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 第698节

小说:初唐峥嵘 作者:狂风徐徐
    其他几个宰辅都有些犹豫,但也都没有反对,按道理来说,李善军功太盛,而且已经爵封嗣王,再领大军上阵,若是真的大败突利可汗,实在是封无可封,只怕导致君臣相疑,朝中不宁。
    更何况,如今李善的图像都已经进入凌烟阁了,虽然没有明言……但图像进入凌烟阁的潜台词是你的功劳够多了,以后歇着吧。
    当然了,这不是说需要像历史上李靖那样闭门谢客,是可以担任其他职务的……比如窦轨的图像也进了凌烟阁,但现在出任尚书省右仆射。
    这是几位宰辅犹豫的理由,但李善数年内屡败突厥,又曾经在河东任职,的确是主将的最佳人选,更重要的是如今突厥全面南侵,河北道、河东道、关内道均有战事,河东这一战太重要了,若是选其他人,万一败北,突厥说不定会侵入关内道。
    一旦让突厥渡过黄河,一日入京兆,两日就能抵达长安城外,谁都不敢保证突厥不能攻破长安……到那时候,说不得大唐真的要被低着头求和了。
    李善没吭声,也没去看李渊或者李世民,低下头数着蚂蚁,他估摸着裴寂的举荐,很可能是因为怕突厥侵入绛州,攻破闻喜。
    与李善私人关系最好的陈叔达建言道:“陛下,或可用霍国公、蒋国公、赵国公?”
    这三个人都是曾经独当一面的将帅之才,霍国公柴绍曾经大败吐谷浑,生擒可汗,赵国公苏定方灵州大捷,奠定了覆灭梁国的基础,蒋国公屈突通也曾经在洛阳虎牢大战期间总领洛阳战事,而且长期领陕东道大行台。
    萧瑀忍不住侧头瞥了眼这个同僚,真难为他了,提出的人选……一个是秦王的心腹,一个是陛下的嫡系,一个是魏嗣王的亲卫出身。
    “臣愿领军出征河东。”窦轨突然起身请命,这让众人都有些意外。
    李渊迟疑的看着窦轨,眼角余光扫了扫,却见李世民幅度极为轻微但很确定的摇头。
    窦轨在年初覆灭梁国,从功绩上来说,除了李世民、李善、李孝恭、李靖四个姓李的之外,没有人能压的过他。
    但平心而论,窦轨的军事能力算不上出众,至少在唐初这么多名将中算不上出众,即使是覆灭梁国,殿内众人都是心里有数的,那是因为先有魏嗣王李怀仁泾州大捷、雪夜下萧关,又有赵国公苏定方的灵州大捷,窦轨实际上是捡了个便宜。
    李渊思量良久后沉着脸道:“明日再议,先行调兵,中书拟诏。”
    杨恭仁应了声后,李渊补充道:“二郎、怀仁暂留。”
    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不能再等了
    “建国近十载,不料有社稷倾覆之危。”
    听到李渊的这句感慨后,李善心想……这么想还真是对了,即使现在主力尚存的都布可汗盘桓灵州不去,突利可汗在河东道犀利如剑,已然是非常危险了,而且您老还不知道背后有个宁可毁社稷也在所不惜的裴世矩呢。
    “父亲,不至于此。”李世民摇头道:“即使突厥攻破雀鼠谷,甚至攻破霍邑,也难入关中。”
    “延州道行军总管尚有两万余精锐,一旦河东有失,延州军南下,足以阻突厥渡河。”
    适才有些惶然的李渊深深吸了口气,“二郎,以何人为主将?”
    李世民犹豫了下,“三姐夫虽已视事,但脚伤似乎还未痊愈,且需护卫皇城,蒋国公堪为名将,但今岁已然七十……”
    “坦豆拔都已七十了?”李渊掐指算了算,他与屈突通在前隋也是数识的,隋炀帝杨广溜到江都去后,三大重地中,太原留守是李渊,洛阳后来的留守是王世充,长安留守就是屈突通。
    “那苏定方?”
    李世民侧头看了眼,李善苦笑道:“苏定方虽有灵州大捷,但只怕难当重任……”
    “怀仁,国事为重!”李渊眉头一皱,他当然知道李善的意思,门下的张仲坚领灵州军,再让苏定方领大军出征河东……太容易惹人觊觎了。
    李世民点头道:“如今突厥来势汹汹,当选良将,若是苏定方难当重任,那只能怀仁亲自上阵了。”
    李善一时无语,绞尽脑汁道:“陛下,非是臣推脱……”
    话还没说完,外间的殿中监苏制疾步入内,“陛下,河东战报。”
    李渊还没什么反应,李世民与李善都是精神一震。
    等李渊看了几眼战报,李善迫不及待的问:“陛下,是任城王送来的战报?”
