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节 诗道

    郭镇辅远远看见孙望堂,突然怒气冲冲。
    “老匹夫,你早就出关了!”
    孙望堂笑呵呵道:“见笑。”
    郭镇辅哼道:“你既然出关了,为什么不亲手制止董封?”
    孙望堂笑道:“董封的医道五花八门,杂乱无章,从不循规蹈矩,积累了太多杂意,他冲破三品,需要好好释放一下。我自然不能出手!”
    郭镇辅冷笑:“你们医家,什么时候跟儒家一个臭毛病,喜欢上算计了!”
    孙望堂道:“喜欢算计的,难道不是兵家吗?”
    两个掌院斗嘴,学生们想吃瓜而不能,因为李问寒开始赶人了。
    后来听说两个掌院也打了一架,打完之后,孙望堂告诉郭镇辅,说他是故意的,因为他也需要释放一下,把郭镇辅气了个半死,发誓不会让孙望堂好过。
    在两个掌院斗嘴的时候,法医两家弟子都看的目瞪口呆,这还是以往德高望重的掌院吗?
    刘知易却没兴趣看他们斗嘴,因为已经看过一次了。他的目光紧紧尾随御风而去的学正,太让人羡慕了,哪个男孩没有飞行梦呢!
    一瞬间他有点想要改投儒家,不知道这御风而行的法门,是哪家的?都说儒家无术,应该不会是儒家的法术吧?
    还有那两条清气巨龙,应该不是法术,而是真实存在的。刘知易科举那日曾见过一次,差点弄瞎了他的眼睛。这巨龙如此厉害?竟然瞬间就能制服董封,不知道如何驾驭?
    ……
    两条巨龙一路飞到太学中央,一座高高耸立的阁楼之上,然后一左一右钻入阁楼消失不见。
    这阁楼共九层,名叫诸子阁,是类似祠堂一样的祭祀场所,祭祀的是诸子百家的圣人。这座阁楼,许多年都不曾打开。上一次打开,还是魏无暇强入太学,力压太学百家之后,孤身进入诸子阁,出门之后,分割武道,斩出兵道,成就一代宗师。
    两条巨龙钻入诸子阁之后,学正的身影也缓缓落下,诸子阁的石门应声打开,学正缓缓迈步而入,每一步都十分缓慢,似乎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进入诸子阁后,学正并没有登梯而上,而是打开了一个密道,沿梯而下。
    地下是一个密室,里边仿佛一个书房,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籍。有卷轴状的皮卷,有垒在一起的竹简,更多的还是线装书本。
    成堆的书籍中间,有一个蒲团,蒲团上坐着一个七十岁左右的长者,头发斑白,脸颊瘦削,眉目清苦。身上的衣服打满补丁,穿着草鞋,身边放着一根竹杖,满脸风尘,像一个乞丐。
    乞丐身前摆开三张纸,三张纸上写着一些文字。
    中间那张已经发黄,上面写着:
    临江戴月沐晨星,万胜桥北夜离京。
    莫道前路无知己,十里春风伴君行。
    左边那张纸也有些时日,墨迹早就干透。上面写着: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右边那张纸是新纸,还散发着墨汁的味道。上面写着: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这是三首诗词。
    此时盘坐的乞丐身上,带着某种气势,仿佛跟诗词呼应。学正走进之后,耳旁隐隐出现不断有人念诵诗词的声音,那声音虚虚实实,似真似幻,让人想要细听却什么都听不见,不去听他又仿佛一只在耳旁低语。
    学正叹息一声:“祭酒。”
    乞丐缓缓睁开眼睛:“回来了。”
    学正道:“好消息。悬壶院一夜间出了两个三品。坏消息,蓬蒿人依然没有找到。”
    祭酒叹息一声:“辛苦你了。”
    学正苦笑:“辛苦的是你。你何苦来哉!你身上的中正之气已经微乎其微,倘若诗道不成,你等于自废儒道修为。”
    祭酒一脸平和:“废了就废了,有何可惜。”
    学正摇头:“祭酒。你的执念太深,魏无暇欺我太学,逐杂家学派,这不是你一个人的错。我们大家都有份,你不该把这些都背在自己身上。”
    祭酒摇头:“你错了。这与我而言,是一场大机缘。”
    学正叹息:“诗道终究是小道,谈何大机缘。即便你悟透诗道又如何,太学不过多了一家学派。却少了你这个二品大儒。得不偿失!”
    祭酒道:“你又错了。诗道可不是小道。我周游天下,经历人间苦难,听取百姓心声。汇编一部大诗集,这绝不是什么小道。上可以讽谏君王,下可以教化黎庶。怎么能是小道?”
    学正道:“祭酒言过了。诗者,伶工娱人之词,安敢讽谏君王,安能教化黎民!”
