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之前,金军骑兵所用的长枪是短钩还是长钩,罗元庆并无从知晓。他甚至不知道,柳如烟为何独独对这使短钩枪之人如此在意,但他倒也无甚心机,故而也知无不言。
而且,他是真知道,有人和他的罗家枪一样,数百年来一直用的短钩之枪。
不过,这个有“人”却可能并非一人,确切地说是一族,一个当年和罗家齐名的一族。
这一族,正是罗艺的妾室姜氏,也是罗元庆这一支的母家。
话说,当年姜氏带着身孕逃回娘,为罗艺留下的唯一一血脉,也让罗家枪得已流传下来。但姜氏传授给其子罗回的枪法,并非完全是罗家枪,或者说,是将罗家枪和其娘家的姜家枪熔为一炉,去芜存菁的一套枪法。
而姜氏的娘家一脉却依然坚守本门枪法,以姜家枪立足于江湖。
在当年的燕云之地,姜家枪的名声丝毫不亚于罗家枪,甚至在大唐近三百年间,易州姜氏还出过三位千牛卫,一名金吾卫,皆是以一手姜家枪搏得功名。
在燕云之地被契丹人所占之后,姜家一脉并未迁走,而是留住了易州,披发易服,成了契丹顺民。
当年,罗回的第十一代长孙罗熙举家西迁之后,曾一度还与姜家有书信往来。
不过,姜家不仅成了契丹顺民,还有宗族子弟加入了契丹“签军”,其中有一个叫姜天顺之人,凭借祖传的枪法,屡立战功,一度官至易州节度判官。
以辈份论,这姜天顺还要称罗熙一声舅舅。在做了辽官之后,姜天顺也曾托人带信给罗熙,邀他回归易州,一同为契丹效力,乃言,凭罗家枪之能,建功立业,指日可待。
罗熙接信之后,大骂姜家数典忘祖,甘为夷奴,实乃汉人之耻。他不仅断然拒绝了姜天顺,还将此事录于家谱之中,告诫后人,誓死不事蛮夷。
罗元庆所言之人,正是易州姜氏一族。
“若以罗统领之言,这姜家人不仅惯用短钩之枪,还成了鞑子。”亥言若有所思道,“这怕不是巧合。”
“嗯。”柳如烟也点了点头,“而且姜家人当年投靠了契丹,若是如今又投了金人,倒也不算奇怪,据奴家所知,燕云之地的金军之中便有不少契丹降兵。”
“二位娘子,小人能否冒昧问一句,二位为何一直在追问这使短钩枪之人。”罗元庆终于忍不住问道。
韩岳蓉先和柳如烟交换了一个眼色,然后道:“事已至此,奴家也不再相瞒,这使短钩枪之人与本门一桩旧案有关,先师当年就是被这短钩枪所伤,最终毒发不治。”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一惊。
“韩娘子不会是怀疑小人与此事有关吧……”罗元庆不免有些惶恐。
“罗统领误会了,奴家只是见枪才想起此事,想以枪寻人,看看是否能有所获。绝无怀疑罗统领之意。”韩岳蓉道。
“是啊,罗统领,我等若是真怀疑你,也不会直言相告了。”柳如烟也道,“不过,你方才所言的姜家人倒是颇令人生疑。”
见柳如烟如此一说,罗元庆才放下心来,而且他又想起了一些事情。
“敢问韩娘子,尊师的武功和你相比如何?”罗元庆问道。
“先师的武功自然要高过奴家,不过当年她是遭二人围攻。”韩岳蓉道,“而且那二人皆被先师所伤。”
“如此说来,这二人枪法也堪称了得。”罗元庆沉思了片刻,“能有如此枪法之人,绝非寻常士卒,十有八九是姜家人。”
“罗统领为何如此肯定?”柳如烟问道。
“哦,据小人所知,自唐之后,鞑子之中惯使长枪的武将便越来越少了,即使有,也多为汉人降将。”罗元庆道,“而能以长枪伤得了韩娘子师父之人则就更少。除了姜家枪的后人,小人也想不出还有何人了。”
“罗统领,你如何能确定姜家后人会一直使短钩之枪呢?”柳如烟有些怀疑道,“就算是姜家人一直为鞑子效命,也有改短钩为长钩的可能吧。毕竟这冶炼之术也并非秘不可传,即使是在四年前,寻常金兵所用之枪还无法打造出长钩,打造几把将领所用的长钩枪也应该不难吧。”
“不会,就算再过一百年,姜家人也还会用短钩之枪。”罗元庆信心十足道,“正如我罗家枪一般。”
“这是为何?”亥言也问道。
“各位有所不知,这姜家枪和我罗家枪之中皆有数招手进枪的招法。”罗元庆道。
“何为手进枪?”