    李渊摇头道:“是刘弘基。”
    李世民、李善脸上都流露出失望的神色,白高兴了。
    李道宗遣派前一批十个信使被截杀,战报都丢了,只剩下一人负伤抵京,如果这次是李道宗送来的战报……那说明突厥并没有南下汾州,所以信使能安全的携带战报抵京。
    而刘弘基送来的战报,是好消息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刘弘基已过灵石,尚未抵介休。”李渊一边说着一边将战报递给了李世民。
    李善低头看着地图,并州三面环山,被太行山、系舟山、吕梁山包裹,不过南侧略为平坦,突厥快马奔驰,有可能迅速进入汾州。
    灵石县与介休县距离约莫六七十里,不算近但也不算远,如果没有突厥急袭,刘弘基应该能安全的退守灵石。
    灵石县附近有高壁岭、汾水关、贾胡堡,刘弘基当能坚守,不使突厥穿越雀鼠谷。
    李世民看了几眼后就递给了李善,后者看了几眼,脸色微变,局势向着最坏的方向滑落。
    显然,这一战突利可汗是做了充分的准备的,虽然在朔州不仅没能攻下马邑,甚至吃了点小亏,但吸引唐军注意力的战略目的却达到了,偷袭飞狐径轻取雁门关,绕道袭石岭关逼迫唐军退兵,都显示了这位年轻可汗并不是真的那么废材。
    刘弘基的战报中对战局的描绘有些粗略,也有些模糊,但大致的局势却很清楚,如今唐军主力应该困守晋阳、榆次、清源几县,突厥大军横向展开阵列,以数千甚至万余骑兵行大范围远距离的包抄战术。
    一部往东,绕过晋阳、榆次,可能会攻打太谷,也有可能迂回攻打晋阳后方,甚至有可能是诱唐军出兵,野战歼敌。
    一部往西,沿吕梁山脉南下,封锁岚州唐军南下的路径,同时还有一部越过文水,侵入了汾州,刘弘基所部的唐军斥候已经与突厥斥候相遇在介休县附近。
    显然,河东的局势有崩坏的可能,晋阳、榆次能不能守得住是一个问题,岚州的唐军能不能保得住也是个问题,但这都是小问题,关键是刘弘基能不能顶得住突厥的猛攻。
    如果刘弘基顶不住,那很可能一败涂地,将整个汾州都拱手让出,同时也会丢掉灵石和雀鼠谷,使突厥能侵入晋州。
    一旦突厥进了晋州,那就一马平川了……李善忍不住想起武德二年的故事,裴寂同样是在介休被击溃,一路逃窜,将汾州、晋州全都丢了,宋金刚轻松的越过雀鼠谷。
    要不是裴寂使了个坏,将宋金刚麾下的尉迟恭、寻相引到了夏县,虽然付出了永安王李孝基被杀,于筠、唐俭、刘世让被俘的代价,但却使李世民有了渡过龙门,驻军柏壁的时间。
    “明日……最迟后日就要启程。”李世民看向李渊,“父亲,不能等了。”
    李渊默默点头,不能将希望寄托在刘弘基的身上。
    “从龙门渡河?”李善轻声道:“记得当年殿下渡河,驻扎柏壁,州县被劫掠,周边无粮仓……”
    “怀仁所虑……”李世民点头道:“当年军中存粮亦不足,只是刘武周军中更缺粮而已,此番当从风陵渡河。”
    “风陵渡口,背靠华洲,有永丰仓为后盾,稳步北上,方为稳妥。”李善捋了捋短须,“不过就未必能保得住绛州了。”
    “等明日战报。”李渊道:“军中携干粮,明日调拨,后日一早启程。”
    “是。”
    “是。”
    “二郎,天色已晚,你今夜辛苦,确凿主将人选。”
    李渊这意思明显是让李世民与天策府的谋士、将校商议,李渊心里也是有数的,论能力,自己任命的这几个宰辅,是不及李世民手下的那些幕僚的。
    李渊看了眼李善,“今夜怀仁也辛苦,与二郎共议。”
    李善应了声,心想这好像还是自己第一次进入天策府,而且还是李渊让自己去的。
    当李世民、李善一起出承天门的时候,河东大败的消息已哄传整个长安,甚至已经有了晋阳、榆次被突厥攻破的流言。
    门下省内,裴世矩久久的跪坐在屋子内,他知道,自己不能再等了,虽然河东战事打乱了自己的部署,但同时也给了自己提前动手的机会,最关键的是,等尉迟恭回京,自己就没有机会了。
    裴世矩有信心逼迫太子下定决心,但需要调整一下计划,裴世矩陷入长时间的思索中。
    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当然是你
    天策府内,济济英才汇聚一堂。
    虽然在天台山遭受重挫,虽然多有大将谋士外出,但依旧是星光璀璨。
    秦王李世民端坐上首位,左侧第一位是魏嗣王李善,其后是天策府司马宇文士及,再后是黄门侍郎薛元超、刑部尚书屈突通,右侧第一位是杜如晦,其后是房玄龄、凌敬、长孙无忌、韩良。
    李善侧头看了眼,再往后还有程咬金、秦琼、苏世长、高士廉、于志宁、虞世南、郑仁泰、长孙顺德、李客师、刘孝孙、李守素、王君廓、樊兴,要么是名扬天下的谋士猛将,要么是贞观年间的名臣。
    不过场面有些尴尬,在李世民下询之后,一时间都没什么人开口,统兵出征,这是天策府大将都愿意的,比如秦琼、郑仁泰、程咬金都愿意,但问题是如此大战,谁都没有确胜的把握……不得不说,李善今日在场也给了很多人压力。
    李善对阵突厥的战绩太过彪悍,所以今日河东战报传遍全城之后,启用魏嗣王的意见占据了主流意见,即使是天策府内亦如此。
    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不管是谁领兵,肯定是要抽调天策府大将的,毕竟现在齐王被废,东宫势微,而李善的旧部大都在灵州军内,所以肯定要用秦王一脉的将领……不说其他的,如今可能已经开战的刘弘基也是秦王一脉。
    更别说去年天台山一战之后,大量十六卫的将领陆续被抽调北上,李世民乘机从陕东道、益州道、河北道抽调将校补入十六卫……其实也说不上什么乘机,因为有资格被抽调来的,基本上都是李世民旧部。
    今年才被抽调回京的左卫将军李大亮看了眼李善,才开口道:“殿下,听闻宰辅举荐蒋国公挂帅?”
