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47章 第五章:初秋大会(第二十一节)(47)
(47)
从学校出来,已是下午,易铭兴趣盎然,又去视察了城防,走了一圈,天色就暗淡下来。当天及晚,李千秋自去忙碌了,易铭在住处百无聊奈,想起赵龙甲,于是叫韩知礼去传。不一时,赵龙甲进来,照例给易铭行了跪礼,易铭吩咐坐了。他见赵龙甲挺直身板、正襟危坐,感觉他有些拘束和紧张。
易铭亲手端着刚沏好的茶,直送到赵龙甲手上,赵龙甲赶紧接过去,再三言谢。
易铭亲切说道:“督师今年高寿呀?”
赵龙甲不假思索回答道:“禀主公,卑职今年五十有三了。”但他一句答过,心里竟一阵迷糊。赵龙甲心里想:自己的年龄主公不是早就一清二楚吗?为何主公明知故问?
他回想片刻,突然就就明白了,心里暗想:原来先生说主公自打回来,就有些失忆,先前的事情,有些记得清楚,有些就搞忘了,看来先生所言非虚。
易铭未觉察赵龙甲反应,又问道:“督师家里都有些什么人呀?”
赵龙甲只认定易铭确实记不起来先前那些事了,心里又想:我三个儿子和主公原来都爱在一起,主公看样子竟一个都没有记住。
但他可不敢这么说,只得老老实实地答道:“卑职谢主公挂念,卑职家里还算热闹,犬子三人均已娶妻生子,眼下卑职家里人丁兴旺,有二十好几口。”
听赵龙甲小心回答着,易铭忽然想到:自己和赵龙甲应该很熟悉的,再这样问下去,有失礼之嫌。但话已至此,不说又显冷场,所以厚着脸皮,揶揄说道:“瞧我这记性,我有时又记得起,有时又忘记了,大概和你们分别数年,这记性越来越差了。”
赵龙甲自然心眼细、想得周全,心里想着:主公心忧天下,哪里有什么精力关注这些陈年旧事,我倒是应该主动给主公谈清楚的,省得他再问。
他想好了,于是就说道:“主公,卑职原为河南杞县人氏,制将军在杞县期间,卑职从制将军一道学拳,最是要好。后来卑职跟随将军到河内府,在那儿与将军一起加入大顺军,屈指算来,也好几年了。卑职拙荆张氏,亦是主公故里河内府唐村人,只三个犬子,老大赵元英,已而立之年;老二赵元宏,小了两岁;三子赵元成,和主公同岁,现老大、老二均在军中,只三子不成器,留在身边,主公未召见,不敢前来。”
易铭听了,感叹道:“哦!督师福气好,赵家三杰呀!”
那赵龙甲一听,又惊又喜,说道:“主公太抬举他们了。”心里却又想到:我这三个儿子,原本就与主公交好,历来深得主公器重的。至于什么赵家三杰,虽是不敢当,但这三个儿子志存高远、各有所长,也是实情。特别是老三,表面不学无术,实际上见识卓绝、奇谋善断,我得好生教化,将来能为主公所用。
易铭见他自个儿在想问题,知道自己的话对眼前这个人来说,简直奉若神明一般的,此人有本事、靠得住。所以易铭话锋一转,说道:“督师不要客气,以后你让元成跟着我,在我身边做些事。”
那赵龙甲听了,激动万分,给易铭跪下了,又说道:“卑职替犬子谢过主公,他能在主公身边,是他天大的福分和造化。只是……。”
易铭见他吞吞吐吐,问道:“督师,有什么不妥吗?”
那赵龙甲犹豫再三,最后还是决绝说了声:“没有,卑职只是认为他太过年轻,说话做事,多有不当,怕帮不上主公什么忙。”
易铭不以为然,说道:“我不是也年轻吗?你不要多想,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那赵龙甲又是一阵的感谢。
易铭接下来又问赵龙甲所管之事,他问道:“你是管军队的,所以我把你叫来,就想听听你的想法。他们都说阿济格十万大军南下,你说,我们打得过吗?”
赵龙甲听得易铭一问,方才明白,前头那些话,是易铭和他客套呢!这最后一问,方才是主公所忧所虑、所思所想的重点。于是,赵龙甲再不敢怠慢,挺直身板,却昂起头来,信心满满地答道:“主公莫忧,阿济格胆敢来犯,卑职定叫他有来无回。对此,卑职有九成九的把握……。”
易铭说道:“呃!照你说来,这个阿济格不在话下啰?但话不要说得太满。”
赵龙甲急了,答道:“主公,非是卑职狂妄,那阿济格如若举兵南下,娄山湘水,定是他葬身之地,主公不信,我愿立军令状……。”
易铭见他满怀信心,一直担心的事情,放了一点心,不过他还是又问道:“好,我想问问,你是怎么考虑的?这仗怎么打?”
赵龙甲不敢隐瞒,答道:“主公,先生说过,阿济格贪功冒进,目的在于企图抢先占了这平定西南首功。所以他会孤军前来,我黔府之遵义城,是其眼中钉、肉中刺,无时不刻不想据而有之。卑职以为:阿济格南下,綦江桐梓,并非主战之地。主公当诱敌深入,力争聚而全歼于娄山之南。不知主公以为如何?”
易铭知道,这赵龙甲吃的就是带兵打仗这碗饭,自己倒是看过战争电影,即便就是当过兵也没有打过仗,实则什么都不懂。见赵龙甲信心爆棚,心里安稳不少。说道:“既然督师认为没有问题,这样最好,行军打仗我不懂,只好交给你们了。”
哪知赵龙甲听了,却说道:“主公谦虚了,谁不知道主公当年勇冠三军、威名传天下,还是大顺,不,李自成时候的“征北将军”呢!”
易铭惊异,不曾料想到这一层,他听赵龙甲说来,好像自己居然有这么了不起的本事。在李自成军中效命,还被他封了个将军?他想到:如若赵龙甲不说,他还傻傻的不得而知,因为这等情形,李千秋并没有对他说过。
易铭心里清楚,这应当是李千秋的杰作,他把自己送到1644年,和李自成一起造反,这个将军就应该是这时候的事情。以前他知道李岩是制将军,李侔是果毅将军,也叫讨北将军,至于自己这个“征北将军”有何光荣事迹,他一概不知,李千秋也很少提及。同时,他不知道自己在那个时候领了多少兵?打了几次仗?起了何种作用?都有哪些为人称道的事?易铭不知道,就不想多说,为避免谈话中露出更多马脚,所以他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和赵龙甲纠缠。
后来,易铭转而就对赵龙甲谈了自己关于下一步的设想和打算,当然其中心思想就是围绕建立党的组织,推动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军事体制改革和科学技术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政。
赵龙甲如同听天书,但震撼之余,以他的领悟能力,还大概听懂了个三四分。对易铭的高谈阔论,心悦诚服、五体投地。又谈了一会,易铭烦了,那赵龙甲何等人,早就洞悉易铭心思,自是告退不提。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