“就是在对手近身之时,手滑至枪刃末端,将长枪变为匕首,击杀对手。”罗元庆说着,用手中的筷子做了示范,将手指滑到了筷尖处。
众人一看罗元庆手中的筷子,也瞬间明白了:若是枪刃两侧的枪钩过长,一旦手握于枪刃末端,枪钩便有自伤其手的危险。
“那罗统领可还有姜家人的消息?”韩岳蓉还有些不甘心,又问道。
罗元庆摇了摇头,“自从知道姜家投靠了鞑子之后,我罗家便与之断了往来。如今就算是面对面碰上,怕已是形同陌路了。”
“那若是在阵前交手呢?”柳如烟也问道。
“但见枪法,小人便可知道是不是姜家人。”罗元庆道,“这一点绝无问题。”
话虽如此,但柳如烟和韩岳蓉皆已明白,线索到此也就断了,唯一能确定的是:当年偷袭越女剑之人,很可能就是会使姜家枪的人。
用过夕食,柳如烟和朝岳蓉又特意来到了亥言和武松的房间--亥言向来足智多谋,她们自然想听听他的意见。
听韩岳蓉将此事来龙去脉讲完,亥言沉思了片刻。他心里也隐约觉得,此事绝非江湖恩怨那么简单。
“小僧不妨做个大胆的假设,若是当年的蒙面人并非江湖人士,而是金人或受金指使,那韩掌门那位师姐一家人离奇消失之事也就说得通了。”亥言道,“不然,她既然已经知道师父中了毒,应该趁机而进才是,为何还要跑呢?”
“先师当年也想到过此节。”韩岳蓉道,“只是奴家后来才得知,孟燕婷或与金人有染。”
“这也不奇怪,四年之前,宋金还是盟友,正是相约攻辽之时。”柳如烟道,“在宋土出现金人也属寻常。不寻常的是,金人为何出现在江南,就算是真州,距宋辽边境也有上千里。”
“这正好说明,金人早有狼子野心,在与大宋结盟之时便已伏下暗桩,图谋不轨了。”亥言道,“若是小僧没有猜错,越女剑剑谱正是其目的所在。”
“而且,金人让汉人降将出手,还可以掩人耳目。”柳如烟又道,“令人误以为只是江湖争斗而已。”
“如此看来,金人必定是与此事有关。”武松道,“而姜家人便是金人的鹰犬。可惜,眼下却无处去寻此等贼子了。”
“那倒也未必。”亥言又皱起眉头,“既然此事是因枪而起,那以枪寻人是个法子,以人识枪或许也可一试。”
“如何以人识枪?”武松追问道。
“你忘了,论使枪,乔三水乔大侠可称行家,而且他长年生活宋金边境,说不定他见过短钩枪呢?”
“是啊,我怎么把乔兄弟给忘了。”武松道,“若是使短钩枪之人果真少有,乔兄弟一旦见过,也必定印象深刻。”
“嗯。”柳如烟也点了点头,“以眼下来看,也只剩这个法子了,虽说未必有用,但也可一试。”
“妹子,以人识枪之事奴家并不反对。只是此事已是旧案,切莫因为本门的私仇而兴师动众,误了大事才好。”韩岳蓉道。
“诶,谁说此事只是贵派的私仇了。”亥言道,“金人妄图窃取贵派剑谱,其用意绝不简单,我等若能寻到当年偷袭之人,便可查出真相。或许还有更多隐秘。”
“是何隐秘?”武松问道。
“比如,金人设下的暗桩究竟是如何运作的?还比如,这枪剑之争。”亥言道。
“枪剑之争?”武松一怔。
“是啊。小僧虽说不会武功,但以今日韩掌门和罗统领一战来看,贵派剑法似乎颇为克制长枪。”亥言说着,扭头朝向了柳如烟,“娘子,我说的可对否?”
“你的眼力可一点不像不会武功之人。”柳如烟笑了笑,“不过你所言倒是不假,韩姐姐的剑法的确独具一格,尤其克制长枪。”
“所以啊,这怕也是金人如此垂涎剑谱的原因。”亥言又道,“两军对阵,往往是一寸长一寸强,但倘若有一门剑法可专门克制长兵器,那会如何?”
“你还真是想得透彻。”武松一拍大腿道,“我方才只是觉得韩掌门剑法独到,却未及深究,如今你这一说,也正好通了。此中之道的确绝非小事。”
“小师父如此一说,奴家倒是也明白了。”韩岳蓉道,“难怪先师临终前曾言,本门的下册剑谱有逆转乾坤之力,亦有祸乱天下之能,非遇天时不可示人。”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