    祭酒驳斥:“谬已。你不知古之天子,每年派官采风,收集民间诗歌;古之诸侯,每年要向天子贡诗,否则便要问罪。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天子闻诗歌而知民意!百姓闻诗歌而通礼仪!诗乃大道!”
    学正无奈摇头,知道改变不了祭酒的心境。祭酒当年为徐谦送行,一腔愤慨,写下《送徐太傅至十里亭》,此诗名动天下,祭酒借势悟出诗道。
    为了修炼诗道,祭酒八年前离京,周游天下,遍访三十三郡,搜集了三千民间诗歌,诗道小成。可惜始终无法更进一步,让诗道圆满。因为他还缺一首好诗,一首能够荡涤心灵,一扫沉疴的雄诗。那首蓬蒿人是极高的,太史说其有仙气,正是此诗引祭酒回京,但参悟此诗依旧无法凝聚诗道真意,那首林花词也是极好的,祭酒见之如醉,即刻闭关参悟,可惜依旧只差一步。
    学正以为,祭酒执迷诗道,无非是希望更进一步,借开创诗道,成就大宗师,唯有这样,才能力压魏无暇,彻底搬开魏无暇这个已经笼罩在太学头上近二十年的阴影。
    学正叹道:“既如此,祭酒且待几日。蓬蒿人此等人物,如锥在囊中,迟早锋芒毕露。殿试后,此人必扬名天下。”
    祭酒沉默了片刻:“我为诗道,遍寻名诗,道散而不聚。求诸人不如求诸己,我有一事,意气难平。当自作一诗,扬吾大道!”
    学正抚掌:“祭酒言之有理。修道也是修己,那就不必找蓬蒿人了。如今已经沸沸扬扬,恐与人不利。”
    学正一直担心,寻找一个士子,会给这个士子带来巨大的不利。
    祭酒又摇头:“即便不求于人,蓬蒿人还是值得一见。不过可先见一见林花词作者,谈诗论道,与我大有助益,于彼亦有助益。”
    学正点头:“此事易尔。此人名刘知易,乃太学学子,修行医道,兼修法家。颇有才气,我即刻命人请他来见祭酒!”
    祭酒摇头:“无需如此。我自有安排。”
    ……
    第二日,上课的人不足一半,张景禁闭期间,懈怠的人不少。
    可今日张景回来了,同学们纷纷围在他身边。
    “斋长,你身体无碍了?”
    张景脸色微红,点头回应。
    “斋长。那董封昨日给你下的是什么毒?”
    张景脸色更红,眉头微皱。
    “斋长,我见你那会在地上哭嚎,你为何要哭啊?”
    张景怒不可遏,昨晚出了大丑,结果同学还刨根究底。
    怒喝一声:“都不用温课的吗?”
    见张景发怒,众人才纷纷散去,只有一个除外。
    “你还不走?”
    张景看着最后一个同学。
    “斋长。我给你看一个好东西。”
    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个玩意,是一只碗,通体透明,毫无杂质。
    张景顿时眼前一亮,将碗抓过手里。
    “你从哪来弄来的?”
    “岭南王府!”
    碗是魏无暇的,但刘知易不知道,他是从郡主手中接过来的,就以为是王府里的库藏。
    张景道:“好,太好了。”
    当然好,这可是皇帝赐给魏无暇的宝贝,蚊蝇不侵,贮水不腐。充满了故事,充满了传奇。
    “这个碗至少可以做出三台显微镜!”
    张景激动道。原来他说的好,并不是碗好,而是碗大。
    “那就有劳斋长了!”
    送碗的同学,送完就走,张景突然感觉到他像个打工人,虽然他很喜欢这个职业,可不喜欢被呼来喝去的感觉。
    “刘知易,你不要太过分!”
    张景怒道。
    刘知易笑道:“其中有你一台。”
    张景继续怒道:“这事我全包了!”
    刘知易鄙夷的看了他一眼,心说你怒个什么劲?怒跪吗?
    随即甩手离开炉亭,后面负责监督学习的张景敢怒不敢言。
    出了门,看到一个拄着竹杖,踩着草鞋,穿着破衣的长者正坐在前排校舍的后屋檐下。不由多看了几眼,太学中,这种打扮的人只有一种,那就是墨家,看着年龄,八成不是学生,而是学官或者老师。
    刘知易看那老者,老者也抬头看了下他,还朝他笑了笑。
    刘知易突然心生一种熟悉感,好像在哪里见过,但他从没见过墨家弟子,大概是此人长着一张熟人脸,也没在意,径直往内院方向走去。
    他是去找掌院的,掌院出关了,这种时候最好能去巴结。当然主要目的是听李问寒说过,掌院出关后,打算亲自教导他,那他以后可就是掌院的亲传弟子了,前途无量,上一个有这种待遇的还是李问寒。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腐文书,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fuwenshu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邮箱:ad#taorou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