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清早,众人从蒲津浮桥渡河西行。
一众漕帮的弟兄都嚷着要随着江少主一起去长安救人,浑惟明拦阻道:“你们去做什么?当西京和蒲州一样,可以仍由你们随便造次的么?此事去的人多了毫无助力,尔等去了只能给颜大人添乱而已。”
漕帮众人也知自己本事有限,被浑惟明一呵斥,也就不敢再提同去之事了,只有王栖曜坚持要跟着江朔同行,江朔实爱王栖曜之才,对浑惟明道:“曜郎射术精湛,说不定用得上,让他随我们一起去吧。”
浑惟明叉手道:“是,是……全凭少主吩咐。”
王栖曜携着弓箭,浑惟明便让他牵一条细犬打扮成猎手的模样,唐人贵胄子弟出游,多有带着猎手牵狗擎鹰跟在身后,浑惟明让江朔打扮成贵公子模样,震泽手下扮作仆役,叶清杳扮作婢子,自己扮作管家,王栖曜扮作猎手丝毫不引人怀疑。
蒲津浮桥亦设有关卡,不过有颜真卿同行,关卡完全没有阻拦查验,就把众人放过河去了,渡过河水后,是京畿道同州冯翊郡,便踏上了关中大地了。
众人南下五十里,进入华州华阴郡,来到渭水边,渭水看来比河水还要浑浊,直如黄泥汤一般,江朔奇道:“浑二哥,我见河水上樯橹极多,为何这渭水中没看到什么船呢?”
浑惟明道:“少主有所不知,渭水多沙,在关中大地上没有山峦阻碍,常常溃堤改道,久而久之变的盘桓曲折,水道又深浅不一,漕运船只吃水深,在渭水中航行艰难,漕民苦之。隋文帝杨坚建大兴城也就是现在的长安城,于开皇四年命宇文恺开新渠以通水利。”
说着浑惟明向南一指道:“少主你看,南面山脚下笔直的漕渠就是当年宇文恺开凿的,当然我大唐立国之后,也多次开凿疏浚才有了今日的景象。”
渭水上亦有浮桥,众人打马过桥,说到漕运,浑惟明可是再熟悉不过了,虽然江朔当年在扬州定下来四家分段输送,给漕帮四家分了势力范围,但浑惟明此前可没少走这条漕运路线,引众人到漕渠边,指着渠水道:“宇文恺堪称营造圣手,他自大兴城西北引渭水,利用汉代漕渠故道而东,至潼关入黄河,四百里长渠只用了三个多月就完成了,定名广通渠,自此漕运通利,关中赖之,故又称富民渠。”
江朔点头道:“我们不必坐船吧?我看关中地势开阔平坦,利于走马。”他知道逆水行舟需大量船夫打桨或河工拉纤,心中十分不忍,宁可骑马。
浑惟明点头道:“过了潼关进入关中腹地,每艘漕船都有官军把守,也不能让我等随便搭乘了,从此地骑马走华yin道入京不过三百里,此刻出发日内可达。”
众人于是一起扬鞭策马顺着渠边驿道一路向西,江朔的老马虽然神骏,但其他人的坐骑都是寻常马匹,一日堪堪行了三百余里便已见日轮西坠了。
颜真卿道:“前方是华州治所郑县,此地距离长安城还有一百余里,西京入夜封城宵禁,今日是赶不及进城了,我们今日在郑县过夜,明日再上京吧。”
韦景昭道:“好倒是好,不过我们一行这么多人,郑县逆旅恐怕容不下这么多人。”
颜真卿道:“这却不用担心,县城南面山麓下有一寺名潜龙寺,寺庙广大,我们去寺中借宿即可。”
颜真卿带着众人继续向南走,只见前方山势形如巨龙,颜真卿道此乃"蟠龙山",而潜龙寺就建在蟠龙山顶龙头左侧,周围千岩万壑,峰恋峥嵘,更显得这座古刹气势不凡。
颜真卿道:“潜龙寺建于东汉初年,传说刘秀被王莽追杀时,曾在寺院所在地避难幸存,其子明帝刘庄为报答此地藏先父幸存之恩,令宰相王梁在蟠龙山上修建一座寺院,名日‘潜龙寺’以为纪念。”
江朔赞道:“如此说来也是三百年的古刹了。”
众人入寺庙投宿,这次寺庙倒没人为难他们,住持听说来人中竟有雒阳菏泽寺的禅宗大师神会和名士颜真卿,赶忙亲自迎出庙门。
潜龙寺住持将众人领到寺中一处僻静清雅院居住,道:“神会大师来访,老僧本该亲自作陪,但今日有本乡大族做小祥祭,老僧需去那边主持仪程,还请神会大师并各位道友、檀越海涵。”
这潜龙寺是一处净土寺庙,为本乡做各种水陆道场也常有的事,神会忙合十道:“住持说的哪里话来,本是我等叨扰贵寺,住持有事只管去忙,不用管我们。”
住持谢过神会,又对着众人再三告罪,才离去。
江朔不解地问道:“这‘小祥’是什么祭祀?”
