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他妻子女儿是否在京,你若好奇,以后请他们来家中亲眼瞧一瞧,不就成了?”
贾敏虽好奇,但也不会动心思请人来,林如海和甄士隐的官阶差的大,林家上下被外面盯着。
林家不打紧,甄家肯定会有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林如海换过衣裳,才有时间去看宝贝闺女。
今日本是女儿的生辰,当爹的十分没有参与感,朝廷之中就是那么多破事,议事堂里争执半日,都说不出个所以然,还白白浪费他的时光。
一寸光阴一寸金啊?同僚们到底懂不懂?!
女儿都睡着了,林如海捏捏黛玉小手,又捏捏脸都不会醒。看来今日玩得累,睡得小猪一样。
林如海把黛玉抱在怀里,咕咕哝哝抱怨:“我们玉儿哦,今日两岁了,爹爹却在外面忙了一日,都不曾好好看一眼咱们家小姑娘。”
贾敏笑了,还是睡着安静,想想今天黛玉满家飞的样子,小丫头一脑袋主意,知道自己是今日的主角,里里外外的跑,一会儿叫这个,一会叫那个:“唱念做打样样俱全,小心思多,再长几年有你头疼的。”
林如海不服气,这样不好吗?就是要叫人头疼的姑娘才有脑子,规规矩矩的别人说什么是什么,不就是另一个二木头?
林如海:“玉儿是聪明,脑子好使。”
岁月静好,三月清明的时节,京城下过几场特别小的雨,不像江南烟雨蒙蒙,水墨画一样。
京城清明还真没有什么景致,也就是家里的花草长得好看点,贾敏一大早起来喂姑娘吃粥,一勺一勺喂进去,黛玉的嘴巴一撅一撅,脸蛋鼓鼓的,可爱的要命。
要不是真怕把孩子撑坏,贾敏觉得自己可以在这里喂上一天。
两个小子都打发去念书了,现在是她和黛玉甜甜蜜蜜又温馨的母女亲子时光。
窗外又淅淅沥沥开始落雨,牛毛一般,落第无声。
外面传话嬷嬷慌慌张张跑进来,贾敏一看是荣国府的人,神色不对头,肯定没什么好事。
她把半碗牛乳粥往旁边一搁:“怎么了?”
那嬷嬷凑到贾敏耳边,小声说明来意,贾敏的脸色煞白,对两个丫鬟道:“你们带姐儿去先生那边听课。”
说完又去和黛玉的乳母交代几句,和传话的嬷嬷一道神色匆匆出去了。
这是要出门的意思。
黛玉坐在自己的小凳子上没反应过来,但是听说可以去哥哥那边玩,心里很开心,嬷嬷们想带黛玉走,小黛玉指着还剩几口的牛乳粥,摇头晃脑:“吃完再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嬷嬷们一面夸姐儿真乖,一面看黛玉自己拿着勺子自己吃,他们姐儿就是比两个哥儿省心,才满两岁,说话做事就有模样,吃饭都要背诗。
林璋看见母亲身边的大丫鬟沉着一张脸把黛玉领过来书房,马上意识到母亲有急事出去,才会这样安排,问:“出了什么事儿,母亲让你们把妹妹送来?”
嬷嬷小声道:“宁国府那边的太太不好了,太太过去看一眼,怕姑娘撵着要去,让奴婢把姑娘带过来。”
林璋皱皱眉头,嘱咐丫头们:“知道了,记着把她吃的也送到这边来。”
林珺已经把妹子带进去堂内坐下,搂着小妹一起学写字,黛玉这时候越来越懂事,不太会像他们小时候一样捣乱,自己拿着笔做自己的事情,要不就端端正正坐着,好像也能听懂似的。
散学以后,兄妹三人一起吃饭,两人十分顺手的把妹子哄睡了午觉,林珺才小声和哥哥议论起那件事:“前几日玉儿生辰的时候,东府那位伯母不是好好的?”
这种事情怎么能说得准。
林璋:“世事无常,这些事情谁说得准,兴许哪一日就应在咱们身上。”
将近傍晚,荣国府那边又有人来回话,那位奶奶已经走了,林璋听明白以后大惊失色:“呀,竟是珍大哥家那位嫂子,我还以为……”
林家兄弟还以为是贾敬的原配!那位宁国府的伯母!
珍大嫂子看着就很年轻,平日里也快言快语,根本看不不出有病的样子,忽然就没了,叫人难以接受。
传话的小厮说:“小的听说,那位奶奶和东府珍大爷吵了几句,心口疼的毛病犯了,急病去了。”
兄弟俩十分唏嘘,贾蓉和他们年岁相近,虽然差这一辈,平日都玩在一处,兴许明日要去道一声节哀。
林如海散朝又要议事,出宫门时辰已不早,回到家中才知东府那边出事。
他前世与贾珍交道不深,更对他妻子故去的细节没有丝毫印象,只是宁国府丑事频发,林如海的心头总觉得不对劲,匆匆换过衣裳,让人驾车也要过去探望,才出门看见贾敏的车子回来。
她一脸疲惫,扶着丫鬟的手下车,见林如海:“今日不必去了,明日我再去一回。”
林如海和妻子一前一后进去:“前几日不是好好的,没听说她有什么病,发生什么事了?”
夫妻多年的默契,林如海意识到宁国府那位奶奶死的蹊跷。
夫妻二人回到房贾敏丫鬟退下,坐在炕沿上,喝了几口热水,垂着眉眼:“对外面说的是心口疼急病没救回来,实际上是……”
作者有话说:
义忠王府主打就是一个随性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