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至发,山东青州府淄川人。
万历二十九年进士。历知玉田、遵化。行取,授礼部主事,改任都察院御史。
其时齐、楚、浙三党方炽,至发为齐党也,上疏陈内降之弊,多次上书弹劾首辅叶向高而闻名,乃清流中的名士,言官中的战斗机,一时名声大震。
后出按河南,福王之籓洛阳,中使相望于道,周至发以礼裁之,无敢横。宗禄不给,为置义田,以赡贫者,万历四十三年,豫省饥,请留饷备振,又请改折漕粮,皆报闻,还朝后因病归。
天启元年,进大理寺丞,三年请终养,魏忠贤党荐之,矫旨令吏部擢用,周至发十分聪明,借口供养父母不出仕,避过了一劫。
崇祯五年,起复为顺天府丞,进光禄卿。精核积弊,多所厘正,遂受帝知。七年春,迁刑部右侍郎。六月,帝将增置阁臣,以翰林不习世务,思用他官参之,召廷臣数十人,各授一疏,令拟旨。遂擢至发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与文震孟同入阁,自世宗朝许赞后,以外僚入阁,自张至发始。
其时温体仁为首辅,钱士升、王应熊、何吾驺次之,数年间,体仁辈尽去,张至发遂为首辅。
万历中,申时行、王锡爵先后柄政,大旨相绍述,谓之传衣钵,周延儒代温体仁,虽非守衣钵,但一切守其所为,而才智机变逊之,以位次居首,非帝之所注也。
张志发称得上是官场的老油条,四朝元老,混迹官场多年,没有什么个人出色的政绩,全凭混资历,才混到今天的地位。
他几乎也是与历代的先辈一样,都是混资历,混到了今天的地位,其它的,真不咋的,论名声和才能,就远逊于钱谦益,但终究是坐上首辅上位。
本来在他心目中所想,他也是终有一日,将会坐上这个位置,但是当江山破烂,家国破碎之时,他又暗生去意,那就是他不想自己成为了帝国首辅了。
周延儒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好好的在家中养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该多好,但他就是死心不息,苦心钻研,重当大明的首辅,现在倒好,成为了华夏军的阶下之囚,一生清名,毁于一旦,活生生的活成了一个笑话。
这样子的生活,可不是张至发他想要的,所以张至发对于皇帝乾纲独断直接任命他为内阁首辅,马上就婉拒了。
但是内阁其他的人也都不傻,生怕自己坐上这火坑上烤,大家都齐齐上书,坚决的推举张至发作为内阁首辅,主持内阁工作。
这样子的场面,真心称得上是众望所归,张至发他也都推无可推,只好勉为其难,坐上这位置。
坐上这位置以后,张至发也都没有办法举行什么庆祝大典,接印大典,而是马上就开始工作,但是即使他有这样的心,也没有这样的能耐,面对目前的困境,就是朱元璋朱棣来了,估计也都无以为继,不知道如何是好,更不用说他张至发这样一个老油条了。
内阁商量来,商量去,商量了半天,他们就得出一个结论,这便是命令京城九门紧闭,坚守不出,等待援军抵达。
北京城乃是天下一等一的巨城,墙高十二米,城墙厚六米,可以这么讲,其标准是当今城池的一倍以上。
自从建成以后,还没有过被敌人正面攻破的先例,他们如此想要以城市进行坚守,守上个几年,都不是问题,等待援军抵达,内外夹击,就可以把敌人给击溃了。
刘布用兵,十分刁钻,十分的奸诈,但是都是以阴谋为主,还没听说过他能够强行的攻破某一个城市,或者经过惨烈的决战以后夺取任一座城市。
只要大家坚守不出,他就无计可施,张至发折腾了这么久,也就折腾出这一点来,不免令皇帝有些失望。
皇帝就在想,这些内阁成员,个个都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平时在朝廷之上吹牛的时候,可是挥拆方迺,指点江山,牛气的很,但是真正让他们拿出治国之策的时候,大家却是面面俱觑,不发一计。
倒是满朝廷的官员,现在都纷纷上书,弹劾许建强,痛骂许建强。
认为大明江山之所以有今天这悲惨的局面,全都是许建强这奸贼,妖言惑众,提供虚假消息,引诱皇帝派兵南下,而引发的,不杀许建强这奸贼,就不足以平天下之民愤。
倒是皇帝有些反感,他就在问:“朕杀了许建强以后,敌人就会退了?”
