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看字面意思应该是一年中最热的一天,其实不然,冬三九、夏三伏,最热的时候还远未来到。
“红火火便民商店”门口的大树下,苑大志懒洋洋的躺在竹椅上,手中拿着把蒲扇,时不时的煽动一下。躺椅旁放着一个凳子,凳子上面摆着一台收音机和一个大号的罐头瓶。收音机里正在播放单田芳的评书《隋唐演义》,罐头瓶里是泡了半瓶茶叶的水。偶尔苑大志会端起瓶子牛饮一口,然后嘴里鼓秋鼓秋,再扭头吐出一两片喝入口中的茶叶片。
苑大志感觉非常惬意,上个月营业十二天,自家分红八千元。这个月店里收入不会低于三万,就是说能分到一万五千块钱,那是以前全家人要一起努力三十三个月才能获得的收入。
真好,这才叫过日子。
挣钱多了,苑大志的生活也“腐败”了,茶叶都敢喝三十六块钱一斤的了,抽烟也是“石林”,四块五一盒,三天就要一盒。酒也换成了“西凤”,八块五一瓶,不过很少喝,店里大多时候还是很忙,喝了酒怕耽误事情。像现在这么悠闲地时候,只有每天午饭后的两三个小时。
天气热了,居民们来便民店买东西的时间也开始固定,上午和傍晚居多,中午要不是急用的东西,谁也不会顶着大太阳过来。
“苑叔叔好,柱子呢?”
“啊?小恺呀,到点儿了吗?臭小子估计还睡呢。柱子,柱子!还不起来,要迟到啦!”苑大志应了李恺的问候,扯着破锣嗓子喊自家儿子。
“嗯,来了。”屋里传出苑铁柱闷闷的回应,不一会儿他便背着书包揉着眼睛走了出来。
自打便民店开张,除了晚上睡觉,苑大志三口子是不回家的,吃饭也是在在这里,店里忙,他们也不放心。
雇的那两个售货员是有上班时间的,上午七点半到十一点半,下午三点到七点。
“柱子,拿三个‘豆宝’,我去记账。”李恺叫住就要跨出店门的苑铁柱。
月初的时候,见天气热了,李焱和苑大志商量后购置了一台冰柜,开始售卖雪糕。三个小家伙偶尔也会拿着吃,店里有专门设置的账本,两家人取用店里的东西,只要记在账本上就行,月底结算时从各家分红中扣除。
虽然两家现在都不在乎这点儿小钱儿,但亲兄弟明算账,清楚一些好,省的将来因为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再产生隔阂。
“今天夏至,晚上吃面条,炸酱面,放了学别贪玩,都早点儿回来。”苑大志媳妇从店里探出头来说道。
苑大志媳妇叫阮小苗,听名字就觉得和苑大志不是一般的配。
“知道喽,辛苦阿姨啦。”
又和苑大志说了再见,三个孩子一边吃着冰棍一边向学校走去。
时间过得很快,再有半个月是期末考试,初二的生活就算结束了,前段时间事情多,心浮气躁的,李恺也没心情给大家辅导,总是让他们自习,最后这半个月可要抓紧了。
“班长,这个给你。”乔娜把一个草纸包交给李恺,打开一看,里面是鲁西的“周村烧饼”。
自打上次的事情后,乔娜几乎每天都会给李恺带些零食,数量也不多,一个苹果、一把松子、一张烤鱼片,今天是……五张“周村烧饼”。开始的时候李恺还会客气一下,后来就渐渐习惯了,现在居然每天都盼着她带来的“惊喜”。
“嗯?这个好,又香又脆。”李恺前世去泉城旅游时吃过这个东西,味道还不错,薄薄的,香香脆脆还带着一丝甜味儿。不过据说正宗的“周村烧饼”没有甜味儿,可能他前世吃的是改良版。
乔娜带来的就没有甜味,不过也很好吃。
在乔娜殷切的注视下,李恺吃掉一个烧饼,剩下的又重新包起来,小心的放入书包里。
“我爸说,曾叔叔今天早晨往回走的,明天下午就能到安城。让你给李伯伯说一声,”乔娜满意的看李恺吃完,才想起来说正事儿。
