩水田投献你家,结果只折合两千两银子。我那都是上好的水田啊,一亩少说合十两银子。
你们也太黑了。现在事到如今,我也懒得算计,你把苏州城那座肤瑞昌绸布行给我就行了。”
终于听到徐琨斥骂反驳的声音:“你胡说八道什么!你那是上好水田吗?都是他娘的薄田,五两银子一亩都没人要。
当年没人逼你投献我们府上,是你哭着喊着要投献,还在我们府上跪了几天几夜,可怜你才收纳。
折合两千两银子,还让你改名徐五,视为家人。见你机灵,还借了五千两银子,让你开了肤瑞昌绸布行,还把你投献的田地折银两千两银子,算了布行三成份子给你。
我们徐府对你算是仁至义尽,你个白眼狼,居然落井下石,想反咬我们一口。休想!”
徐五耍起无赖来,“好啊,你居然敢血口喷人,诬蔑我等良民,那我们去打官司,去苏州巡按衙门打官司,去扬州巡抚衙门,找海青天打官司!”
徐琨顿时被堵得无话可说。
袁道安、王世懋先后走进书房里,看着十几个人围着坐在书案后面的徐阶,有的指着他叽叽咕咕,有的指着他一顿辱骂。
徐琨站在一旁,脸色铁青。
徐阶一身天青绵绸道袍,头戴四方平顶巾,呆呆地坐着,低着头,耷拉着眼睛,目光呆滞。
满是皱纹和老人斑的脸,毫无光彩,暮气沉沉,一片灰暗。
面对着周围众人的呵斥辱骂,他一声不吭。
脸上时而闪过不知所措,时而闪过麻木淡然,时而低下头,看不清神情。
“放肆!你们在干什么!”王世懋呵斥道,“少湖公虽然不是内阁首辅,但他还是朝廷的正一品荣禄大夫。
你们如此肆意凌辱前首辅,朝廷致仕一品大员,是在打朝廷的脸面,是在打皇上的脸面,信不信我上疏参你们一本.
不,你们这些刁民,还没资格吃弹劾,我定要往松江府、扬州按察使司递揭帖,叫官府拿了你们这些犯上不敬的刁民!”
听到王世懋怒斥了几句,众人对视了几眼,纷纷离去。
袁道安看着徐阶,泪流满脸,悲痛地不能自已。
“少湖公,怎么能让受你如此奇耻大辱!晚生就算拼着这条性命,也要去京里告御状。他们怎么能够这样对待一位前内阁首辅,一品荣禄大夫呢!”
徐阶缓缓抬起头,满是沧桑的脸上全是无可奈何,闭着眼睛黯然道:“夜泉无晓日,枯树足悲风。老夫这课枯树,早无春意。寒冬将至,枯树腐化啊。”
王世懋看到他这个样子,心中也泛起无尽悲凉。
世态炎凉,欺人太甚!
“少湖公,我兄弟二人也是被贬之人,无法在庙堂为少湖公发声。
但我们还有笔,我们定会把少湖公所受之凌辱,刊登在《词林》报纸上,再写信给诸多同仁好友,向他们疾呼,大明怎么能这样对待一位有功于天下的三朝元老!”
徐阶满脸激动,想起身却摇摇晃晃起不来,只能颤颤巍巍拱手,嘶哑着声音说道:“你昆仲二人高义,老夫心领了。”
王世懋和袁道安安慰了徐阶几句,又匆匆告辞离去。
他们要赶紧把徐阶如今所受之不公,向江南和天下士林们揭示。
今日是少湖公,明日可能就是我们!
徐阶叫徐琨代自己送客。
等三人离开书房远去,坐在椅子上的徐阶目光闪烁,突然站了起来,走到窗前,猛地推开窗户。
一位心腹管事刚走过来,看到窗户被推开,自家老爷站在窗后,双眼透出的狠辣凶厉,如利剑飞刃,吓得他双腿一软,差点坐到地上。
(本章完)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