很明显,崇祯皇帝也算是明白了,此时此刻,他就是杀了许建强,华夏贼也都不会退去。
而他则是损失了最后一个能用之人,有许在,皇帝他起码还能搞到一些银两和钱粮。
如果没有了许建强,昨天周延儒的那一支军队,离开了京城都做不到,崇祯可是听说了这些兵,在出发前可是纷纷的要求,要什么开拔费,安家费,没有钱就不肯动身。
周延儒新当官,来不及贪污,两袖清风,也都没有钱,全靠许建强弄来的钱,才令这支军队出发了。
以后守卫京城,需要动员到更多的人力物力,也就是说,皇帝是离不开许建强这一个能够搞钱的,如果他离开了这一个能搞钱的人,只怕会令他更加的困难。
所以崇祯皇帝没有听这些官员的话,还是选择继续对许建强留任,这时候他也算是明白,他们就算是唇寒齿亡的存在,如果大明完了,许建强他也讨不了好,满朝文武官员,人人都可以改头换面,改投刘家,只有许建强,因为跟刘家之间的深仇大恨,他们是不可以共存的。
既然大臣们也都没有什么良策,他们只是被动的选择了坚守的策略,皇帝别无他策,也只能够命令京城,大门紧闭,不许进不许出,等待援军抵达。
他们是通过吊蓝,放出了无数的使者,让他们前往京城之外进行求救。
为了保住京城,崇祯皇帝是下令,天下的军队勤王,所能来的军队,都必须来,其中就包括了洪承畴和杨嗣昌的部队。
洪承畴和杨嗣昌他们合兵一处之后,兵力达到了三十万之众,他们成立的联合的帅部,负责和协调这一支三十万的大军抗敌。
加上他们部署在山东各地的军队,旗下的军队将近了七十万,这样的声势,举世无双,这也就成为了他们的底气。
他们都在想,攻破济南以后,获得一个郡王之位。
谁知道,就当他们磨刀霍霍,准备强渡济水的时候,惊人的恶噩传来。
首先是杨嗣昌听到了天津卫被攻陷的消息,他当时正在吃早餐,听到这消息以后,他端着的一碗粥就撒在了自己的裤裆里。
天津卫就是他的老巢,他自从外出督师以后,在天津建立了大营,然后在这里招兵买马,最终在时机成熟了以后,空群而出,大举南下,进兵山东,创下了今天的这番事业。
到现在,天津卫还是他的大后方,还经常的给他送来的一些粮草,他们掠夺来的一些金银财宝,子女玉帛,也都往这里送。
可以这般的讲,在天津卫这一亩三分地上,杨嗣昌的威名,比皇帝的还要好使,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地方,居然就被华夏军攻破了。
杨嗣昌也不是一个愚蠢的人,他也都知道天津卫是一个海防大城,很容易受到敌人的袭击,特别是华夏军最为强大的就是他的水师,对方很有可能会攻打这里。
所以他掌管这里以后,可是重建的水师大寨和炮台,加强了防守,他是有足够的信心,敌人不来便罢,敢来就会让他打个半死。
谁知道就是他视为铜墙铁壁,固若金汤的一个地方,居然如此轻易的就让敌人攻占了。
他一听说这个地方被人攻占,那就是非常的震惊,满脑子的疑问?
为什么?
但是当他听说是刘布亲自率军来的时候,他就没有什么好疑问了。
刘布就是华夏军的战神,创造了许多的奇迹,能人所之不能,天津卫如果能被人攻下,刘布就是其中之一。
但是一听说天津卫被攻陷,杨嗣昌就吓得冷汗直冒,这大冷的天,还穿着棉袄,但是他却是浑身都冒汗,颤抖不己。
他们这一支大军,敢声势浩大,无所畏惧的南下,是因为他们坚信,刘布已经是遇刺,华夏军军心大振,士气大跌,这给他们有可乘之机。
所以他们才敢气势汹汹,大摇大摆,肆无忌惮的大举南下。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一句,如果华夏军的军神刘布,坐镇济南,他们绝对不敢在河间府、临清、德州等城没有攻下的时候,就肆无忌惮的大举南下,所行之政策,会比目前所有的政策,保守一倍以上。
但是现在看来,这分明就是敌人的奸计,就是敌人引诱他们主动来攻打这里的,想到了这里,杨嗣昌脸色苍白,他大声的说道:“不好,咱们这是中计了!”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