    屈突通也看向李世民,脸色颇为苦涩,按照资历来说,他绝对有这个资格,但他被召回朝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年迈精力不济,这样的战事他是真的难以承当。
    “举荐的为霍国公、蒋国公、赵国公。”李世民开口道:“霍国公执掌宫禁,蒋国公……赵国公如何?”
    众人虽然没交头接耳,但也相互用眼神交流,片刻后开国公樊兴高声道:“殿下,赵国公虽有灵州大捷,但只怕难平此乱,不若以魏嗣王挂帅。”
    程咬金嘿嘿笑道:“段志玄可是占了好大便宜,这次也该换人了。”
    早年李善在代州驱逐段志玄,与天策府众将颇有间隙,但之后泾州、原州诸战中,段志玄在李善麾下频立战功,是天策府大将中这几年不多的立下战功的一员。
    其实除了段志玄之外,张公瑾、张士贵、薛万钧这些秦王一脉的将领无不是在李善麾下建功立业,所以程咬金才有这番话。
    说到底,屈突通不能统兵,能压服这些天策府大将的也只有李善了,苏定方还不够格,当然了,这些日子李善与秦王之间越走越近也是一个因素。
    众多的视线投来,而李善却微笑不语,李世民也没有吭声。
    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也没吭声,他们心知肚明,秦王召众人相议,一方面是因为此战大量秦王一脉的将领都是肯定要参加的,另一方面是显示一个态度,具体的商议是要小范围进行的……这也有李善的隐秘身份还没有浮出水面的原因。
    很快,李世民说了一大通冠冕堂皇的话,无非意思是希望众将奋勇,言外之意是这一战的将官肯定是秦王一脉,希望大家建功立业。
    三刻钟,不大的屋子内,李世民疲惫的揉着眉心,身边坐着的是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凌敬与李善,不过这一次韩良、于志宁、屈突通三人也在场。
    后三人的眼神有些奇异,不时打量着李善,这间屋子向来是秦王殿下与幕僚议事所在,非心腹不能入内,虽然陛下命魏嗣王与殿下商议主将人选,但魏嗣王怎么会出现在这儿?
    “已至今时,无需隐瞒。”房玄龄笑吟吟的说:“早在武德五年,怀仁即已来投。”
    屈突通不用多少,长期担任李世民的副手,深受信任,韩良、于志宁也都是秦王一脉的核心人物,三个人若不是李世民的绝对心腹,也不至于被遣派去掌控陕东道这个秦王一脉的根据地。
    “武德五年?”
    三个人对视了眼,都大为意外,于志宁苦笑摇头道:“记得当年齐王征河北,驻足黄河边,倒是见过魏嗣王殿下一面,不料……”
    “当年在洛阳,就曾提及,如此少年英杰,当为殿下用之。”屈突通捋须笑道:“没想到一语成谶。”
    李善笑着拱手,与这三个人通气是李世民、房玄龄提前和他商议过的,一方面如今的局势已然明朗化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到了关键时刻,一旦有变,别弄得敌友不分。
    屈突通在历史上跟着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肯定没问题,于志宁、韩良很早就在李世民麾下,官位不算多高,但却很受信任,忠诚度都没什么问题。
    但即使如此,李善也明言告知李世民,自己的身份不能扩散……历史上李世民是在东宫安插了奸细的,谁知道东宫有没有在天策府内安插人手。
    略略几句话之后,李世民先是看了眼屈突通,“若是三年前,蒋国公必为首选。”
    屈突通苦笑了声,“让殿下失望了,末将如今年迈,实在难堪重任。”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腐文书,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fuwenshu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邮箱:ad#taorou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