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272节

    苏泽有些意外,但是又觉得是情理之中。
    棉布生意虽然也赚钱,但是徐阁老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半华亭”,光靠稳扎稳打的棉布生意肯定是不行的。
    那还有什么要比盐的生意赚钱更快呢?
    徐时行说道:“其实徐家根本不对百姓售盐,他们只是从盐场拿到盐,就卖给给小的盐商让他们去贩卖。”
    苏泽问道:“这不是违背朝廷的盐法吗?”
    按照开中法的要求,拿到盐引提盐的商人只能自己在规定范围内销售,徐家这种行为明显违法了开中法的规定。
    徐时行笑着说道:“这些小盐商都投效在徐家名下就好了,再说了徐家连盐都能拿到,这点小事又算得了什么?”
    苏泽想一想也觉得确实如此,看来徐阁老家真的是敛财有道啊。
    “最后一支能弄到盐的,就是南京城内的勋贵了。”
    “这其中又以临淮侯李家做的生意最大,特别是李家手里有兵,还曾经用兵包围了盐场,逼迫盐场交盐出来的情况。”
    “这样也行?”
    徐时行摇头说道:“李家手里有盐引,强行提盐这种事情南直隶谁敢管?”
    好吧,和苏泽猜想的差不多,能够玩盐业这场权力的游戏的,就是权臣子弟、勋贵和豪商。
    普通的小商人也只能依附在他们麾下,从他们的嘴里吃些剩饭剩菜。
    心中有了大概的了解之后,苏泽又到苏州城请了许国同行,三人在缉私总团精兵的护卫下,乘船从上海入长江,三日就抵达了漕运和盐业重镇扬州。
    二月扬州,寒意还没褪去,不过运河边的柳树也抽了新芽。
    上一次苏泽来扬州的时候,那时候扬州还差点被倭寇荼毒,城外的粮仓被烧,城内一番凋敝的景象。
    那时候苏泽只是在扬州绕道,并没有进扬州城内,但是这次来扬州,整个城市已经恢复了活力。
    走在东关街市场上,看着往来运河上的舟船,看着青石古街两边的商铺,苏泽仿佛是回到了穿越前逛的商业街。
    徐时行也赞叹说道:“听说东关街从唐代就已经这么兴盛了,那时候扬州还是江南海上航运的枢纽,东关街上能够买到万国货物。”
    许国也说道:“杜牧有诗曰:‘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说的不就是东关街吗?”
    众人纷纷点头,苏泽看着这条长街,再一次感受到了这座城市旺盛的生命力。
    整个东关街依靠着扬州东城墙,大运河从街边穿过,街对面就是装卸货物的码头。
    现在的东关街可不仅仅是普通百姓逛的市场,更是整个大运河的商业枢纽,大量的货物在这里中转,到处可以见到买货进货的商人。
    苏泽这一次是扮作准备贩盐的商人,许国家里果然在盐商中有些关系,在许国的帮助下弄到了一份扬州卢氏盐商的拜帖,这是一位在扬州做生意的徽州商人。
    许国对苏泽说道:“卢家就在这条东关街边上,我们找人问问路。”
    不会儿,方爱竹就找到一个伶俐的小厮,带着他们走进了东关街的古巷中。
    七绕八绕治下,一行人来到了一座低调的宅子前。
    “这就是卢大官人的寿芝园了。”
    小厮拿了赏钱,喜滋滋的向众人作揖道别。
    许国拿着拜帖,一个卢家的门子拿了拜帖,不一会儿就见到一个年轻的公子走屋子里走出来。
    “许公子,家父外出做生意了,交代我好好招待诸位,在下卢窦,欢迎诸位!”
    这个卢窦应该的是得到了父亲的交代,知道许国是徽州府的举人,态度上非常客气。
    许国又介绍了苏泽和徐时行,都是他在南京国子监的同学,这下子卢窦就更热情了。
    能入国子监的肯定是举人了,这卢窦也是读过书的,只是确实不是读书这块料,到今天连秀才都没考上。
    但是盐商在赚钱之后,往往也会有些精神上的需求,徽州府商人也号称儒商,所以向来也是喜爱文学活动的。
    比如这扬州卢家,就经常在宅子中组织文化活动,他们还会赞助一些文人雅士,所以在整个扬州城中的声望也很高。
    卢窦一边将三人请进屋子,一边说道:“今日三位来的巧了,府中正在组织文会,不知道三位有没有兴趣?”
    和浙江读书人喜欢组织各种讲学不同,江南的文人更加委婉些。
    从江南到江北,大规模的书院讲学也有,但是更多的是更小规模的文会。
    所谓的文会,其实和“沙龙”差不多,就是定下一个主题邀请一些读书人聚会,大概就和当年方若兰搞的诗词社差不多。
    听说卢家正在搞文会,徐时行和许国都看向苏泽,脸上露出了感兴趣的表情。
    第264章 归有光
    苏泽参加过浙江的讲学,但是他到南直隶之后一直都忙忙碌碌的,从没有参加过文会。
    既然对方邀请,苏泽倒是也想要见识一下扬州盐商的文会。
    卢窦也不是傻子,他发现许国隐约以苏泽为首,事事都要看他的眼色,就知道苏泽是这一行人中的领导者。
    他对着苏泽说道:“好叫几位公子知晓,今日府上有一位贵客。”
    贵客?
    卢窦有些得意的说道:“本次文会,是震川游学到了扬州,用我家园子办的文会。”
    徐时行和许国都露出惊讶的表情,苏泽问道:“这位震川先生,可是项脊生?”
    卢窦得意洋洋的说道:“正是归项脊也!”
