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与邓析在各自的时空里,看着筒车不断地转动,带动转轮上面的竹筒不停地装水、灌溉。
突然觉得自己强烈安利的“桔槔”不香了!
战国时期,人们已经更加广泛地使用“桔槔”这种工具,它可谓既省力又简单。
是要用到两根直木,其中一根竖立在河边或者井边,另一根用绳子,横挂在竖木的顶上。
横木的一头系上大石块之类的重物,另一头则是用长绳,挂上水桶。
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用杠杆的原理汲水。
汲水的时候,只要一拉绳子,便能让水桶落入水中,装满水以后,再放开绳子。
因为横木的另一头系上了石块,所以绳子一旦放开,水桶就自己升上来了。
正所谓,引之则俯,舍之则仰。
这种“桔槔”的方法,在当时,已经称得上是一种十分先进的机械汲水灌溉方法了。
没想到,后世居然还有更省力的!
省力到几乎不用出一分力气!
筒车是吧!!只要放在那里,让机械自己跟随着水的流动而运转就好了是吧!!
牛啊!!!
生活在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君、诸子百家、各国百姓们,看见“筒车”之后——
更是双眼放光!!
除了春秋后期的晋国、郑国这些中原腹地一些农业生产较为发达的诸侯国,他们已经出现了“桔槔”灌溉的方法之外。
其余的大部分地区,人们灌溉农田的方法不得不说还是有些原始的。
就连比较发达的农业区,也是掘地为井,接着用陶罐将井水打上来,以此浇灌庄稼。
也就是所谓的,“凿井抱瓮而灌”了。
这些人看着碧空光幕里,后世能够凭借水流冲击力自动灌溉的“筒车”——
简直没有人不迷糊!!
在这个时候,光幕里的动画忽然放大,给了筒车的运转一个清晰的特写——
只见那筒车的大转轮,直立于河水之中,大转轮的周身,斜斜地装有一些竹木制的小长筒。
湍急的水流,推动了大转轮。而转轮轮周的小竹筒,则次第入水。
竹筒自动在河里舀满了水,又随着大转轮而转动,直到转到顶处,水又流到木槽里。
最后,由木槽导向渠田。
【凡是在河滨有使用筒车的,就要在水边筑一个水坝来阻挡水流,让水流绕于筒车的下方,冲击筒车的水轮、令其旋转,同时装水进入筒里。如此一来,这些一筒筒的水,就会倒入引水槽,紧接着导流进入田亩之中。】
伴随着波澜不惊的语调介绍,穹宇光幕的画面也展开一些轻微的变化。
在筒车的水轮、竹筒、轮轴、水槽等各个部位都出现了一条延伸出去的黑线。
黑线的末端处,则是介绍筒车的每一个部分。
秦朝,嬴政看着天幕展现出来的后世“筒车”的结构图,连连称赞:善!!
这种精巧的结构,只需要凭借天然的水流,便可以达到浇灌农田的效果。
省去了多少人力!!
如此一来,百姓减轻负担不说,多余的劳动力还可以用来发展其他的行业。
嬴政已经跨越时间,看见他们欣欣向荣的大秦了。
这一次,定要千秋万代!
因为是相对有些复杂的工具,所以天音在叙述的时候,加上非常多动画辅助说明。
从而也就变得十分清晰、直观、简单。
即便是那些来往于农田之间的布衣百姓,在看久了、听久了以后,也对这个神奇的来自于后世不知多少年的“筒车”,有了大致的基本了解。
春秋战国时空的诸国历代国君,全部都喜不自胜地命人一定要细细抄录。
他们要将“筒车”推广到全国!
让所有的百姓都来学!!!
但是如果田地旁边没有河流、湖泊、池塘……算了那就再说吧!先推广出去!
他们在内心祈祷着,天幕能多讲就多讲。
最好事无巨细地给他们传授一遍,让他们看完天幕就可以直接去操作。
众:想躺平,当一个伸手党!
_(:_」∠)_
至于墨子、鲁班,他们这些习惯于做木工的领先于时代的人物!!
则是没多久就看懂了。
因为天幕的动画短片已经非常直观了,从筒车的结构,到运作方式都十分清晰。
不过,墨子与鲁班也没有轻心大意。
还是那句话,东西看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不一定有这么容易。
他们俩抬头望天,看天幕会不会讲一些什么特别的。
特别有用的。
只听那苍茫的天地之间,有声传来:
【筒车的车身,长的有两丈,短的有一丈。筒车里面,则是用龙骨连接一块块的串板,笼住一格格的水,让它向上逆行。】
【像是这样昼夜不息地引水浇灌,即使是要灌溉上百亩田地,也没问题。如果是不需要浇水的时候,可以用木栓卡住水轮,这样水轮就不会转动,也就不会自动灌溉农田了。】
战国时期,许行狂笑不止。
这种农具居然可以昼夜不息地运转,即便是灌溉上百亩田地也不成问题!
这也太牛了吧!!!
只要一开始费力制造一个“筒车”出来,接下来只要放在那里,让它跟着流水转就行。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