“好的呢,谢谢传话的小仙女。”李恺故意逗她。
“烦人。你什么时候来我家吃饭啊,我想吃鱿鱼饭好久了。”乔娜撅起小嘴巴。
“我去,忘这茬了。星期天,星期天晚上,保证到。”
“那说好了,拉钩。”乔娜伸出右手,女孩子很重视仪式感。
“好好,拉钩,”李恺也伸出右手,“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谁变谁是大坏蛋。”
礼成,乔娜才满意的离去。
大米要到了,这是第二次从东北倒腾大米了,上次是两吨,这次定了六吨,不能再多了,曾师傅的货车载重只有六吨。其实这时候的交通法规还不是很严格,超重一些也没什么,不过李焱还是愿意谨慎些,避免节外生枝。
冬至饺子夏至面,夏至这天的传统要吃面条,安城近京城,所以很多家庭都喜欢吃炸酱面,李家和苑家也不例外。
五花肉切成细小的肉丁,爆炒后配上木耳丝、香菇丁、黄花小段,融合安城特有的甜面酱,再加上些“生命的源泉”,慢慢的小火熬制,差不多十几分钟“炸酱”就成了。菜码可以用黄瓜丝,也可以用焯过水的绿豆芽。夏天的面条都是要过凉水的,吃起来清爽。
将这些东西放到一起,精心的搅拌均匀,再抓上几瓣大蒜,就可以大快朵颐了。
两家合作后,别的方面不显,做饭方面李家是受益匪浅,现在几乎每餐都是在便民店这边吃,家里的煤气灶,几乎成了刘凤芝做宵夜的专用,轻易不开火。
刘凤芝觉得不好意思,要交一些伙食费,苑家的两位老太太不干,说如果李焱家执意要交伙食费,她们老姐儿俩就从这里搬走,回水泵厂的小屋子去住。
李焱夫妇只好作罢,不过这两口子也不是占便宜的人,经常会从菜市场买些新鲜鱼肉蔬菜回来,而且李焱还特意从牛奶厂定了牛奶,让两位老太太每天喝上半斤,增加营养。
吃过饭,李焱留下来帮忙,刘凤芝带着俩儿子回了家。她今天下了白班就开始翻箱倒柜,终于找到了自己当年收藏的“宝贝”。
“儿子,妈给你看样东西,他们说也是值钱的好东西。”打开大屋门,刘凤芝一手一个,把俩儿子提溜了进去。
“什么好东西啊,你等一下,我先给你一样好东西吧。”李恺对老妈嘴里的“好东西”兴趣不大,李刘两人都是普通家庭出身,祖上没有富裕过,留不下什么让人惊喜的玩意儿。
“呶,乔娜给的‘周村烧饼’,尝尝吧,味道还不错。”李恺从书包里把纸包掏出来,交给刘凤芝。
刘凤芝打开看了看,随手掰下一块放到嘴里,“嗯,还可以。你怎么又要人家东西,你一个大小伙子,总要人家小姑娘的东西,还都是吃的东西,像话吗?真不害臊。”
刘凤芝说着,把刚才掰下一块的烧饼拿了出来,剩下的又用纸包好,“后天是初一,留着给菩萨上供吧,让她老人家也尝个新鲜。”
“刀子”事件之后,刘凤芝觉得今年发生的事情太多,心里不踏实,就专门从刘婆婆那里“请”了尊“观世音”供奉在家里,保佑自家平安,每月初一十五都要给菩萨烧香上供。
“老妈,你这是封建迷信,没用的。我给你讲个故事吧,说西方国家的人都信奉上帝,有个人是虔诚的教徒,每天对着上帝像虔诚的祈祷,希望上帝能让他中上一次彩票,发个财。
彩票知道吧,就跟街上卖的那种有奖募捐劵一样。
结果他求了一辈子也没能中奖,死后见到上帝,他就质问上帝,我信了你一辈子,你却不满足我的愿望。上帝叹口气说,你想中彩票,那你起码要去买一张彩票我才能让你中吧。
所以说嘛,人还是要靠自己努力,你自己不努力,神仙也帮不了你。”李恺调侃的讲着故事。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