    好嘛,这又遇到了教科书中的名人了。
    归有光,号震川先生,因为他读书的书斋叫做项脊轩,又有名篇《项脊轩记》,所以世人也都称呼他为项脊生。
    归有光是苏州府人,不过他和徐时行并不是一辈人,此时他已经五十岁了。
    归有光和徐渭一样,都是少年成名,早早考上秀才,但是在后面的科举中却不顺畅。
    不过比徐渭好一点的是,归有光前年终于中了举人,只是会试考不上而已。
    虽然科举不顺畅,但是归有光的文名却很大,如今隐约是文坛上另外一支宗派的领袖,和刑部诗社的王世贞分庭抗礼。
    苏泽在嘉靖三十三年穿越,如今已经是嘉靖三十七年,他已经穿越四年了。
    这四年,他对于大明朝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整个大明朝,以朝堂为核心,除了政客官员的圈子之外,还有另外两个圈子。
    一个就是学术圈子,这一派目前最有影响力的,自然就是占据学术统治地位的心学。
    而心学的宗主就是徐阶,因为徐阶算是心学的三代弟子,也是王阳明二代三代弟子中官位最高的,他一直邀请心学宗师进京讲学,扩张心学的影响力。
    当然学术圈子中也不是心学一家独大,比如严嵩就不完全属于心学的嫡脉,虽然他不反对心学的学术,但是对于心学的态度也是比较忌惮的,曾经多次顺从皇帝的命令禁毁书院。
    除了心学之外,还有脱胎于心学的泰州学派,但是这一派在朝堂上的影响力比较弱,只是在南直隶等部分地区流行。
    学术圈子和政治圈子联系是最为紧密的,甚至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苏泽之前在泰州讲学,就是想要借着“泰州学派”的壳子,宣传自己的政治理念,发挥学派的影响力。
    学术权威一旦步入朝堂,就能很快的成为政坛领袖,这其中最好的例子就是徐阶了。
    而心学的得势,也让更多的读书人开始研究心学,想要通过学术获得政治利益,这也是如今学术圈子喜好空谈,但是人人都要标榜研究心学的原因。
    学术圈子和朝堂联系紧密,另外一个圈子就和民间联系更紧密了,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圈。
    严格的说,苏泽靠着《牡丹亭》和《南柯梦》,在这个圈子也是很有名气的,只是苏泽从来没有主动参加过文人圈子的聚会。
    如今大明文坛,主要是两个山头。
    一个是被贬谪到云南的杨慎,杨慎是本朝大礼议斗争的失败者杨廷和的儿子,虽然政治上失意,但是杨慎的文学造诣非常高,他的作品一问世就会立刻印刷出版。
    杨慎虽然被贬官,但是他出身宰相家,文采又高,所学庞杂,所做的诗词都是文风华丽的台阁体。
    另外一个派系就是王世贞李攀龙等年轻官员,提倡复古的复古派,和当年唐宋古文运动一样,王世贞主张重返盛唐的气象,不拘泥于诗词的格式音律,或者无病呻吟的虚伪教化内容,提倡真情实感,也就是所谓的“真情说”。
    文化圈子虽然不如学术圈子距离朝堂紧密,但是在天下世人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比如徐渭这样的人,虽然都没有出仕做官,但是靠着文采名扬天下,也成了浙江士人的领袖。
    再比如杨继盛。
    这就不得不说严嵩的教训了,其实在前年严嵩杀杨继盛的之前,严嵩的名声也你这么臭,大家也都是知道严嵩就是帝党,很多人依附严党并没有太大的心理压力。
    可是这两年的严嵩名声已经急转直下,在文人士大夫中臭不可闻,原因就是他杀了杨继盛。
    杨继盛的官职虽然不大,但是在文坛中影响力巨大,文坛新领袖王世贞是他的好友,在杨继盛入狱之后多方营救。
    杨继盛除了是文学家之外,本身也精通音律,是当世词曲大家,他的曲谱问世,很快就能传遍全国。
    杨继盛虽然够不上文坛宗主,实际上也就是顶流大咖了。
    严嵩杀了杨继盛之后,在整个江南文坛的名声臭不可闻,江南读书人聚会的时候公开喊严嵩为嵩贼,已经投靠严嵩的江南官员纷纷表示羞耻,不愿意继续追随严嵩,这就是文化圈子的杀伤力。
    政坛、学术圈、文化圈,这三个圈子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每一个明代文人都在这三个圈子有着相应的地位。
    就比如归有光,他在政坛上没什么地位,只不过是一个南直隶的举人。
    在学术圈子上他也没有什么建树,顶多算是心学爱好者。
    但是他在文坛上地位很高,和王世贞相抗衡,虽然王世贞并不是很喜欢归有光,但是依然称赞他的文章。
    苏泽对于这位写下《项脊轩志》的大明文坛领袖也很有兴趣,于是和徐时行许国一起,走向了卢家的后院。
    进入后院,只看到一个花白胡子的老者,正坐在亭子上说着什么,而下面的人纷纷附和。
    不用说,这个亭子中的老者就是那位项脊生归有光了。
    卢窦带着三人进入院子,徐时行和许国就见到了几个熟悉的同学。
    江南士人的圈子说起来很大,实际上也不大,徐时行和许国都是少年就中了举人,在江南也是有名的人物,很快就有人和他们打招呼。
    “徐兄!”
    “许兄!”
    徐时行和许国很快见到了熟悉的友人,苏泽看到这些江南士人的打扮,皱起了眉头。
    比起福建的读书人,这些江南的读书人打扮都太华丽了一些。
    很多人都穿着锦袍,衣服五颜六色的,甚至还有人在脸上涂了脂粉。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腐文书,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fuwenshu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邮箱:ad#taorou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