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继续播出着,秦振远自我安慰的语言,变成了现实。
第二期的收视率立即攀升,虽然不是很多,却让人看到了希望。
第三,第四期稳步上升,已在本省的教育节目中有领先的趋势。
到第六期播出时,已经是本省同类型节目当之无愧的魁首了。
秦正远、王磊等人受到台里表扬,台长夸奖“有创新意识”,一时之间,在省台赢得了极大的声誉。
第八期播出时,已经能与中央台地教育节目抗衡,引起了中央台的注意。
第十三期播出时,完胜中央台教育类节目,天下拔魁。
秦正远等人,喜出望外,因为节目效果超出他们预期太多。省台也因为这一节目的突破,着实露了一回脸。
第十五期播出时,已与时下一般娱乐节目差不多,之后的收视开始平衡下来,偶尔有些小突破,超过一般娱乐节目已是常事。
碰到星期,学生放学回家,收视很明显地向上扬一节,至于那些很火的娱乐节目,则一直遥遥领先,《百家讲坛》始终没能追上。
秦正远、王磊,包括张斯本人都十分满意,至于与那些火热的娱乐节目比,他们从来不曾有过这个想法。
毕竟类型差的有些大,收视能达到现在这种程度,已经是个不小的奇迹了。
不知道有多少羡慕,多少人眼镜碎了一地呢。
而《百家讲坛》也不是没有胜出那些节目的地方,那就是口碑。
通常情况下,无论是专业或非专业人士,都很少把《百家讲坛》与娱乐节目放在一起比较,因为《百家讲坛》起先的设定就比较高,在品格方面,占着先天的优势。
即或有批评,也是处在特殊的高度,之后才对它进行批评的。
张斯演讲的费用,原来是很低的,一期也不过一千余元。
四十多期加起来,其实也就四五万元。
算起来,还没他的稿费多。
当然,他上电视只是顺便,毕竟平时也要为学校做演讲,钱财说来对他影响不大。
但秦正远不能这么想,否则,他以后怕也只能干到这个位置了。
在与台里做出商量后,他又找到了张倩依,主动要求改签合同,希望把张斯的每期出场费提高些。
按张斯本人的意思,就算了,不要在乎这些麻烦事。
可是秦正远一再要求,只得答应了他。
就这样,他的总体收入,一下子翻了好几倍。
现在在家里的情况是这样的,单云清拿着固定工资,钱财有限。
张倩依作为高之层一,工资比妈妈多,不过,工作繁重,需要管理的事也很多。而张斯因为“兼职”份数比较多,成为家里薪水最多的人,却也是最轻松的人。
再考虑到他的年龄,如今还是学生身份,让妈妈与姐姐很无语。
妹妹要好一些,除了羡慕之外,很为他感到高兴,当然,张斯平日里没少给她塞钱,理由是“穷养儿子富演女”,避免以后她得了别人一些好处,就忍不住诱惑,被骗上当。
单云清说过他好几次,让他收敛点,免得把妹妹宠坏。
张斯却没怎么听,反正都是钱嘛,不花又用来干什么呢?自己妹妹花他的钱,他心中反而有种满足感。
随着收视率的飙升,民间开始形成热议。
议论的中心,集中在主讲张斯身上。
小孩子长的英俊,打扮新奇很正常,影视明星里多的是这样的人,不稀奇。
而他那份儒雅的气质,却非常难得,不经过诗书的熏陶,不能有这种感觉。最为人惊奇与称道的,则是他的博学与幽默。
开始,大家并不对一个高中生讲的历史有什么期待。
而当意外的惊喜来临时,感觉自然比期待的更多更好。
大家对他充满了好奇,想了解他的家庭,了解他的学习,了解他的一切。
就是想通过这些,来探究一下,张斯为什么知道这么多?
当别的孩子连《三国演义》都还没看过的时候,他已经在电视为大家讲三国了,这其中到底有多大差别?
很多成人都会有种失落感,这么小的孩子都如此厉害,自己的年龄活到哪儿去了?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怀疑者。
因为,在许多人眼中看来,这种事相当不科学。
在报纸上刊登了这么一篇文章:《为什么叫‘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是个新牌子,出现不久,却引起了极大的轰动。现在华国各地,男女老女,均知道一个天才少年,在电视上讲三国,并交口称赞,推崇备至。
那么,一个孩子,哪来这么大的魅力?
第一,长的好看。
说来虽然有些俗,可事实如此,没什么课争辩的。凡看过演讲的,有目共睹,他确实有张清秀英俊的面容。这是父母造就,天地所生,不必有所怀疑。
第二,包装得体。
这里包括他的衣着,言行等等,一个孩子能那么从容淡定,是很不合常理的。这些必须经过一定的锻炼与沉淀,就像训练明星那样。
第三,博学多识。
这是关键所在,也是这位少年最吸引人的地方。大家喜爱听他侃侃而谈,信手拈来那些生僻的典故,重新趣解那些为人所熟悉的故事。而这些东西,需要非常扎实的基础,没有多年的积累而做到这些,相当不科学。
可是,少年偏偏做到了。
节目包装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站到公众面前,也就有了公众形象,为形成良好的影响,应该有所注意。所以,他的言语、衣着并不值得注意,可以说,他的塑造这一形象,还是非常值得人称赞的。
值得注意的应该是他的学识,一个少年拥有他不该有的学识,只有一个可能:这些学识不是他的。
那么,有人就会怀疑了。
既然不是他的,他又如何在电视机前演讲呢?这个非常简单,只要预先备好一份讲稿,令其熟读就可以了,一般人都能做到。
所以,他的‘学识’是节目组准备好的,不是他的,甚至不是一个人的,而是请了许多人整理整合而成的,是真正所谓‘百家’。
这本来可以算在包装里的,可是节目组明显做的太过分了,让一个少年读别人的东西,并没什么错,相信也能吸引一些人观看。却不该刻意隐瞒这些,并且以此作为噱头,生生造出一个‘天才少年’出来。
这就不能算是包装了,而是**裸的欺骗,是没有专业素养与道德品质的一种体现,是为了获得收视……”
文章的前半部分解析了张斯为人喜爱的原因,解释了这些东西的由来,接着以此对准节目组,死扣着“欺骗”两字,发表了一些列见解,最后则是站在道德制高点,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与教育。
这些言论,不管信与不信,都是吸引人的热闹。
而看热闹的人,很容易根据不同的观点争吵起来。
很明显,一波又起了。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