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是中国的国粹,尽管最近有了江河日下的颓势,终究还算得上老少皆宜、深入人心的艺术形式之一。
我小的时候也学说过几天相声,虽然不是拜的名师,可当时自己还是很把自己当成回事儿的。常常也不管段子好不好,也不管观众来没来,俩人往台上一站,一拍“惊堂木”:开吹。
稍有舞台经验的人,也都知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
功夫稍浅的人在台上一站,常常就会遇到晕台的现象:比如忘词呀、走调呀、跑板呀、失态呀、变形呀什么的。众目睽睽之下很是尴尬的。
大凡说相声,最紧张的是那个逗哏儿的。因为,他是一个段子的核心、灵魂、是主线、是脉络,那词儿是万万不能忘的。一旦漏了词儿,观众听后不知所以,想笑笑不出来,搭了力气赔了钱不说,还憋气呀,骂的都是他。
但是,这逗哏儿的最担心的其实还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那个搭档。
那站在旁边捧哏儿的伙计,台词不多、承上启下、算是个配角儿。可您别小看了这个配角儿,他捧好了:锦上添花;捧砸了:哭笑不得呀!
毛泽东那首豪气冲天的沁园春雪首次在重庆国民党报纸上发表后,国民党一群“学富五车”的墨客骚人,很费了番心血的。拉拉杂杂的也和出了几十首吧?最后中正总裁一句:娘希屁!算作结束。
这是捧嗝儿的手艺不行。
有所著名的财经类学府专辟一室满挂名人的墨宝,辉辉煌煌、赫赫堂堂。容基总理前去视察,应院方再三邀请,很少题词的朱总理大笔一挥:不作假帐。簇拥在总理周围的院方领导们是不是真的脸红了,还没来得及细考。
这是捧嗝儿的境界不够。
说相声的,很多人原本就有贫的习惯。只要逗角儿的不走大板,捧的一旦砸锅。大家强装不知,上嘴皮顶天下嘴皮支地,继续吹就行。
可生活中不成,尤其是在那据说还算作比较高雅的殿堂。
您说怎么克服?
我说:得看那主角儿有没有魄力学一下总理:不买这捧臭脚的帐!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