不等神会答复,叶清杳先道:“‘小祥’就是周年祭,人死后其子女要服孝三年,称为‘服三’,第一年叫‘烧纸祭’,也称‘烧周年’,有个雅称就叫作‘小祥’;第二年叫“大祥”;第三年则叫‘禫服’,俗称‘除服’。每到周年祭,逝者亲友毕至,各带供品、焚烧纸扎祭品祭奠,如是乡里大族,还要做水陆道场法会,颇为热闹。”
江朔道:“原来是这么重要的祭奠,我们今日到访,倒是给寺里添麻烦了。”
浑惟明笑道:“少主,你呀就是太替别人着想,我们只是借宿,也不需要他们服侍,能添多少麻烦?”
王栖曜却道:“老和尚说是当地大族的祭礼,不知道是何人,可能见到本地的英雄豪杰。”
浑惟明道:“华州大姓么,无外乎‘郑’、‘郭’二姓,想来能让潜龙寺住持亲自主持丧仪的,不是姓郑就是姓郭。”
王栖曜忽然对江朔道:“少主,我们去看看热闹怎么样?”
浑惟明呵斥道:“胡闹!曜郎,你可别节外生枝!”
江朔却也是少年人的心性,经王栖曜一撩拨,心中实也想去,对浑惟明道:“浑二哥,左右无事,我和曜郎去看看,说不定能结识结识本地的豪杰呢?”
浑惟明为难道:“这……”他转头寻求神会、韦景昭的帮助,韦景昭道:“福生无量天尊,溯之和曜郎都是少年人,少年人好奇心强也是有的,要我说你们远远地看看,不要打扰别人仪程,也不妨事。”
浑惟明道:“好吧,少主、曜郎你们多加小心,我们明天还要赶路,可别耽搁太久。”
王栖曜见众长辈同意,喜道:“自然,自然……我们去去就回。”
江朔问叶清杳:“清杳妹子,你去不去?”
叶清杳没好气地道:“我去做什么?终究是祭奠死人的仪式,没得沾一身晦气。”
王栖曜道:“诶……少主那我们两个去吧。”
江朔也点头称是,对叶清杳道:“那……我们去去就回。”
叶清杳本不想理他,终究还是不放心,嘱咐他二人道:“你们可别胡闹,只藏在远处看看,没什么意思就早点回来。”
江朔和王栖曜两个年轻人连声称是,告别众人,飞身上了屋顶,寻找办祭奠的大殿去了。至于颜真卿、神会、韦景昭等人都是成名的人物,自然不可能跟着去听壁角,他们留在院中,僧侣道士皆讲究过午不食,不用晡食,故此也不需吃食。而浑惟明和震泽众人带了干粮,自取出来吃喝歇息。
江朔等三人在寺内屋檐上轻捷地行走,这时见庙中果然人群川流不息,王栖曜问道:“少主,你说这仪式会在哪里?”
江朔道:“看西南角火光冲天,当是在彼处做奠礼。”
二人悄悄在屋檐走到西南角,原来是寺庙中一处家族佛堂,唐代大族在当地寺庙中均有自己拜佛用的专门佛堂,不会和升斗小民挤在一起。
江朔和王栖曜二人找一处避光的屋檐,躲在脊后,偷眼观瞧,见下面不算主家,光僧人就有六七十多位,本家更有数百人之多,正在做水陆法会超度仪式,僧人们此刻念的是《大乘妙法莲华经》,声音抑扬顿挫倒也颇为好听。
江朔随意张望,此刻天色已暗,但他的目力极好,更兼下面灯火通明,又正在焚烧祭品火光冲天,因此看的很清楚,燃烧的祭品中多写着“郭”字,料想是郑县郭家的奠仪式了。
江朔往佛殿中内张望,见一人正跟着和尚叩拜、上香,江朔看他的背景觉得颇为眼熟,总觉得似乎在哪里见过,直到那人转身,江朔才认出来——这不是朔方军的振武军使郭子仪郭将军么?”
王栖曜见他神色有异,悄声问道:“少主你认得此人?”
江朔将自己怎么认识郭子仪,郭子仪怎么善于排兵布阵,众人怎么遇险,怎么逃出生天都说了一遍。
王栖曜听了道:“这郭军使和也郑延祚一样,为了官职,故意隐瞒自己阿爷的死讯么?”
江朔道:“应该不是,他去年这个时候还领兵在外,应该是没收阿爷去世的消息,估摸着是从燕地回到朔方后才得到消息。”
二人正悄声说着话,却见郭子仪手捻三支香,走到院子中间,不知后面是何仪程,什么都还没来得及做,却见一道黑影忽然飞入院中,随手一点郭子仪胸口穴道,顺势将他往胁下一夹,转身就跑,屋檐上二人都大吃一惊。王栖曜不等江朔指挥,站起身就是一箭,他射术极精,如流星赶月,追着那黑影射去,这一箭射出时已考虑了黑衣人的速度,没想到那人忽然折而转向,避开了这一箭,向南墙跑去。
王栖曜一箭射空,不禁吃了一惊,但他不及细想,手中连珠快箭射出,这是王栖曜的独门绝招,院中那黑影却似乎并不在意,只等二箭衔尾射到,他随手抄起第一支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拨一打,将第二支箭打落在地,此刻他已到了墙角,随手抛去刚刚抓住的第一支箭,飞身跃过南面墙头,向着莽莽群山走了……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